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颜色词可以用于各种隐喻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隐喻表达中,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意义。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颜色词分别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两种语言中颜色词隐喻意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以大量翔实的与颜色词"黑"有关的隐喻表达为语料,从跨文化角度对英汉语中黑颜色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黑颜色隐喻认知是如何根植于英汉文化中进行探究,以期能帮助英汉语习得者在跨文化交际时减少语用失误,进而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颜色隐喻认知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英汉两种语言颜色隐喻和翻译既呈现出共性,又因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文章通过对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对比分析,从人类对颜色的认知、英汉语颜色隐喻认知同文化的关系及其在翻译中的差异等不同角度强调英汉颜色词的民族特性,旨在加深人类对颜色隐喻认知的理解和正确翻译英汉颜色词。  相似文献   

4.
"白"以"日光"为本义,从商代就开始抽象为颜色词,并逐渐成了白系颜色词的上位词,又由于通感隐喻的关系,"白"还产生了许多颜色文化含义,因此也是汉民族五正色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颜色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也是一种物质形态,它属于特殊的客观存在。颜色词的概念隐喻来自人们的认知经验,而人们所在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造就了颜色词概念隐喻的相异。论文在莱科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之下,以“红”“绿”“白”三色为例,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丰富的英汉语料,分析“红”“绿”“白”这三种基本颜色词在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使用的异同,同时也分析了这些表达异同下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在以英汉“红”“绿”“白”为源域的概念隐喻中,所映射的目标域既有相同也有相异。此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来说,它对基本颜色词概念隐喻的目的域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实践上来说,对英汉颜色基本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能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深刻地理解颜色词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的出现与使用给我们平凡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在语言中,颜色词丰富又活跃。然而,我们不仅仅要注意这些颜色词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关注它们更深层次的隐喻义,因为它们的隐喻意义在不同语言文化中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内,以隐喻理论为基本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几种英语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语义,通过简要地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英语基本颜色词的深层的文化含义,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偏误。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民族不同,表达情感方式各异。颜色隐喻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隐喻和表达方式。颜色具有联想性,颜色隐喻具有比喻性。文化背景不同,英汉色彩词的情感隐喻表达各异。  相似文献   

8.
苏玉洁 《文教资料》2020,(5):216-218
英汉语中都有丰富的颜色词,并且都具有一定的隐喻能力,不过在颜色词的范畴和隐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隐喻专栏的设置有助于学习者有效习得相关语词的隐喻,但是目前隐喻专栏设置于隐喻目的域词目词下的做法与颜色词为始发域的实际相违背。通过比较英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范畴与调查麦克米伦词典中颜色词词目的隐喻设置,探索适合中国学习者学习颜色词隐喻的词典设置。  相似文献   

9.
颜色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颜色词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Black和white是英语的两大基本颜色词,本文通过概念隐喻认知模式分析二者语义的变化,帮助母语为非英语的语言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black和white的用法,并推广到对其他颜色词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0.
徐杰 《文教资料》2013,(31):185-187
颜色词的隐喻历来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但传统的颜色词隐喻研究往往过分依赖于内心的感知,忽略了词语的自然使用状态。本文将基于英汉认知属性数据库,对一些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进行中英的对比分析。在接近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展现汉语和英语颜色词的隐喻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找到颜色词语隐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萌 《海外英语》2013,(19):255-256
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颜色词,他们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由于人们对颜色的感知不同,因此颜色有着不同的隐喻意义。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隐喻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帕尔默认为文化、语言和认知是一个有机整体。隐喻有着民族文化的烙印,因此应从文化的视角看颜色隐喻。该文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基础,以语言、文化和隐喻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对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汉语颜色词"红"的基本释义入手,总结了"红色"在汉语中的多种用法及文化内涵,并分析了中英两种语言中对"红色(red)"一词的使用对比,进而阐述颜色词"红"和文化的联系。本文针对中英语言中对"红"作为颜色词进行的比较,故对"红"作为颜色词之外的其他意义不作考察。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74):57-58
情感是表达人类经验的主要手段之一,斑斓的色彩将大千世界装扮得绚烂多姿,颜色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但是,不同的民族,对同一颜色的感受却并不完全相同,表达同一情感时使用的颜色词也往往不一样,从而形成不同的情感隐喻。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汉英表情感的颜色隐喻,旨在挖掘汉英语言中,颜色隐喻表达的基本情感形成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学角度,比较分析英汉语言中味觉词"辣"的概念隐喻。英汉两种语言在味觉词"辣"的认知隐喻方面存在共性和个性,反映了两个民族身体体验的相似性和文化体验的差异性。本文还验证了高级感官词可以用来修饰低级感官词,分析了英汉语言中"辣"的隐喻现象,对"辣"的隐喻用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语言中"辣"的隐喻共性和个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英汉味觉隐喻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蓝"与英语中"blue"这对颜色词极其构成的词语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分析汉语颜色词"蓝"与英语颜色词"blue"在英语翻译中意义的对比变化,指出在英汉翻译中也应注意到其他颜色词在翻译中意义的变化,并应注意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准确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16.
余延琳 《文教资料》2010,(18):132-134
汉语中的颜色词除了表达客观的颜色意义之外,还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些意义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时代的更迭,其内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青、赤、黄、白、黑"这五色词的意义内涵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有关颜色词隐喻化的认知运作机制,认为颜色词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是喻体的意义和本体的意义发生冲突。对颜色词的理解过程就是如何消除语义冲突的过程。这一理解过程不是任意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不是无根据的,而是在相似性的作用下,产生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从而产生新的颜色词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中有"eye"的词组很多,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其原型意义通过隐喻性的认知产生出了新的含义。本文从认知角度,通过分析认知投射、容器、颜色、情感、能力、方位和通感隐喻等来分析"眼"字词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颜色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最基本的认识之一,颜色词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探讨颜色词通过隐喻投射在情绪、道德、政治、经济等非颜色域的认知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黑/白"是最早出现的两个基本颜色词。当颜色词用于非颜色意义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基于此,从概念隐喻理论角度切入,对俄汉语颜色词"黑/白"由颜色域向评价域、情感域、社会域、政治域和状态域的映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揭示俄汉两民族文化和认知方式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