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耕耘之余,隔三岔五有点“豆腐块”被报刊编辑拾遗补缺,偶尔还承蒙老师错爱,有那么几篇作品获奖。在收获之后。我非常感谢本地一家报社的编辑们。是他们送给了我写稿的“真经”——好稿便是“敲门砖”。1995年6月,识字不多的我竟大模大样地干起了“职业写手”这一行当。由于对新闻懵懵懂懂,连投几十篇稿件,却“屡战屡败”,篇篇似泥牛入海。此时,有人指点迷津——稿件只写不送,编辑扔掉不用。几天后,如获至宝的我怀揣一篇稿件初次来到了本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阅后,将稿件还给了我:“没有可取之处……”不待他说完,我心里便想是不是编辑在“卖关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2.
杜华赋 《新闻三昧》2005,(12):56-56
基层通讯员在写稿和投稿中,遇到最大的问题足命中率低。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一位基层通训员曾讲出了这样一件事:他向某报社投寄了100篇稿件,无一命中,非常苦恼,多次产生“停笔”的念头。后经大家“会诊”,确诊为问题在“大路货”,缺乏针对性,无的放“欠”。在编辑和老通讯员的指点和帮助下,这位通讯员认真分析报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写和投寄稿件,  相似文献   

3.
通讯员园地     
一日,我将一篇新闻稿投寄给本地报纸的一位编辑,数日过去了,如石沉大海.于是,我又将新采写的两篇稿子亲自送到报社(我距报社很近),正好那位编辑也在,我顺便问起寄去那篇稿时,他吞吞吐吐地打着哈哈.无意中我发现他桌腿下有一个皱巴巴的纸团,拾起一看,正是我那篇稿,看得出是用来擦桌子后甩下的.那位编辑有些尴尬地收回了稿子.几天后,那篇稿子便见报了. 由此,我想起了老作家、老编辑孙犁,他从事编辑工作大半辈子,对待投稿者的稿件从来都是认认真真的,凡是到他手下的稿件,拆封时都注意不伤及稿件,保持稿件的清洁,从不给人家污染,即使不用的稿件,有什么意见总是写在小纸条上,不在稿件上乱画,他也从没丢失过一篇稿件,即使很短的稿子,(见孙犁《编辑笔记》关于编辑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几位同行同我说起当记者的“运动轨迹”:头三年当记者,从报社里冲进冲出,走起路来像鲳条鱼射箭,采写的稿件一篇好过一篇;三年过后,便只孵在办公室里,电话打进打出,走路慢得像老牛背纤,采写的稿件一篇不如一篇。所以,在某些人的眼里,新闻工作是份“青春饭”,干了几年,道儿越干越老,劲道越干越小。 然而,对我来说,这个“运动轨迹”却并不起  相似文献   

5.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年来,感触很多,而得益最深的莫过于第一次送稿。初干报道工作,对新闻猎猎懂懂,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似泥牛入海.全无音讯。有好心人“指点”:稿子都是送出来的,你整天呆在家里哪行。我如获至宝,仿佛得了“真经”,加班加点,把两个月来写的自认为比较满意的20余篇“大作”匆匆整理出来.便跑到了军区前卫报社。然而,报社一位编辑看过我的稿子后,一句不冷不热的话,让我心凉了大半截:“稿子一般化,再深挖一下,写好再寄给我。”回到住处,我躺在床上想:这位编辑是不是在“卖关子”,看来需要“那个”一下。我…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热情很高的基层通讯员,第一次向报社投稿后,便翘首以盼,盼望编辑的回音、指点、教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第一次投稿”终于石沉大海。以后又数度投稿,同样是杳无音信。当初的满腔热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从此不敢再登新闻的“大雅之堂”。与此相反,另一位通讯员第一次投稿后,很快便收到报社的退稿和编辑的回信。编辑十分认真负责地指出了作者作品的缺陷与不足,并点拨了新闻的基本要素与写作方法。这位通讯员收到此信如获至宝。从此,他一头扎进新闻的写作与实践中,在学习中向编辑讨教,在学习中日渐提高。以后作品频频见报,并被单位…  相似文献   

7.
李启科,现任济南军区前卫报社社长,大校军衔,高级编辑,专业技术 4级,新闻工作生涯 32年。   李启科曾先后用过两个座右铭, 45岁以前是“勤能补拙”, 45岁以后是“知足常乐”。   “勤奋”二字是李启科在新闻工作中有所作为的本钱。 1968年 3月,他从四川省 (现为重庆市 )忠县小学教师的岗位上携笔从戎,入伍刚 3个月就进了团报道组。 1971年 9月,他提升干部不到 2年,便以突出的报道成绩被调入解放军报驻武汉军区记者站当记者,一干就是 13年。 1984年底,他被破格提升为原武汉军区战斗报社副社长; 1985年 8月,武汉军区合并到…  相似文献   

