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寻找朗读规律,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的情感,使学生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相似文献   

3.
卢伟 《课外阅读》2011,(6):155-155
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时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推动思维的发展。《新课标》明确指出:我应重视朗读,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学生的朗读要由教师指导。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在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下面是对当前农村朗读教学的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刍议□蔡长梅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要使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上述效用,...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而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能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而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朗读,能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读是根本,而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决定了朗读训练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不可缺少的,是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朗读的技巧和朗读训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指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朗朗"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表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语文课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放射光芒。怎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朗读是学生获得和形成语言的重要途径。朗读有助于对语文文字的理解和掌握,读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极富效果的一种方式。但在教学中,存在着重讲轻读、重问轻读的现象。新课标强调以读为本,这使朗读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分析朗读的作用和朗读教学的具体方法,论述分析高中语文的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1.
马嘉雯 《考试周刊》2012,(64):37-38
新课标对朗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耍“追求朗读教学的诗意美”。这是因为,“朗读”不仅仅是出声的读,大声的念书,也不只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它是强调学生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因此.语文教学应在情感朗读训练方面有所尝试,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张梦鹏 《课外阅读》2011,(11):119-119
如果说语文是一首诗,那么,朗读就是一首歌。语文教学是否充满诗意,朗读是一扇窗口,是一个显示器,是一面镜子。在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因此,语文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借朗读教学之光,育语文素养之果。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它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朗读作为其形式之一.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15.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是发声阅读。文章的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受。  相似文献   

16.
白伟 《陕西教育》2010,(6):31-31
朗读,即出声地读、响亮地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新活动,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更高层次上说,朗读也是学生主体性、创造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借助电教媒体,不失为优化课堂朗读训练的一种很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熟读、默读、背读,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抓好朗读训练,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亚英 《考试周刊》2014,(46):38-38
<正>诵读原本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孙洙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然而,在现代中学语文课堂中,却很少听到琅琅书声。究其根源,一方面,中学生已经逐渐成熟,或觉得朗读出声有失脸面,或懒于出口,羞于出口。另一方面,忽略朗读,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教师往往将课堂大部分时间花在课文分析上,要求学生重视理解和分析课文,而忽视学生的朗读,长此以往,中学语文课堂上朗读声难觅。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朗读即出声地读、响亮地读,能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将  相似文献   

19.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方面的问题,教学效果亟待提高。朗读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语"和"文"之间的关系,还应排除"重文字,轻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干扰和影响,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精心指导学生朗读,科学进行朗读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20.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首要任务,而读则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学生语文教学朗读训练的现状、学生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作用和学生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方法三方面做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