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教育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德性解放、人生幸福的达成问题,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发展及人生幸福是创造教育观念和创造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超越“知识本位”的创造教育观,就是要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发展与提升,重视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成长,也即教师的创造教育观念必须回到“德性本位”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2.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必须不仅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还要为他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教育应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教育要关心学生的需要,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生命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幸福的教育是“生命在教育中的诗意栖居”,这里的生命不只是学生的生命,也包括教师的生命。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而忽视了教育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忽视了对教师生命幸福的引导。实际上,幸福教育不仅要追求学生的幸福,而且要追求教师的幸福,要创造师生共同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4.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必须不仅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还要为他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教育应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教育要关心学生的需要,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生物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生物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为孩子的生命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幸福感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和美好的教育境界,生物课堂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主阵地,理应关注学生、关注生活,为学生提供获得幸福的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下面笔者谈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幸福感教育的几点体会。一、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让学生在倾听中体会幸福1.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知识。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厚积才能薄发,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教师职业幸福感成为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话题,其指数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达成,决定着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健康程度。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有利于我国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新时期教育创新和改革,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向幸福出发既顺应了教育的本真意义,又折射了人性追求幸福的本质,因此是回归人性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幸福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来关注个体的自然生命、通过创设创新性的教育环境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来丰富个体的精神生命、通过营造对话的课堂来增强个体的幸福体验和能力。这些着力点使教育回归人性,实现教育向幸福出发并使学生幸福与学校幸福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7):F0002-F0002,F0003
教育应该追求生命成长的过程与体验,关注学生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最优成长、和谐成长和全面发展。成长教育就是从生命成长的需要出发,以生命自然生长规律和教育生态发展规律为依据,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构建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成为完整的人、富有创造力的人、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学校教育只有尊重生命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从化市河滨小学确立了"科研课题引领学校发展,文化内化促进内涵提升"的发展策略,在"让孩子拥有幸福、充实的精神生活,培养生命完整的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2010年构建了"农村小学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德育研究课题,把"生命教育"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必然关注人(学生)的生命、智慧和生活幸福,这样生命—智慧—幸福就成为了教育生活的一个基本链条。因此,教师应该是人(学生)生命的警醒者、智慧的开启者、幸福生活的促引者。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更应该研究如何体验积极情感、如何建设积极人格、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与关注发展和幸福并重。因此,必须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探讨达成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育源于生命,生命是教育的起点。教育因生命而产生,促进生命的发展乃教育之本。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教育应以生命育生命,走近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完善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意义上的生命成长。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追寻生命意义。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发现、实现、创造生命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既崇高伟大又脆弱渺小,人的生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种关怀,教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关怀儿童,关心成长,关爱生命,关注幸福。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灵动的生命都能享受一种健康、智慧、自由自在的生活,体验生命的和谐与尊严,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教育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与幸福,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相似文献   

15.
对生命的关注是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加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通过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在生命情境中体验生命的宝贵和力量,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呼唤生命全面、主动、和谐、创新的发展,而要真正实现这种发展,学校教育就必须走向本质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生命生成教育。生命生成教育是关注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只有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3个要素构成,教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教师传授知识,传播科学和人文,与学生和谐共处,合作交流,共同建构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和手段,教材从问题引导,传授知识,模仿、体验、实践,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激活创新,收获幸福等方面阶梯式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认知、情感、体验、理性、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等方面得到阶梯式发展,培养学生的幸福情感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使人人都能发现、创造、享受幸福,实现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18.
生命观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命的本性是追求快乐与幸福,所以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快乐与幸福的教育,要让孩子们生活中有快乐,生命里有幸福,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生命的价值。我校是我县唯一一所寄宿制封闭学校,学生们离开亲人,特别渴望亲情与友情。针对这些学生的身心特征,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燕山前进中学在构建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秉承“办阳光学校,让生命幸福”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新时期育人的新思路,构建阳光的文化育人体系,彰显“阳光、美丽、生命、幸福”的办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幸福成长,培养身心健康、不畏挫折的阳光少年;培养追求科学之真、艺术之美、人性之善的美丽少年;培养富有自主精神、全面发展的快乐少年,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辽宁教育》2012,(5X):2-98
<正>本溪市实验中学坐落于美丽的平顶山脚下,布局精致典雅,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现有235名教职员工和3012名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居于全市前茅。近年,该校以"享受幸福教育,分享教育幸福"为办学理念,关注师生幸福指数,关注师生生命质量,关注学生成人成材,致力于培养诚实守信、情趣高雅、兴趣广泛、勇于创新的既有扎实的学习力、又有可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