8.
《绿原报》青年编辑王安润一年连获八奖农二师绿原报社青年编辑王安润在1991年连获八奖。王安润是1988年8月调入农二师绿原报社担任编辑工作的。他凭着一颗热爱党的新闻事业的心和执著的追求。刻苦钻研,很快熟悉了新闻业务。他在编稿之余勤奋笔耕,体现在他身上的是三勤,即腿勤、嘴勤、手勤。一旦发现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便“咬”住不放。去年,他参加了自治区各家报刊举办的各种征文活动。通讯《“抠”局长二二事》获《新疆日  相似文献   

9.
林帆 《新闻记者》2006,(11):71-72
曾几何时,复旦大学新闻系好不容易增设了一个“编辑(书刊)专业”,但因不足为外人道的隐情,只“昙花”一现便夭折了,不免使人感到痛惜。 上世纪20年代伊始,上海圣约翰大学首创新闻系,在中国创办了第一个新闻学科。嗣后不少知名大学都闻风而动,先后设立新闻系或报学系。奇怪的是,在我的印象里,这些新闻学科从来就是重“采写”而轻“编辑”,这与报社总编辑撑大旗、编辑部掌握版面的实际太不相称,也许编辑是默默无闻“为人作嫁衣”,记者却抛头露面署名见报的世俗原因吧。但是,中央主管这方面的领导却不是这样想的,像胡乔木同志一直主张新闻院系要重视培养编辑人才,因此借1952年院系调整之机,便把燕京大学新闻系易名为“编辑专业”并进北大(后不知何故于若干年后又恢复为“新闻专业”)。只是习惯势力使然.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北大编辑专业课程安排基本上纹丝不动.编辑课仍然是作为仅有的一门业务课(到报社实习还是主要由记者指导),甚至原来的系主任蒋荫恩调去当总务长,由他亲自开设的编辑课就乏人传承.只好到有关单位去求援。记得当时请到中宣部报刊处的一位负责同志来当兼职授课.但毕竟是非专业老师,讲授内容缺乏系统性,而且大多是介绍报业情况。至于复旦新闻系,也是同穿一条连裆裤,从其教学组织可见一斑。我是从燕京新闻系——北大编辑专业毕业分配到复旦新闻系的,感同身受这老一套。当时系里共设三大教研室,一是“新闻理论”;二是“新闻采访与写作”;再有就是“新闻史”。“编辑”势单力薄,只作为“教学小组”挂靠于“采写”教研室。和北大的“编辑”号称专业相比,自是相形见绌。不过后来还成立教研室了.那是与“评论小组”合并成的“拉郎配”,才有了自己的归宿,不再寄人篱下了。接下来是中国知识分子备受煎熬的荒唐岁月,自己的命运还无法掌握,谁顾得上学问学科?以致如今全国设立诸多新闻院系,而“编辑”课依然处于弱势,不成气候!  相似文献   

10.
8年前,江苏一家报社的一名编辑在给一个叫李玉银的函授学员写鉴定时,特意加了这么一条评语:该生在写作方面很有发展前途。8年后的今年,此语真的得到应验:李玉银当上了北京军区某高炮旅的新闻干事。李玉银是1990年3月从山东利津县来到塞北军营的。部队火热的生活激发着他的创作欲望,新训期间,因在被窝里打着电简写稿的他被班长善意地“克”了好几次。1991年3月,他调进了政治部报道组。能有一个专门从事写作学习的环境,这对李玉银来说如鱼得水。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完全是两码事,他写的新闻稿件一次次被新闻干事“枪毙”了。于是他首…  相似文献   

11.
每当我拿起《开封市新闻志》这部反映古城报业的春秋史,脑海里就浮现出开封日报编辑董道远为这本书日夜操劳的件件往事。董道远今年41岁,是1981年毕业的大专生,到报社以后,先当校对,后当理论版编辑。在学校,他是一位好学上进的好学生,14门功课总评成绩达到90分。在报社,无论作校对、当编辑,他都认真负责,出色地完成任务。1984年7月,组织上让他搞新闻志,他又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知道,修志是一项总结历史,有益后世的大事,组织上让自己干,是对自己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26年前,他,当新兵时见了那篇300余字的“豆腐块”,从此便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26年来,他从战士、新闻干事到政治部主任,虽然岗位几经变换,但初衷不改,笔耕不辍。至今,已累计发表50多万字的各类作品就是他从事写作的一个段落的总结。从新兵连的几篇小稿的发表,他成了领导眼中的“人才”谈起新闻写作的经历,徐主任抿嘴笑了:其实我从小就喜爱文学,中学时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上高一时,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试着给报社写稿,没想到《新华日报》一个月内连着刊了我的一首诗歌和一篇小故事。当新兵时,一天连长、指导员从…  相似文献   

