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闻名的葡萄之乡新疆吐鲁番,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这个丝路重镇的新闻报道如何突破旧有的思路和模式,近年来一直是困扰我们新华社记者的难题。去年下半年,分社把吐鲁番的报道作为一个重点,苦心经营,精心探索,采写的通讯《吐鲁番在崛起》(见1990年12月23日《新华社新闻稿》),获得了新的突破,我们从中也获得有益的启示。以往说吐鲁番的报道难搞,是因为对于全国及世界读者来说,这个地方知名度太高了。火焰山、艾丁湖、坎儿井、高昌故城、交河古城、葡萄、长绒棉……古往今来,数不清的诗人、作家、记者、旅行家在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题材上写了大量的作品。不少外国人不知道新疆,却久仰吐鲁番的大名。这也更使得吐鲁番成为报章杂志上的“明  相似文献   

2.
《新疆坎儿井》(上、下)一书,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该书最大的特点是为热爱新疆坎儿井的中外水利、人文、生态环境研究工作者和专家提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基础性资料,建立了新疆坎儿井的永久性、历史性档案。  相似文献   

3.
《流蜜的土地》,是吐鲁番女记者李星的一篇散文,我们读了,老是回味它:“……我摘一串葡萄才吃几粒,手上已粘糊糊,汁液甜得直呛嗓子,蜜一样啊……”,蜜的语言,蜜的柔情,我们的心似乎也被沾上了。七月流火,吐鲁番43℃,火燎燎的,热气直往脸上扑,和百公里外29℃的乌鲁木齐,何以能比?葡萄园、火焰山、坎儿井、交河古城、沙疗、维吾尔民俗浓郁的街头夜色……都想看,都想列入我们的议程。但最终,还是定下先去吐鲁番报社,看我们的同行。笔头下的蜜,是从这张四开小报上流出来的。其实,流出的又何止是它?小报上的消息、通讯、散文、诗歌、照片、画、书法……样样有之,汉文版、维文版,每周两期。它的编者,或者说是主要的执笔者,是怎样的一群?  相似文献   

4.
那是1981年初春,当时我是哈密县广播站记者,站里正举办一个“科学种田”专题广播节目,我承担了用知识小品的形式介绍坎儿井的任务。虽然我已从水利部门搜集了很多兴修坎儿井的资料,也请教了好些专家、学者,可是由于从来没有下过坎儿井,所以多次坐下来写稿,可就是写不出来。我也曾有个深入坎儿井的调查计划,可刚一说出来,家属就不同意我去。然而不下坎儿井,摸不清情况,稿件怎么  相似文献   

5.
2007年2月28日2时05分,从新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在吐鲁番最大的风口处——三十里风,第9—19节车厢突然被狂风掀翻脱轨,致使交通中断9小时.百余辆车被困途中。“2·28”事故的发生实属罕见,震惊世界。作为地方媒体,《吐鲁番日报》是如何成功报道这起事件的?请看本刊特约《吐鲁番日报》记者撰写的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实现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数字化及知识组织与可视化,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传承、普及与智能化服务做出贡献。[方法/过程] 采用自顶向下方法,参考BIBFRAME书目模型及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构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本体模型,利用哈工大语言技术云平台LTP实现词性标注与三元组自动抽取,构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知识图谱。[结果/结论] 利用所构建的本体及知识图谱可实现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知识组织工作,知识图谱能够实现语义查询,为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的智能化理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文书“桃”与葡萄关系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与葡萄本是两种属性迥异的水果,然而针对吐鲁番文书中大量出现的"桃"字,如何处理它们与葡萄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由于吐鲁番地区向以葡萄种植闻名,学界传统的做法是将其一概指为葡萄,但是笔者通过对这些出土文书的具体分析,可以肯定至少某些"桃"字所指显然并非葡萄,可以证明吐鲁番地区古代确有相当规模的桃树种植.此外,从语言学、植物学、社会学以及认知规律等几个角度的考察,则表明桃与葡萄在吐鲁番几无混淆或混指的可能性.因此,出土文书中的"桃"字除了部分作为"蒲桃"或"浮桃"的简称而指葡萄外,某些的确应指从中原地区传播而来的桃和桃树.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新阶段,地州党报该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使报纸内容更加关注群众、贴近群众,促进解决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一直是《吐鲁番日报》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需要思考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吐鲁番日报》在着力打造精品栏目,充分发挥报纸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苍藤蔓架覆檐前,满缀明珠洛索圆”,地处丝绸古道要冲的吐鲁番素以“葡萄之乡”闻名遐迩。吐鲁番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山间陷落盆地中。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有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与盆地地形,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发育,是世界公认理想的葡萄栽培区。“六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在吐鲁番建立了大型商品葡萄生产基地,80年代初又开始扩大葡萄栽培面积。到1997年,吐鲁番葡萄的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葡萄总产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是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古往今来,钟情吐鲁番的文人墨客和专家学者孜孜不倦地研读吐鲁番,试图更深地参透包含在这部历史巨著之中的玄机,形成了吐鲁番文化的衍生章节,成为吐鲁番这部历史典籍的有机补充,吐鲁番于是被点染上了时代的色彩,变得更为绚烂多姿。  相似文献   

