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理论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康的镜像理论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主要的理论来源,通过分析二者同拉康镜像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理清拉康镜像理论的发展轨迹。拉康的镜像理论有其自身的内部张力,基于对拉康镜像理论的内部分析,能够明确该理论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2.
由于黑体理论的量子概念所蕴涵的非连续性,该理论向来被历史主义学派拿去论证其革命的科学进步观。然而,普朗克辐射理论、维恩辐射理论、瑞利-金斯辐射理论的还原导出以及三者间存在的还原关系,证明了黑体理论同样内蕴了理论的还原。黑体理论所具有的还原进路与库恩对黑体理论所持的革命观间并不存在矛盾,因为二者面对的是不同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3.
在电大教育理论衍进的过程中,我们缺少实实在在的理论批评。任何一门学科理论的发展过程都表现为与陈旧的、错误的理论斗争的过程,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理论巨匠彻底地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并充分继承发展了他们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而确立的一样,电大教育理论也必将借助正确的理论批评而成为科学的理论。回顾电大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我们只好冷静地面对这样的事实─—经验的羁绊─—理论研究的经验分析因素与理论批评的经验批判主义色彩。以往我们的理论研究,研究者们大多依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或…  相似文献   

4.
"理论自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稳固的、持久的意识,成为一种坚定的确信、执着的追求,即一种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即坚定信仰是科学的、自觉的信仰,这种"理论自信"必以"理论自觉"为基础。理论自觉的本质在于理论掌握群众。把改造世界作为自身最终宗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大众的理论自觉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加强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是提高理论自觉,并进而加强理论自信的根本。建设学习型政党,努力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是确立理论自信的根本条件。"化理论为德性",把理论内化为主体的德性,是通过培育理论自觉进而确立理论自信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依次回答了理论是什么、心理学理论是什么、理论心理学是什么等三个问题,认为理论是事物规律的概括,心理学理论是心理规律的定格,理论心理学以心理学理论为研究对象。然后,顺理成章地对中国理论心理学是什么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肯定潘菽是中国理论心理学的创建者,其《心理学简札》是该学科的首部著作;还介绍了几代学者对如何发展中国理论心理学的主张。最后,从中国理论心理学必须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立场出发,就发展途径问题提出五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必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尊、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尊,是在世界和中国两个坐标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具有不可磨灭的当代价值的信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是指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对于其他思想理论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诸多理论内容上,更体现在它的理论范式和理论特性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即掌握包括自我批判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武器,自觉反思对阉割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教条式的"绝对普遍主义"阐释。  相似文献   

7.
情感才能理论与非智力因素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才能理论与非智力因素理论●庄康义情感才能理论是近来出现的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但其理论的主要思想与我国早已出现的非智力因素理论的内涵颇为相近。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情感才能理论和非智力因素理论做详尽的比较,旨在揭示情感才能理论的思想核心并未跳出非智力因...  相似文献   

8.
X理论、Y理论、超Y理论和Z理论,均为具有特征意义的组织、管理学说。X理论与Y理论,由已故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兼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06~1964)于1957年在《思想和行动中的冒险》一文中提出,进而在他的名著《企业的人事方面》中加以叙述。所谓X理论,假定人之性恶,于是人们的行为趋向于:1)人的本性是讨厌工作的,只要可能,便会逃避;2)对于人们讨厌工作的本性,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以惩罚相威胁,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3)一般人宁愿受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有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哲学反思;二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描述、理论解说和理论建构。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最为基本的和最为直接的功能,是对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其一,构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强化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其二,促进心理学的理论创新,搭建心理学的创新平台;其三,推动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提供心理学的统一前提;其四,强化心理学的应用,实现心理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意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立场、理论特点、思维视野、思维特性、理论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意蕴,一方面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深层次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12.
清代文论对“格”范畴的阐说,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一是诗论中对“格”的阐说;二是词论中对“格”的阐说。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格”作为文学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格”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格调之论的反思与消解。清代文论对“格”范畴的阐说,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把握“格”审美范畴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3.
先秦孔子以"诗"为教,言修身当先学诗,强调诗的政治教化作用,即为"诗教". 后世推尊儒学,奉《诗》为经,"诗教"思想遂传承久远. 探其广传之根源,其一,"赋诗言志"[1]对春秋时期"诗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极好的推介作用;其二,"独尊儒术"是"诗教"思想极盛于汉的重要原因;其三,封建科举取士制度是隋唐及此后"诗教"思想在士子阶层广为传承的根本原因;其四,宋元明清时期话,本小说、杂曲百戏等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艺样式,也使"诗教"思想得以在市井细民之间广泛传承. 及至近代,虽因读经之衰落而致"诗教"思想沉寂良久,但今人若能在继承古之"诗教"传统基础上,假之现代科技之条件,丰富创新"诗教"之传播方式,必将有利于"诗教"思想之复兴,有助于"诗教"兴国之大业.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从认识论讲,“与时俱进”的理论基础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主现与客观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即科学世界观的问题。从“与时俱进”和实践的关系来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当前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且对当前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了巴赫金文论中的“艺术中的技术”概念。从巴赫金文论整体的角度出发,论文首先对其文论的“三个层面”和“两种倾向”进行了分析,从而给“艺术中的技术”概念在巴赫金文论中的地位进行了定位;着重分析了“艺术中的技术”概念是如何提出并如何发展成“超语言学”理论和“超技术(语言)”批评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社会处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自动控制理论"作为机电专业、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性比较强的专业理论课程。本文针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现状进行思考,从理论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双重角度探讨新时代下"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学生在新背景下实践应用所要求的能力及"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的思想和“三个有利于”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时期对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运用“三个有利于”理论的重要成果;“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邓小平关于“生产力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综合国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邓小平关于人民群众观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整体真实论”又叫“宏观真实论”,或者说是“总体真实论”.它是在“本质真实论”遭到质疑和否定后提出的一种关于新闻真实的理论.“整体真实论”提出后,得到新闻传播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整体真实论”尚存多处疑点,其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论争.本文从“整体真实论”本身的一个悖论、“整体真实论”的外在语境问题以及“整体真实论”的论域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整体真实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9.
Unconscious术语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体系的基石,而在汉语语境中该术语的翻译乃至其人格结构体系中Preconscious和Unconscious之间关系的界定存在着混乱状况.经过考察弗洛伊德著作的英文译本以及中国最初引介弗洛伊德理论的文献,可以认为,Unconscious既可以翻译成“无意识”,又可以翻译成“潜意识”,但是在同一部著作中它被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来使用是错误的.Subconscious可以翻译成“下意识”,但它不是弗洛伊德的术语.同时,前意识是描述意义上的无意识,不是动力意义上的无意识,因此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无意识不包含前意识.  相似文献   

20.
郑异凡指出,由于“同时发生论”是马恩早期的片言只语,以及相关文章发表时间等原因,“一国胜利论”不是对“同时发生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就郑异凡的《一个流行说法与误读马恩》的文章谈了自己的看法:马恩的“同时发生论”包含“一国胜利论”的思想;“一国胜利论”是对“同时发生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