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当今中国广告界存在种种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干扰了广告市场的竞争秩序,成为中国广告业国际化正常进程的一大障碍.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相关的竞争制度不健全.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对中国广告主体之间公平竞争制度,探寻更具创新思维的广告模式,以及在公平竞争中凭实力取胜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给出相关建议,从而促进中国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的推广与发展不仅仅需要技术的跟进与优质资源要素的投入,更需要制度安排上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就目前中国农村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土地承包权、信贷资源配置、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和人力资本形成等制度方面的障碍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这为中国破除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齐海丽 《学会》2016,(10):49-55
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的制度选择,政府购买服务既体现了政府作为主导的行政化倾向,也彰显了社会作为参与力量的民间化运作特点。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形成过程中,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导向也成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着力点。深圳市民间组织在管理理念、制度设计方面都遵循市场逻辑,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间化运作的道路。深圳市政府购买社工机构服务的制度创新,践行了合同制治理的契约理念,代表了政社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自贸区以市场起决定作用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创新框架内,社会组织是承接政府职能转变与实现市场自由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自贸区市场化的进程、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推动自贸区的国际化有重要意义.实践中自贸区社会组织存在诸多的制度障碍,应当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适应自贸区发展与管理的机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5.
研发国际化是企业实现国际化扩张和全球创新网络布局的重要战略决策。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研发国际化获取东道国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知识,进而实现东道国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逆向知识转移。通过区分研发国际化广度和研发国际化深度两个战略维度,基于组织学习视角,利用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析了研发国际化对母公司绿色创新的影响,进一步检验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和企业知识搜索节奏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随着研发国际化广度和深度进程的强化,企业在母公司表现出更积极的绿色创新;(2)东道国制度环境削弱了研发国际化广度和母公司绿色创新的正向关系,而对研发国际化深度和母公司绿色创新的正向关系具有强化作用;(3)知识搜索节奏对于研发国际化深度和母公司绿色创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期刊国际化若干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期刊是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期刊国际化,在“国际权力重心东移”的机遇下,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时刻,在中国人大国国民意识逐渐增强的进程中,期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期刊国际化进程的同时,要进行编辑心态的调适,分析编辑理念的期刊定位、主体意识、生态环境、原创根源等基本问题,期刊国际化而科技资源不能全球化,期刊国际化的同时要关注世界国与国之间技术和技术标准之战,应关注国家发展与前途命运,不使中国的有价科技资源外流,确实保护中国知识产权。用好人民赋予的编辑权力,进行科技文化的创新和把关,承担起构建“创新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国际化成为中国智库建设的主要目标。研究影响智库国际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性对于加快智库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智库国内外研究,结合智库建设的资源配置,构建智库国际化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各因素对智库国际化影响程度及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理念因素与其他外部因素全部相关,研究国际化与组织国际化密切相关,资源国际化相关性和传播国际化相关性内强外弱,资金来源与许多因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的BCC模型对中国2017年30个省份众创空间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众创空间的整体创新效率较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大、综合创新效率低;在环境和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下规模效率对众创空间整体创孵能力的评估值虚高;此外,通过投影分析探究出,造成我国部分地区众创空间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较大程度的投入冗余问题。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众创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及创新效率,本文认为对于众创空间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四点:①“精耕”现有众创空间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②构建省域群创孵网络,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创孵合作及资源流动;③打造全球创孵集聚地,利用规模效应带动创新发展;④提高区域开放程度,依靠国际化来带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9.
张晨 《华夏星火》2014,(5):62-63
“光明食品集团的产业布局一定是国际化,未来将继续加大国际化以及资源配置市场化,而并购就是一种市场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0.
从WJG创新商业模式看中国科技期刊的“突围”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打造中国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基于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JG)的案例分析,认为WJG 创刊14年来,遵从新经济规律,创新商业模式,采取了“开放存取的办刊宗旨、以快制胜的竞争策略、全球化的资源配置、有利于产业升级的‘价值链’、市场导向的经营模式、与现代管理接轨的‘流程’”等一系列“突围”措施,从而实现了“读者价值最大化、作者价值最大化、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现已成为胃肠病学和肝病学领域唯一一个国际性的、以周刊出版的同行评议性期刊。本文以“WJG模式”为案例,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战略”,强调必须树立新经济时代的办刊理念,把创新商业模式作为期刊“突围”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并建议科技期刊界学习和借鉴中国经济腾飞的经验,在期刊市场化建设与多元化模式上迈出更大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1.
周曼玲 《科教文汇》2013,(35):90-91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国际社会的行列之中,运用国际语言是当前的重要基本技能,伴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对于英语的教学已经越来越变得常规化,即当作为一门基本的学习生活技能来使用,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已经将英语的高考变为会考,即英语即将退出人们的高考视野,但是其学习却不能落下,作为一门基本的生活交流技能需要我们从实际生活上去不断探究其使用规律,在学习上已经不将其作为一种任务,而是一种兴趣式的学习。因此本文就高职英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跨文化意识培养进行探究,从文化意识形态来加强其教育,就相关的跨文化意识的认识以及基本教学的策略进行概述,以此来提升在高职课堂中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推动着民族的兴旺。高等教育在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逐渐向着国际化迈进,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教育必须大步走向世界。随着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高等教育也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近年来,各国对于教育的重要程度的认识逐渐提高,发达国家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发达国家教育领域的新特点及趋势,希望对我国迎接挑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以大型跨国并购为主要方式的国际化战略日益引起关注。但与发达国家的企业不同,中国企业所处的转型经济复杂环境与后发展型企业的特殊性引发了国外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中国企业是否适用的问题。基于此,在对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条件、路径与模式问题,并指出了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这也使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成倍提高。为了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加成功地进行国际化,企业在开始国际化之道时,必须对国际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必须掌握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技能与技巧。  相似文献   

15.
