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流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赟  高长元 《科学学研究》2009,27(9):1370-1375
 分析了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依据企业知识管理理论,设计出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的一般流程,通过知识缺口识别、分类,弥补策略选择等环节最后实现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的弥补。通过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分析进行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的识别,基于知识的战略价值将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分为三类,并分析了各类知识缺口形成的原因、属性及获取成本,最后,提出高技术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策略的选择准则。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缺口及其弥补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缺口弥补的过程。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缺口的寻找与确定出发,在对不同类型知识缺口的弥补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缺口弥补的动态权变策略选择,并进一步从知识战略安全性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缺口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的匹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战略的角度给出了知识管理过程的3阶段模型,接着基于缺口理论构建出知识管理与竞争战略之间动态匹配的循环模型,进一步分析不同阶段的知识管理如何与竞争战略协调执行,指出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 结合外部环境选择合适的竞争战略,并针对竞争战略的不同阶段,匹配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管理活动,有助于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从企业知识战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的知识缺口和知识优势,提出了企业知识战战略。显性知识缺口应采用竞争情报和反情报方式来预防知识战,隐性知识缺口应注意智力资本的保护和利用,强化组织知识优势。  相似文献   

5.
党兴华  汤喜建  蒋军锋 《软科学》2007,21(1):130-133
在对不同成长机制下企业知识缺口弥补方式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对不同成长机制下企业知识缺口弥补的成本—收益与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不同成长机制下知识缺口弥补方式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知识缺口分析的知识流程再造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知识流程作为组织微观的线性知识流动的体现,与组织的业务流程方向一致,是组织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根基。引入知识缺口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缺口分析的知识流程再造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分析、知识流程表示、知识缺口分析与知识流程再造等四个步骤。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详细说明了本文给出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风险集成管理扩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知识流小车(Knowledge Flow Car,KFC)模型来分析企业风险集成管理(Enterprise Risk Integrated Management,ERIM)开发及应用中的知识缺口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知识管理融入ERIM中,扩展了ERIM的集成范围,并且分析了基于知识管理的ERIM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意义,最后给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ERIM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知识缺口是造成风险的根本来源的基础上,从组织战略目标出发,并结合历史信息识别出组织内部所存在的知识缺口,通过弥补知识缺口来增加机会并降低威胁,组织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风险,从而能够保证组织组合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对基于场(Ba)的企业知识链,以度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知识缺口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场环境下的企业知识链与企业SWOT知识战略分析的整合模型,有利于形成企业核心知识,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就是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实现知识的资本化,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并将构成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通过对知识管理战略相关理论的综述,明确知识管理战略的概念,阐述知识管理战略的内涵.运用"知识缺口"理论,论述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应用知识管理战略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性,并根据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识别出组织存在的知识缺口是组织进行集成创新的前提。而现有对组织知识缺口识别方法的研究很少关注组织拥有知识的内在结构特性。为此,本文引入组织知识结构概念,从组织拥有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出发提出一种识别组织知识缺口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树形结构表示组织知识结构,建立组织知识需求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的知识结构。然后利用树的匹配算法对知识需求的知识结构与储备的知识结构进行匹配处理,识别出组织的知识缺口。最后以LED专利为背景对该识别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精确地识别出组织当前缺乏的知识及知识间的层次关系,并有助于组织准确快速地制定弥补策略。  相似文献   

12.
荆宁宁  胡汉辉 《科研管理》2010,31(3):127-133
摘要:本文分析了质量差距与知识差距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新产品研发流程中质量差距和知识差距的数学模型。在新产品研发流程中,质量差距主要来源于知识差距;质量差距和知识差距分别是由研发流程各阶段产生的质量差距和与之对应的知识差距积累起来的;质量差距随研发进程呈非线性增大趋势;前期阶段产生的质量差距对总质量差距的贡献较大。在知识过程一个循环中,知识差距随知识过程进程呈非线性增大趋势;知识过程前期阶段产生的知识差距对总知识差距的贡献较大;新产品研发流程中产生的总知识差距等于研发流程中每一个知识过程循环的知识差距之和。  相似文献   

13.
张振刚 《科学学研究》2002,20(6):649-653
本文提出了关于知识创新动力源的分析框架 ,即大学及知识型组织的知识创新战略分析和选择的概念框架。具体提出了关于社会的知识间隙 ,组织内部知识间隙和组织核心战略间隙的基本含义、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的研究模型。这个分析框架为我们在对组织的知识创新战略进行分析和选择时 ,提供一种原则性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张胜  郭英远  张岭  韩佳 《科研管理》2016,37(4):110-117
从知识的视角,一项职务成果就是一个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的知识包,分属于科研单位和发明人控制,因此,是否赋予发明人主导职务成果转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论文首先提出研究假设,即由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控制权分离,导致转化主体分别与研发主体、消费主体、融资主体分别出现技术距离、市场距离和融资距离;而且这三类距离越大,越需要发明人来主导职务成果转化;随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甲醇制烯烃成果转化案例进行实证检验。论文的实证结论显示,采用创业分拆方式来推进发明人主导职务成果转化,即把发明人及其职务成果整体孵化转化为企业性质的转化主体,由发明人主导职务成果转化,消除了这三类距离,促进职务成果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15.
On the basis of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this paper expands the literature on new ventures’ capabilities by considering how these firms fill knowledge gaps and develop the technological,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ICT capabilities they need to compete.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ole of networks in these dynamics. Although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introduce innovative products into the market, they might suffer from more critical knowledge gaps and capability weaknesses than established firms. The results of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an original data set of more than 400 Italian new ventures specializing in high-tech industries show that these firms acquire knowledge to support their capability growth mainly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intense relations with multiple external sources of knowledge. In addition, capability development is supported by the variety of founders’ industry experience and the presence of young graduates among the founding team.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论述知识创新与知识运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及其产生的知识差势,阐释了知识存量、知识流量的概念及其与知识运动的关系,探讨了知识运动的流程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知识网络的构建过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在分析组织存在知识缺口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了构建知识网络的实际意义 ,并进一步提出了知识网络构建过程中的构成要素、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最后通过春兰集团的一个实际分析案例 ,说明了组织如何构建知识网络以及知识网络所体现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及其创新研究的不足,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对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进行战略创新的必要性、具体内涵及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战略创新是新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制胜之道之一.然后,系统探讨了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战略创新的具体内涵,即从战略高度对股东/投资人、员工、客户和竞争者之外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利益相关主体--政府和社会大众--加以考虑并将企业政府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有机整合到企业的整体竞争战略框架之中,从而实现二者与传统商品市场竞争战略闻的有机整合.随后,深入剖析了前述战略创新的内在机理,即企业政府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商品市场竞争战略间的静态匹配、动态调适与整体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