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官吏管理制度发展得比较完备.尤其是录用制度,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我国古代官吏录用制度,大体可按四个时期划分.一、先秦时期官吏的录用制度氏族社会初期,议事会成员一律平等,实行原始的民主制.据《礼记·礼运》载“选贤与能”.这里所谓“选”、“与”,是指民众选举首瓴领.夏商周时,大夫以上的爵们和官职都是世袭的,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才由士(武士)来担任.选士的基本方法为“乡举里选”,乡是贵族居住区的行政单位,里是基层居民点.到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能否大胆使用人才成为各国兴衰成败的关健.为使用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各国相继废除了世袭官职的制度.除君主外,其他官职均不得世袭,由君主随时任命或撤换.  相似文献   

2.
伊俊鹏 《承德师专学报》1994,14(1):40-44,57
略论日本武士的兴衰伊俊鹏日本的武士属于封建统治阶级。武士出现在庄园制建立之后。经镰仑幕府、室叮幕府和德川幕府而得到发展,德川幕府后期武士的作用下降,明治维新后逐渐衰亡。日本土地的私有化是日本武士产生的原因。公元646年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在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3.
一、阶段特征日本各岛很早就住有居民,5世纪大和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本土,646年,日本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到10世纪中期,出现了武士阶层。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六百多年的幕府封建军事专政时期。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出现明治维新,日本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德川幕府及其所维护统治的一整套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日本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在封建领主、新兴地主以及高利贷者的层层剥削下,广大农民处在…  相似文献   

4.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世吏二干石,为北州旧姓”。祖逖所处的西晋时期,正是门阀士族掌权的时期。关于祖逖的北伐,一些史学家对祖逖倍加赞誉: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他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献身精神,永垂汗青。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在此提出,与诸位学专家商榷。  相似文献   

5.
摘要:El本的武士道在德川幕府统治下,突破了“下魁上”的藩篱,形成了一个新的武士道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山鹿素行士道论。山鹿素行士道论在旧的武士道理论基础上,吸收儒教及朱子学的思想,适应了德川幕藩体制的新要求,解决了幕府所面临的由来已久的“下越上”问题,也为德川时期武士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可以说,山鹿素行士道论是存在于LI本传统武士道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6.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世吏二千石,为北州旧姓“.祖逖所处的西晋时期,正是门阀士族掌权的时期.关于祖逖的北伐,一些史学家对祖逖倍加赞誉: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他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献身精神,永垂汗青.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在此提出,与诸位学者专家商榷.……  相似文献   

7.
天正元年(1573),足利氏在群雄交兵中被武士织田信长所灭,室叮幕府倒台。经过一段战乱时期,于天正十八年(1590)丰臣秀吉统一了全国。庆长八年(1603),武士集团领袖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置幕府,史称“江户时代”。江户幕府的建立,结束了日本长达一百二十多年的混战局面,全国由分裂归于统一,从而揭开了日本封建历史新的一页。江户幕府建立了一整套统治秩序,使封建体制的结构更加完备,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全国的形势,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局面。江户时期,由于城市的扩大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人大量涌现,他们的经…  相似文献   

8.
一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观 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是从1872年的“学制”开始的,但在这以前日本也有过很多的现代性学校。 江户时代(1603~1868年)为了培养武士阶级的子弟,幕府(当时的中央政府)和诸藩屏设立过学习处。藩屏所设的学校称“藩校”,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全国的藩校数约达270所。 另一方面,在江户时代,武士阶级以外的一般庶民也让子弟去私塾学习。私塾是老师招20个左右小孩,教书法、念书、算盘等的小规模的一种学校,称为“寺子  相似文献   

9.
1999年10月17日,日本产经新闻社出版了一本书,名为《靖国的祈祷》,它的副标题是“亲眼看看明治、大正、昭和、平成”。这是一本大型照片集,长达270页,是为纪念靖国神社创立130周年而编辑的。该书内容十分反动,宣传以天皇为中心的皇国史观,鼓吹侵略战争有理,宣传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靖国神社的由来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去世,皇太子睦仁即位,改年号为明治,故称明治天皇。1868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于是,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队与幕府军队发生战…  相似文献   