张米尔  李海鹏  国伟 《科研管理》2019,40(8):189-19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专利国际化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全球专利体系的格局,相关研究近年来开始受到关注;现有研究主要是围绕专利国际化的正面效应、负面影响、企业行为和专利政策展开,针对专利国际化质量的研究还很薄弱,无法对专利国际化的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为此,研究构建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运用该质量指数,定量评价中国专利国际化进程;为定量评价专利国际化的质量,首先回顾专利国际化的演进过程,分析专利国际化的运作流程,选择主流的PCT体系,构建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然后,选取PCT专利申请进入国家的数量,作为构建该质量指数的基础数据;由于各国或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存在巨大差异,为反映专利国际化质量,还需要以申请总量进行修正;最后,根据国际专利申请的进展状况,提取该项申请进入的国家数,逐项累加获得进入国家的累计数,计算进入国家的累计数与年度申请总量的比值,构建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PIQI)。运用构建的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评价我国1994年以来的专利国际化进程;基于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的时间序列,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分析不同阶段特点与差异,从而揭示我国专利国际化质量的阶段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国际化的整体质量偏低,大幅低于同期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的质量指数;我国专利国际化的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至2009年,我国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呈现波动趋势;2009年以来,在专利国际化资助政策不断推出,国际专利申请快速增长之际,我国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近年来,专利国际化质量指数下降的原因,是大部分的国际专利申请未进入国家阶段,但在现行申请资助政策下,申请者却仍然可以套取资助,催生了大量未进入国家阶段的无效专利申请,背离了专利国际化的政策目标。因此,针对申请资助的专利政策必须调整,将专利政策的着力点后移到进入国家阶段,以鼓励国际专利申请进入国家阶段。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国际化概念界定为基础,采用研发强度、技术流动和创新能力作为国际化系统的表征变量,基于二维矩阵识别G7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演化路径;在中国与G7国家创新国际化比较参照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加拿大和日本国际化路径作为借鉴,中国技术创新体系国际化适合选择LLL→HLL→HHH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陈晓云  李本乾  沈建华 《软科学》2005,19(4):56-58,66
强调了跨文化管理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案例中,提炼出一些影响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的要素;甄别了中外文化的认同点与分歧点,进而提出了中外文化融合区和中外文化冲突区的概念,并对此在坐标平面中进行了划分;在上海汽车工业4S跨文化管理框架的指导下,提出了基于共同利益的跨文化管理模式;通过案例对上述跨文化管理模式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8.
高?  万帅  李春娜 《科教文汇》2020,(5):171-174
探究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和学习方法架构,因此,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全英文教学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利用英文进行有效沟通,对于探究式课程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三明治沟通法,并将其在全英文探究式教学中进行了应用。主观和客观效果评价表明,三明治沟通法在全英文探究式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其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赵乔 《科教文汇》2014,(5):205-206
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国际趋势,成为了各国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加强对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既能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又能与国际模式接轨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将对高校和留学生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20.
Meng-chun Liu 《Research Policy》2012,41(6):1107-1120
China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a growing number of Taiwan-based firms have indeed set up R&D units in China. Taking into account China's substantial regional variation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knowledge productivity, such notions a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and local innovative milieu may become more relevant to the study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a and its inward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refore, the key issue for this paper is what locational advantages of an RIS within a host country affect the network linkages and networking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offshore R&D units. The paper aims to enrich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several ways. First, the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R&D networking underlying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Taiwan-based firms in Chin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sub-national level inside China. Second, the paper tries to establish a link between the literature of R&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at of RIS, with a modified version of Dunning's eclectic paradigm. Efforts are made to ma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subsidiaries’ local R&D networks and their host RISs inside China. Third, the paper takes advantage of a government databank to adopt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he Seemingly Unrelated Bivariate Probit Regression model, with foreign subsidiaries as the unit of analysis, to highlight the role played by some aspects of the RIS in determining the local R&D networking of Taiwanese subsidiaries in China. Our evident shows that MNCs’ offshore R&D units that purse home-based technology exploitation strategy, the mainstream strategy regarding the developing host country, tend to be located in a host region with a strong knowledge application and exploitation subsystem, while an RIS with a strong knowledge generation and diffusion subsystem, within such a developing country as China, may induce MNCs’ local R&D units to pursue home-base technology augmenting strategy. On balance, not only the location choice but also the local R&D linkages of MNCs’ offshore subsidiaries are related to appropriate fits between the RIS and the subsidiaries’ innovation network inside the host coun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