11.
1988年元旦,《吐鲁番报》诞生,18年之后即2006年扩版更名为《吐鲁番日报》。进入2008年,这张吐鲁番地委机关报已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来,吐鲁番日报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量到质的转变,办报水平逐年提高,内部管理逐步规范,经营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初,吐鲁番就是中外探险家瞩目的地方。英国的斯坦因、瑞典的斯文·赫定、德国的勒柯克、日本的桔瑞超都曾涉足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大地。在他们刊布的考察报告和向世人展出的珍贵文物,都显示了古代东方文化的价值和东方艺术的魅力。但这却给吐鲁番大地留下了痛苦的记忆,给中国的科学工作者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吐鲁番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冲要,对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3.
吐鲁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时期。车师就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当时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都护。吐鲁番后来又被称为高昌,北魏、北周、隋时皆为高昌国,唐代置西州,元末明初为火州、柳城、吐鲁番三部。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  相似文献   

14.
丹青 《中国博物馆》2012,(3):99-105
最近,为迎接第21届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由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搭建平台举办了一场风格独特的“霓裳银装多彩贵州少数民族展”,当代民族服饰之乡与古代丝绸之路丰富多彩的服饰在这里相遇。  相似文献   

15.
“赴雪蹈火”去采访──战斗的记者生活之三谈风1960年处夏,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大丰收,我被派去采访。这可真是一件不错的差使,我高兴地坐长途汽车去了。时值盛夏,人说吐鲁番是世界最低内陆洼地,由于有天山支脉火火焰山环境,夏子极热,最高气温曾达到过48.7度...  相似文献   

16.
一奇 《出版史料》2012,(2):72-73,129,130
正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民俗生活中较为普遍、本原又最具文化象征的习俗之一。剪纸艺术的出现是与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也与金属剪刀、刻刀的发明分不开。剪纸出现可以推溯到东汉,但古纸保存不易,现在能看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20世纪60年代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活动持续不断,编纂成果层出不穷,我们以时间为序,对保存在国内外的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成果进行全面汇总,梳理吐鲁番文书编纂的历史沿革,以促进中国古文书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近百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活动持续不断,编纂成果层出不穷,我们以时间为序,对保存在国内外的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成果进行全面汇总,梳理吐鲁番文书编纂的历史沿革,以促进中国古文书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摄影曾被称为"科技的宠儿,艺术的弃婴",摄影创作的过程永远都被相机和镜头物理特性的局限所提醒,由此也形成了一定的"法则".比如人文纪实摄影多用广角镜头,28、35毫米,至多是50毫米.400毫米的长焦镜头,大都用来远摄体育图片,自然被认为与人文照片无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市报人》2008,(7):F0004-F0004
《吐鲁番日报》是中共吐鲁番地委机关报,创刊于1988年1月1日。 20年来,《吐鲁番日报》从四开小报周二刊到对开大报周五刊,从铅字排版到办公自动化、采编网络化,从无办场所、无印刷车间到建大楼,一跃成为全疆地市报中的“最佳”,报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