10.
井原西鹤(1642—1693)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的俳谐诗人.1682年,他用散文形式创作了《好色一代男》,并以此为嚆矢,写出了一系列表现浓厚的市民意识的作品,由此而建立了“浮士草子”的小说样式,奠定了江户时代社会小说的基础.后人称他为“江户时代的莫泊桑.”17世纪初,日本大封建领主德川家康(1542一1616)在诸侯争夺权势的斗争中获胜,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称德川幕府.从此,全国由分裂归于统一,一直延续到1868年明治维新.史称这个时期为德川时期或江户时期.德川幕府采用一系列统治措施,对广大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并参照中国封建社会的秩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四民制”,即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武士居“四民”之首,其上层享有各种特权.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完全处于无权地位.手工业者和商人是“四民”中的最低等级.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商业的发展,商人作为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虽然身分低微,但拥有巨额财富,可以任意挥霍.因此,疯狂地追求金钱和享乐,便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商人文学产生了.它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逐渐取代武士文学而成为这个时期的文学主潮.  相似文献   

11.
背影     
李芹 《初中生》2018,(9):66-67
我小的时候,因为要补贴家用,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所以我常常见不到他.只有在过年时,父亲才可以回来.每次回来,他满脸都是风尘.那时的我,年少无知,经常把他当作一匹骏马,在他回来的那几天骑在他的脖子上.在别人面前,我摆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这样的时光并不多,因为父亲每次回来过年,都只能呆两三天.后来,父亲回来一次比一次黑,皮肤渐渐成了古铜色.于是,我问他:“爸爸,你在外面做什么呢?怎么晒得跟煤炭似的?”父亲乐呵呵地说:“我的工作很轻松,天天出去玩都有工资拿.”那时候年纪小,我信了父亲的话.  相似文献   

12.
翻阅新教材《苏武传》,发现其中有不少注释似可商榷,现提出一些肤浅的意见,就教于教材编者与广大读者。一、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课文注:年青时,因为父亲职位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任,指他父亲的职位。汉朝制度,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养子弟一人做郎官。任,这里不是“指他父亲的职位”。释“任用”也不妥。任,当释为“保任”。因推荐者负有担保的责任。《汉书·爰盎传》:“孝文即位,盎兄任盎为郎中。”颜师古注引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郎中也。”《后汉书·公孙述传》:“公孙述……哀帝时以父任为郎。”李贤注:“任,保任也。”又,“保养子弟一人做郎官”句,“保养”二字使用不当,宜改为“保举”。《汉仪注》:“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同母兄弟)若(赤子、幼儿)一人为郎。”(《文献通考》323页括号内文字系作者注)此“任”字乃  相似文献   

13.
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在将来留给我一笔可观的财产;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用自己的权势为我铺平今后的道路;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使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我的父亲不是百万富翁,不是政府要员,不是艺坛名流……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要感谢他,因为他教会了我如何书写“人”。“做人要永往直前,永远不倒下。”父亲说。父亲在家中是老大,过早地负担起了家中的重任,他惟一的希望就是能考上好学校,早点减轻家中的负担。文革时,爷爷的“右派”帽子使得父亲不得不去“上山下乡”,那时的他只能望着高中…  相似文献   

14.
<正> 尊闻居士罗有高(1733—1779),字台山,江西瑞金人,是清朝前期一位很有才识的学问家。他的曾祖罗万搏,祖父罗遇封,都是县学生,父亲罗让,太学生。罗有高“少而隽伟”,年十六,补诸生。次年,寓居雩都萧氏别业,遍读所藏书,“因慨然慕古剑侠者流,习技勇,治兵家言。”他回到家乡后,有人告诉他雩都有位名叫宋道原的儒生,很有学问,于是他便趁  相似文献   

