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进行教学改革,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发现新知识,掌握数学概念和规律,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树立学习主体的意识.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理解数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强化训练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认识规律来看,自己直接去从事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人们容易了解、容易掌握,而间接经验、间接知识,特别是理论上高度概括的系统知识,则比较难掌握.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基本上是从学习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中获得的.他们没有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正因为学生认识过程的这一特点,即他们所要学习的是教师有计划地教给他们的系统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的绝大部分或全部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理论上的概括,因此他们学习起来感到抽象、困难,而且还容易遗忘.这个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掌握,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就是对所学知识的模拟使用  相似文献   

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教学理论把传授知识当做首要任务,这使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体会不深,理解不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信心.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数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开拓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要成为学习者、指导者、研究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他不仅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且要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到教师适应学生的学的观念转变.教师要研究每名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学习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进行教学改革,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发现新知识,掌握数学概念和规律,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树立学习主体的意识。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理解数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对学生强调该怎么做,要注意什么,这只能是一种模仿,学生不能深刻理解.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应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出发,让他们亲身操作、实践,通过自我探究,进而有所发现,从而真正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实现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前思考: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他们已有的知识应该得到尊重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习原点,找准教学起点,帮助学生做好知识间的衔接."长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由二维向三维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经历从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实现在操作中体验,在想象中明晰.那么怎样使长方体的这些特征留在学生心底,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是要思考和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可以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真理的过程。而认识和发现的基础是实践。当然,这里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指在教学中设计某种“环境”,给学生创造某种“条件”或“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动脑去“实践”,去“探索”,去“尝试”,使他们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教学实验表明,引用发现法教学对几何入门是有益的。 1.经验与发现经验是学习新知识和发现新知识的源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学生发现几何和现实的联系,认识几何学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揭示了学习的心理机制.在以此时一名教师无理方程教学设计的分析中,发现其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帮助他们以此去同化新知识,并注意使他们的操作保持一定的认知强度,同时该设计若能以学生更充分、规范的操作加以支持,整个过程将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认识来源于实践,人们的认识过程是在积极的改变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学过程是以现成的知识、现成的经验武装学生的过程.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主动和自觉的接受知识,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谈话法起着很大作用.本学期我校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的、创造性的运用了这种方法,如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应用了启发性谈话,巩固学生知识和考察学生知识时运用了巩固性的谈话和考察性的谈话,在复习课上运用概括性的谈话,或把上述几种性质的谈话与讲述配合在一起应用等等.实践说明了这些方法在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上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教学技巧,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实质就是利用有效的方法组织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知识的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精心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南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学习,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或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事物表象,让学生抽象概括新知,或是提供一组相互关联的具体事物,让学生推理、归纳出新知,或是通过实践、操作发现新知,真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所谓学法:顾名思义是指学习的方法,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一、指导学生学会在操作中发现规律。规律往往需要多次实验而发现的.进而去证明其科学性.而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问题提出假想在科学研究汇总有重要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家所走过的路.学会发现问题的门路,使他们经历由操作、感知、表象、概念、应用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可以设计如下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感知--表象--概念"是儿童在认知中的一项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跟这一规律相符合,学具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课变为在课堂中主动地学习,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去感知大量在直观上存在的事物,能使学生获得对知识产生感性的认识,形成所要学的知识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事物的学习过程中,最终能概括出所探索事物的本质,形成对知识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记忆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熟悉的事物,进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最终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新思维的发展都可以得到提高,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由学会某一课程转化为会学某一类课程,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获取知识、认识新事物、探索新规律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规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一些基础知识时,我常常让学生看一看或做一做,使他们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一、在小学科学课中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动力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并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做科学"、"懂科学",而不是"读科学"、"听科学"、"看科学".所以,小学科学课应重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教学过程,通过观察和动手做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认识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知识和规律,初步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各种各样的研究活动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一种使许多教师和学生家长感到疑惑的现象:有些小学时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中学后成绩急剧下降,学习大幅度滑坡.教师和家长在这种现实面前束手无策,学生自己更是忧虑忡忡,苦于不能找到良方而面对现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其中一个很突出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定势对中学学习的消极作用所致.什么是学习定势呢?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习定势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学生在学习中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学习新知识时所具有的生  相似文献   

20.
正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侧重于教给学生词汇、语法、句型的用法,他们将英语知识抽象出来,把这套抽象的规律教给学生们,这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会了这一套使用规律就能学好英语,然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出现很多问题。要改变以上的教学现状,初中英语教师就要从文化的角度让学生学习英语,教师如果从文化的角度让学生理解英语,学生就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英语,同时他们也能理解到英语是一种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它并不是抽象而枯燥的知识。现说明英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