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个性心理特征对100m跑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m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的项目,影响其成绩的因素很多,心理因素则是影响成绩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运动成绩的取得,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结晶”,但没有一项成绩的取得不与“心理因素”有关。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不同的心理因素,其中跳高运动心理素质被认为是与成绩关系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因此,平时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使运动员学会控制调节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浅析心理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中长跑运动员目前的现状,心理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赛前各种不良的心理表现,影响着他们的运动成绩。心理训练对成绩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且心理训练也成为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用综述法和比较法对中外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差异来说明心理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本人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各种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影响摔跤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因素很多,从身体方面考虑有身体素质训练,健康状况,控制体重和技术能力等。甚至练习时间的多少,都会影响运动成绩,但对比赛产生影响还包括许多心理因素,象兴奋水平,注意力的集中点和自我谈话的类型等也都会对摔跤运动的比赛成绩产生巨大影响。了解怎样从心理上准备比赛是复杂的过程,需要教练员去努力的认识,本文重点从心理上准备比赛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影响射击运动员运动成绩心理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针对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发挥的心理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探讨。通过运动员运动焦虑水平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心理训练对于稳定发挥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总结出在射击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的心理问题,同时提出了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竞赛的日趋激烈,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显得重要。武术比赛存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不同的等级,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力争获得优异成绩的活动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局势多变,再加上主观因素,必然会表现出各种心理特点。认识和了解心理因素对体育武术比赛的影响,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整,以保证技术、水平和身体潜能的发挥,从而使心理素质的稳定直接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自信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员心理因素问卷调查对广州市队和广东省队网球运动员的自信心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等级和年限的运动员在自信心的某些维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性别和训练年限的交互作用对自信心的影响显著;运动员运动经历、成功经历以及替代性经验、运动成绩、运动生涯轨迹是影响运动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我省不少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都能打出好的成绩。但在意义重大、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发挥失常。从而影响比赛成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所心理工作者对射击运动队进行了常年的跟踪性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应我省射击运动员特点的心理咨询和训练的方法及心理检测手段。以推动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向运动训练中渗透。  相似文献   

9.
随着射击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竞赛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水平,射击运动是一项受心理因素影响极大的运动项目,心理素质的较量已成为了射击运动员竞赛的另一个重要的制胜因素,射击运动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运动员完成动作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进行比赛的时候,心理波动会破坏动作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心理因素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心理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现代竞技体育的科学化训练体系中,心理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为越来越多的教练员、运动员所接受。运动员的竞技心理品质,对其在比赛中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因素对运动的重要性,训练与竞赛实践也对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对心理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作综合性的论述,以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做一点贡献。竞技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应付比赛的心理技能也因之而异。掌握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田径竞赛中.运动成绩既取决于运动员的体力、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的优劣,也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美国学者格鲁波早在1984年就曾指出,初、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影响占20%,生物力学因素占80%;而优秀运动员正好相反,心理因素影响占80%,生物力学因素占20%。可见,在高水平比赛中心理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金春 《体育世界》2009,(6):116-117
采用实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运动团队在赛前与赛中的心理因素变化,而引起运动成绩的不稳定等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日常的训练、竞赛与管理工作中,应将凝聚力的培养与增强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中。同时例举了当前运动团队因缺乏凝聚力所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增强运动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方法与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速滑运动员利用非运动技术条件提高运动成绩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现代速度滑冰运动成绩的提高与现代多学科技术应用密切相关,探讨发现运动与非运动技术间的影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运动员的成绩,为教练员、运动员积极挖掘利用与创新提供许多新的思路,并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途径之一。运用运动成绩提高的历史观和现代科技发展观揭示冰刀结构、冰刀研磨、运动服装、检测监控、场地环境等技术特性影响运动成绩的关联因素,认为非运动技术条件的物理特性创造了运动者之间客观的物理条件不平等性,对速滑运动员群体来说,非运动技术条件的利用是“人为创造差异条件”——创造运动者之间客观物理条件的不平等,从而影响不同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运动员对非运动技术条件的再挖掘、利用和创新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岩石 《冰雪运动》2006,(3):73-73,79
当前国际短道速滑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已相差无几,心理因素便对其在大赛中关键时刻的超越有着极其显著影响。简述了心理因素中的运动直觉在短道速滑中的影响,以期为该方向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15.
对保龄球运动员而言,影响其训练与竞赛的心理因素包括:运动表象、运动情绪和运动员的注意特征等。对保龄球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运动员心理因素与运动技能完成过程之间的关系,提出控制、调整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运动心理学对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和单一的心理因素研究较多,其中也涉及到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但多数研究不系统。在坚持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全面发展其心理素质,系统的将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散打运动当中,对提高运动员成绩及促进运动员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田径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控制,实质上就是心理训练。实践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在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运动成绩接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心理能力的较量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对田径运动员进行赛前情绪控制的心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1-2年级学生自主性运动的实施现状、体育意识、信念及运动人际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主性运动的偏态分布特征非常显著,整体性实施程度呈较低水平,运动零参与群的高比例问题非常突出。统计分析所形成的对自主性运动产生影响的社会心理因素表达,为研究大学生健康意识与自主性运动参与度提供了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忽略了心理因素对学生掌握技能的影响,而过多地将教学工作重点放在技术教学的方法、手段方面。经运动心理学证明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心理学问题。心理因素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的运动的感知觉能力、心理定式的干扰和心理素质,利用合理的讲解、示范和念动教学法,信息反馈教学法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以及增强意志力等方法来克服心理因素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干扰,研究证明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0.
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解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彭杰 《体育学刊》2004,11(5):119-121
界定了运动寿命的概念,分析了运动寿命与年龄、竞赛成绩的关系以及影响运动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