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外地到新疆。新闻界同行都向我介绍新疆经济报。在仔细阅读了它的合订本后,不能不令人惊讶:在边疆地区,会有这样一份特色显著的报纸。一版的“今日热点”反映的常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读者们从这个栏目中寻求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分析。“新闻评论”几百字、千把字呈现出多元风格。有的重理,有的重事,有的有散文味,有的有哲理气。一版最常见的一个记者的名字是;苏继常。他写深度报道,也写动态新闻,还写各种形式的言论,在自治区召开重要会议时,他写的政论色彩很强的大通讯,更受人注目、称赞。后来在采访中才知道,原来苏继常是该报的总  相似文献   

2.
杜仕华 《新闻界》2000,(1):38-38
电视是目前受众最广、最受群众喜爱的大众传播媒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充实和愉悦,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电视新闻是重要的信息源,人们迫切需要通过电视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我们每天看电视新闻,各级电视台都有大量冗长而呆板的会议报道占据画面,耗时多、信息少,使人们对新闻的期望值大大降低,这无疑是电视新闻的悲哀。 召开会议讨论决定重要事项是共产党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群体智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会议的作用功不可没。电视作为党的宣传工具,报道会议也无可厚非。但目前会议过多,会套会、会贯会,层层…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事由于太小,即使把它写出来也见不了报,也有的事虽然不小而能够见报,但却因被别人抢先报道出去而轮不到自己写了。干新闻工作,这种情形是经常会遇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真的没有办法再写了呢?其实不然,对于这类太小而不易见报的事  相似文献   

4.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  相似文献   

5.
张淼淼 《军事记者》2007,(11):19-19
"一事一报",顾名思义,就是一篇新闻稿报道一件事,又可称单一事实新闻,具有偶发性、单一性、非连续性的特点。它是最原始的客观报道方法,采用单篇报道一个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把报纸办到群众的心坎上,首要的一点就是千方百计突出群众迫切知道的事情。出每期报纸,编每篇稿件,都应想一想,群众最迫切知道的是哪些事,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7.
骆正林 《记者摇篮》2004,(11):35-36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记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新闻事件的价值所在,并使新闻事件在报道中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前段时间,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跳桥事件”引发的报道,如果记者能够对新闻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许报道的社会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多年来一直从事电视评论的报道工作,所以经常触及批评性报道,源于实践的体会和认识,搞好批评报道,一定要从建设性的心态出发,创意与操作既是疾恶如仇,又是与人为善的;既是对人的,更是对事;既是有典型性的,又是有普遍意义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一直把“反面问题正面做”,作为批评报道所追求的目标,使舆论监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事实也证明,一些成功的批评性报道,无不把“反面问题正面报”视为导向意识的生动体现,比如《焦点访谈》的批评报道,为什么能够引起那么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原因就在于它确实是在曝光着许多…  相似文献   

9.
典型报道的本质是对特定时期内最具代表性的人或事进行重点、 深入的报道. 其目的在于指导工作、 引导舆论、 强化宣传. 理论上讲, 人物分为先进人物、 普通人物和落后人物, 通常我们认为的典型人物代表着先进人物. 我国新闻学者欧阳明对 "典型人物报道" 下过这样的定义: "典型人物报道指的是报道者对社会生活中先进而又具有普遍的社会指导意义的人物所作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0.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砸人家的锅.就连搞发行的同志都会说,把人得罪了明年没人订报纸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砸人家的锅.就连搞发行的同志都会说,把人得罪了明年没人订报纸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新闻敏感来源于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理解。新闻的价值要靠记者的眼睛去发现,然而,并不是所有记者都能很好地发现新闻事件的最大价值。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记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新闻事件的价值所在,并使新闻事件在报道中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前段时间,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跳桥事件”引发的报道,如果记者能够对新闻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许报道的社会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企业报报道的是企业的事,内容单一:企业报又在企业内部发行,缺乏市场压力;再加上许多其它原因,造成了目前许多企业报面貌陈旧,缺乏现代气息。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将会阻碍企业报在新世纪的发展,甚至影响企业报的生存。那么企业报现代气息体现在哪里呢?采编人员要有现代意识企业报的采编人员扎根企业、与企业职工同呼吸共命运,有与职工群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对灾难报道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此类题材的突发性、负面性和社会性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记者在采访写作中要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既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又要合乎时宜、合乎受众的心理需求,以最佳的方式把受众最需要的信息传达出去。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报道数以万计,本文以新华社记者朱玉的汶川大地震报道为分析文本来阐述优秀灾难新闻报道应该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铁路是一个有着120年历史的特定行业,要实现国务院确定的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每一个铁路新闻工作者都有责任合着历史的节拍,凸现铁路发生的新入新事新风尚,尤其是搞好铁路经济报道。目前,经济报道投入的力量很多,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原因何在?首先,应该说经济报道遇到的难点源于经济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难题。其次,经济报道中缺乏创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铁路经济报道对本地区本、本部门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没能抓住最显著的特点;有些报道内容陈旧、主题雷同,缺乏新鲜感;还有些报道表现手法单调、俗套等等。这些都有…  相似文献   

16.
正媒体在报道一些地方的负面新闻时,常会遇到阻挠,可有时候明明是正面报道,也被公关。这是为什么?百思不得其解,跟几个官员聊这个话题后知道,有些官员担心"引起关注"。坏事坏新闻会引起关注,可"好新闻"一样会引起关注。深谙舆论传播规律和官场规则的官员,对说和做有着一套很世故的经验,知道有些事只说不做,有些事只做不说,有些事这样说那样做。之所以如此,就是担心"引起关注"。如果是坏新闻,影响官员和政府形象,累及仕途,当然不想"引起关注",可是有些好事千嘛怕"引起关  相似文献   

17.
事同文异论短长──对成都三报两则社会新闻的评析李青近日对照着阅读成都三家报纸对两起事件的报道,觉得很有趣又很困惑。有趣的是三家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新闻要素(何时、何人、何因等)和重要情节各说各;困惑的是不知相信哪家写的真实。我只好三取其二,凡两家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任何事情的第一次,总使人难以忘怀。在新闻工作的征途上, 我所接受的第一堂别具一格的新闻课,不仅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使我终生受益。说起来,那是37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东海前线一个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当兵。那年秋天,营政委把我们三个连队的文书叫到一起,给我们一个任务, 写一篇通讯,把全营官兵爱岛、守岛、建岛的事迹报道出去。  相似文献   

19.
王浩  金鑫 《新闻传播》2007,(6):63-63
我们身边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社会新闻,如灾难事故、好人好事、感情纠葛、官司纠纷、奇异现象、生活变化等,采访并报道这类新闻,让市民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是社会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所谓社会新闻深度报道,就是在反映客观事件的时候,不仅仅是采取感观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采取思维的形式,透过现象说本质是此类报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连线报道"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是互动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通过电波直接播报出去的一种报道方式。在这类报道中,广播连线记者对新闻报道的把握掌控能力,直接影响新闻的报道质量和节目的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