15.
唐代开元、天宝时期,随着边防形势的变化,唐初临时性统帅远征的行军大总管最终演变为常任久戊的大军区行政长官、将军府署机构由临时变为常设,称之为边镇幕府。其僚佐选用保留了前期行军幕府表奏辟署制度,幕职的署用要由节帅表荐于朝廷,经朝廷批准方正式任职。但随着由行军幕府的临时从征变为边镇使府的驻守从事,幕府职称性质则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行军幕府中,幕职是临时奏用的差遣之职,而在边镇幕府中,幕职成为实职。边镇幕府僚佐起初常以节帅管内州府郡县官吏兼充,其后则又出现节帅为之奏请朝衔和宪衔。同时,比较前期行军幕府,其辟署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入幕人员的官品名位有向高层次发展之趋势,体现了朝廷对边事的重视和对边帅的优宠。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住在拥挤之地的朋友: 你好吗?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是跟你一道呆在家中,还是在四处奔忙? 我的哥哥雷泼19岁了。他到我们的新定居点来看望我们。他只能在家住几天,然后又要重返年轻武士营地。他们在森林里学习传统的马塞武士技艺。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切。我为你画了这些他和他的武士弟兄们在一起的图片。我希望你喜欢!(请看P20-P21的图) 现在不再有猎狮了,因为我们国家的法律禁止这种行为。做武士还是很重要。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做武士更重要。在那时,人们需要一群无畏的年轻人来保护他们不受野兽和其他部落的侵犯,还需要他们去偷牛,以保证自己部落拥有数量充足的牛群。武士们过去备受尊敬,现在也是,我们大家都必须对他们彬彬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文官制度的形成始自明治维新,并在明治政府不断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得以建立发展和完善。在明治政权建立与巩固过程中,下级武士改革派随着政府机构的不断调整完善逐步上升为领导核心,加之现代内阁制建立,这为日本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政治家福克斯在英国历史上十分有名,他以诚实和信用立身,团结了许多公民。但当时的英国政坛充满了欺骗,公民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政治就是撒谎,没有人比政客更会说谎了。所以,仍有许多公民对福克斯的演说持怀疑态度。一次,福克斯受邀参加大学的演讲,大学生问他:“你在从政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撒过谎?”福克斯说:“是,从来没有。”大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还轻轻笑出声来,因为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他们总是发誓,自己从来没有撒过谎。福克斯并不气恼,他对大学生说:“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实,它永远都在我们周围。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就忘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很有意义。”有一位父亲是位绅士。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实在太破旧了,于是想让工人把亭子拆了。而他的儿子对亭子很感兴趣,他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工人们是怎么拆掉这座亭子的,等我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拆,好吗?”父亲答应了。儿子走后,忙碌的父亲却把儿子放假回来后,发现旧亭子已经拆除了,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爸爸,你对我撒谎了。”父亲惊异地看着儿子。儿子说:“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我回来再拆。”父亲...  相似文献   

19.
汉代官吏选任中除有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史籍所见汉代官吏选任中的身份“破格”现象大致可分为商贾为官、王国官吏担任中央官员、臧吏为官、宗室典三河、打破“任子”身份限制为官等五大类。其中,既有因为才能、声名和功劳出众而被“破格”选任的官吏,也有因为家世显贵、受皇帝喜爱等因素被“破格”擢拔者。汉代官吏的身份“破格”现象既有灵活用人、激励他人进取、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也有有失公平、破坏规章制度的消极影响。究其根本,是汉代官僚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1904年至1908年是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从事专业创作的前期。在此期间,他重视文学的伦理性,创作态度极为严肃。他发扬江户文学的“劝善惩恶”的传统,坚持文明批判和社会批判。他初登文坛,就写出了《我是猫》、《哥儿》一系列富于批判精神的优秀作品。他批判明治初年的所谓“文明开化”,揭露明治时代黑暗的教育制度,把锋芒直指混合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血液的明治社会。其创作风格迥异于风靡当时文坛的自然主义流派,形成了前期“愤怒的漱石” 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