13.
儿子要考大学,填报志愿时,我动员他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不是要小家伙“子承父业”,或者将来分配时好“先得月”。我是觉得记者这职业,挺不错的,爱屋及乌,便推销给了儿子。 记者职业好在哪里?数年前,《中国记者》开辟一个新栏目“青年新闻圈”,约我这年已不惑的老青年打头炮。编辑说,内容不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便写了一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是的,大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便是记者(编辑)这职业的最大特点。 每天上班,一到报社,脑子想的,接触到的,全起新东西。即使一篇平淡无奇的来稿,或者一篇老生常谈的言论,删删改改之余,总得给它取个新颖的标题吧。常常为一词取舍而在室内踱来踱去,不知捻断  相似文献   

14.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导不以官衔相称,而是直呼其姓或名,让人感到亲切和平等。记得当年自己刚参加新闻工作队伍时,常有这样情况,记者采写稿件回来,需配评论的,夜班总编辑当即在班上写出发排。编辑部门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编辑记者,都要练笔,而  相似文献   

15.
仁义 《传媒》2002,(6):1
《羊城晚报》刊登了一篇《市委书记推动舆论监督》的通讯,《报刊文摘》分两次进行了转载。说的是山西省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上任伊始,狠抓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事。 吕日周书记上任第三天,就向《长治日报》领导下达了“新闻监督令”。此后他又把报社总编辑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拿着报纸批评说:“这是一份由无能总编无能编辑无能记者办的一份无能报纸!”批评之严厉,措词之激烈,实属罕见。为何说“无能”,报纸上少有或没有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他要求《长治日报》:批评报道必须天天有,必须追根求源找到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最近,北京几家报纸的总编辑为自己的报纸连续写了若干篇新闻和通讯报道。报社领导写新闻,是新风,也是老传统,有助于鼓舞士气,带好新闻队伍。新闻单位有个好传统,当新闻“官”的不是光靠指挥,还得自己动手写稿编稿;对报社的领  相似文献   

17.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这条路。2001年5月的一天,我还在连队当副指导员。突然接到团政治处主任的电话。让我到团部去一下。原来,前卫报社的一位编辑来团里采访。因我平时偶尔发表几个“豆腐块”,故给我个机会当面向编辑请教。我不失时机地拿出刚采写的两篇稿子送去.不成想编辑看后说了旬:“你如搞新闻,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8.
近来,我时不时有一些小稿被各种报刊采用,周围一些战友总爱问我:“你有什么亲戚在报社,关系一定很硬吧?”对此,我只是一笑了之;我在报社根本没什么“关系”更没什么亲戚呀!当初我刚到团报道组当报道员时,由于上搞心切,就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一篇稿。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我满怀希望地把近一百篇自认为“得意”的新闻稿寄向各级报社,结果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块搞新闻的料。这时,周围战友的议论也飘到了我的耳中:“现在报社上稿全靠关系,报社没人没关系,稿子写得再好也不会被编辑采用。”于是,我写稿就开…  相似文献   

19.
我是1978年入伍的,从班、排、连到海军最高机关,每个“台阶”都走了。入伍后当文书,当报道员,提干后当团、师、军新闻干事,1991年调到报社。调报社后,自己多半干的是通联工作。当了通联编辑后,我这样要求自己:真诚帮助报道员,热情扶持报道员。1993年,我给《新闻传播》杂志写了一篇小稿,题目是《劳好“举手之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些年来,我真不知道为多少报道员回了信、寄了杂志、解答了疑难,进行了鼓励和帮助。这些举手之劳,带来的结果却是令人欣喜的:不少战士写稿见了报,有的因此转了志愿兵、提了干,…  相似文献   

20.
吴菁 《新闻采编》2004,(1):26-27
据武汉市一名记者披露,他所在报社的编辑大都是因做不好记者,才被淘汰到编辑岗位的,该报社奉行“采而不优则编”的“兵法”,是对编辑在报纸生产流程中地位的误解,进而言之,是对新闻生产规律的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