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秀华 《河北教育》2003,(11):27-28
案例:“比的意义” 片断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比的意义,看到“比的意义”中的“比”,你原来是怎样理解的? 生1:比就是比多比少。 生2:比的结果有很多种。……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比的意义,看书之后你又是怎样理解比的呢?  相似文献   

2.
[病例1]判断: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 ) [病症]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 [诊断]因为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所以真分数比1小;但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或与分母相等,所以假分数比1大或等于1。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老师们闲聊时常常会诉苦不迭: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猫头鹰还晚,责任比主席还大,吃得比猪还差,催作业比黄世仁还狠,态度比孙子还好,名声比汉奸还差,赚得比民工还少。这些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夸张,但目前老师负担重却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1,(8):4-5
终极提醒 有比较才有鉴别?我劝你,最好是多跟自己比,能让自己一天比一天好就行。若是拿别人的优点比你的缺点,什么他家的房子比你家的好呀,他家比你家有钱呀,他长得比你英俊呀……这样去比的话,  相似文献   

5.
声音     
我不喜欢在进入大学以后还在跟同学比成绩高低这样的行为,大学里很多同学现在不去比思想是不是独特,而去比一些没有意思的无聊的东西,比家庭背景、比学习成绩、比名牌服装、甚至比长相高低。在大学要比的是思想、学识、风度、人品,是通过大学四年培养自己的气质和内涵,培养终生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 “比的意义”是《认识比》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认识比时,主要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认识同类量的比(例1)和不同类量的比(例2),并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自我完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7.
【课前思考】比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过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一是平,二是散。所谓平,就是比的意义通俗易懂,平淡无奇。所谓散,是指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多,有比的意义、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比的类别)、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  相似文献   

8.
艺术创作超越不了物与情的关系,感物兴情是一个方面,托物寓情则是另一个方面。托物寓情以比为中心,其实质是由心至物,以物比心。比是一种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其展示的是心的主导性,心为情动,情决定对物的去取。比在通常的思维情况下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其它的思维方式多元共生的。它必须与兴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托物寓情。就比而言,其有实比和虚比之别。实比是表,虚比是里;实比是理智,虚比是直观;实比是物,虚比是情;实比是狭义的修辞手段,虚比是典型的思维方式。它们始终是一体化的,共同承担着托物寓情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等底(或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应的高(或底)的比。这个结论可以把面积比转换成线段比,也可以把线段比转换成面积比。利用它可以解决比较简单的求面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开始攀比着买生日礼物,攀比着穿品牌衣服,攀比着吃喝玩乐。甚至有些学生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去攀比,异化了他们的思想,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也给校园生活中涂抹了一道不和谐的音符。一、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表现1.比物质。比新书包、比新衣服、比谁家的房子大、比谁家生活条件好、比谁的家长给的零花钱多、比谁会炫耀、比谁花钱大方、比谁经常吃零食等。  相似文献   

12.
物理习题中有这样一类比例题,如已知两物体速度、时间的比,求通过路程的比;已知质量、体积的比,求密度的比等等.下面结合一例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多种解法.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教书育人》2008,(10):80-80
老师们闲聊时常常会诉苦不迭:“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猫头鹰还晚,责任比主席还大,吃得比猪还差,催作业比黄世仁还狠,态度比孙子还好,名声比汉奸还塞,赚得比民工还少。”这些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夸张,但目前老师负担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出了什么事情,学校领导要追究他们的责任。家长骂的是他们,社会舆论指责的也是他们。  相似文献   

14.
一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文献   

15.
"大小"好坏"冷热"三类反义形容词做补语时与谓语动词组合情况各不相同,当谓语是强方向动词时,只与三类反义词的一方组合,并且只能实比不能虚比;当谓语是弱方向动词时,"好坏"类作补语双方都可以实比,"好"方表积极意义的可以虚比,"坏"方表消极意义的不能虚比;"大小"类双方都既能实比又能虚比;"冷热"类双方都能实比,但不能虚比。  相似文献   

16.
虽然“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学生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比与小学生经常进行的两个数量的比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此前所学习的“比”是指“差比”和“倍比”,而现在所学习的比是指两个数相除,而两个数相除有两种情况:一是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即指同类量的比;二是相关联的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得到一个新量。  相似文献   

17.
张敏 《贵州教育》2012,(14):30-33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8-69页《认识比》。 教材简解《认识比》主要教学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认识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  相似文献   

18.
“比”作为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数学概念,内涵深刻。通过对比教材中“比”概念的各种解释,深入探究“比”的本源,挖掘“比”与除法的联系和区别,展示“比”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谁比谁重要     
清华大学校长曾给毕业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未来的世界是,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儿女英雄传》中古差比句式"XW于Y"已经非常少见;"如/似"字差比句多为否定式,且在句式分布上呈互补状态;"比"作介词的"X比YW"式差比占了绝对优势,而"比"作动词的差比句式多表否定。在古泛比句演变为"比"字句的同时,《儿女英雄传》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泛比句式"X比起Y(来)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