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常将开放源码软件简称为开源软件,若是一个软件的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并且许可证不限制此软件的使用、修改以及分发,那么此软件就属于开源软件。随着对开源软件的普及,校园信息化建设中也不断地加入开源软件,但是,开源软件在校园信息化推广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范世卫 《考试周刊》2009,(20):158-159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人们愈来愈重视开源软件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本文由辨析开源软件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开源软件引入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开源软件在高校中应用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促进开源软件在高校中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开源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渐受到多方关注,政府对高校开源运动的支持在去年一年中突显出来。2005年底,由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COPU)、中国Linux产业战略联盟(CLIA)会同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共同组织成立了一个综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开源软件社区——“开源中国社区(OpenSourceCom-munityofChina,COC)”。在这次宣讲会上,包括主办方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对开源软件在高校中的推广与普及提出了殷切期望,并希望此类宣传与普及能够在更多的高校推行,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到开源软件发展的洪流中去。为此,本刊采访了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开源运动的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  相似文献   

4.
国外数字图书馆如何用开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开源软件被数字图书馆所接受和信赖,许多大型的数字图书馆项目都将开源软件的应用作为一个首要的选项,在数字图书馆的很多关键部分应用了开源软件。这里是美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NSDL)、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IIPC(国际Internet保存协会)等多个数字图书馆中开源软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国外众多开源社区提供的高质量、稳定的、安全的软件,减少了信息化投入的成本,加快了软件的部署.但是国内对于开源软件的认知以及政策匮乏的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较差的因素影响了开源软件在国内高校信息化中的普及,文章从完善开源环境、充分认识开源软件授权方式、参与并创建开源社区、发挥独立软件供应商和开源软件的互相促进作用以及加强开源软件在高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开源软件在高校中的应用参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文正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110-113
在高校中应用开源软件能节省投资、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促进知识创新。文章按照应用的层次和类别对开源软件予以划分,列出了一些有代表性且应用广泛的开源软件作为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回顾我国近几年来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缺乏对开源软件的介绍。从培养学生全面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分析开源软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优势和阻碍开源软件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推广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了基于开源软件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内某咨询单位发布了《2008-2009年中国开源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指出:在2008年中国开源软件市场中,Linux操作系统仍是中国开源软件的主  相似文献   

9.
开源软件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开源软件的经济性和易用性,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学校教育中都开始使用开源软件,印度的教育届人士用"overkill"来形容开源软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程度。中国对于开源软件的重视和研究始于90年代末,代表性的软件为Linux。本文阐述了开源软件的应用优势,并具体介绍了开源软件的教育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仿真实验在科研与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的光子晶体仿真大多采用商业软件。本文提出在科研与教学中使用开源软件进行光子晶体仿真。开源软件具有开源、免费的优点,使用开源软件进行仿真可以在节约经费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仿真实验能力,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