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始发站、奠基石.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源头.它承载着我们民旅的博大文化。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就是一首优美的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怎样让汉字如一个个可爱的伙伴一样自然地来到学生的身边.走进他们的生活,流进他们的心田.让学生也变成汉字画中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以汉字文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事例,提出汉字文化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认为汉字因其固有的特质,是一种具有蕴含丰富文化蕴意的严密文字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力图揭示其文化蕴意,并以此去探求汉字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汉字教学既是我国语文教育,也是整个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石,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构形理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利用汉字的文化属性进行汉字教学既有利于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能提高汉字教学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构建一个系统合理的汉字文化教学观指导汉字教学实践,使汉字教学更加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必要条件,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仔细研读汉字,你会发现它和集合等数的概念有着奇妙的联系。数学教学与汉字文化的结合,无论对向我们这样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还是数学家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种挑战。这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增添、插补一些故事、花絮和阅读材料,更不是生搬硬套的文化说教,而更应该是一种有机的渗透、融通。我作为数学老师希望研究汉字文化对于数学教学的促进作业,汉字文化与数学方面的联系也是很紧密的,我们可以利用汉字的解读来引入和类比我们的数学知识,也希望学生能通过学习汉字文化来辅助各学科的学习,进行多学科的课程整合教学。  相似文献   

5.
倪翡斐 《上海教育》2013,(30):80-80
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文明传承的精髓。而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让学生从小规范使用汉字是对祖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因此,规范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字、写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怎样在低年级语文写字课教学中进行创造,立足汉字文化,充分利用汉字的丰富资源释古通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夯实写字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写字教学效果,向学生传递一种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绵延不绝的载体,汉字教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突显它的工具性价值,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服务,同时也要挖掘汉字自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发现蕴藏于汉字中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进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之一的语文教育,较其他学科而言,承载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而作为汉语文本体构成的支柱——汉字,更是以其特殊的构造方式,向我们昭示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资源。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每一个汉字,字形和字义紧密联系。挖掘汉字中的文化意蕴,就能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就能规范汉字的书写和运用,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使学生获得人文情感。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绵延不绝的载体,汉字教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突显它的工具性价值,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服务,同时也要挖掘汉字自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发现蕴藏于汉字中的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进对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学生获得热爱汉字、欣赏汉字魅力的学习动力?我认为可以从汉字本身携带的文化密码来唤起儿童的求知欲。汉字本身携带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让每一个汉字充满神奇的魅力.而学生一旦从中发现了这种魅力,学习的动机便转化成对汉字知识本身的兴趣,这样学习的效率也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杨宏 《文教资料》2013,(2):45-46
目前的汉字教学对汉字文化内容利用得还不够充分,要想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外汉字教学效果,我们就应该积极将深厚博大的中华汉字文化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对外汉字课堂和对外汉字教材中。  相似文献   

12.
在识字教学中合理浸润汉字文化,能显著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字源文化演变、部首文化内涵、汉字文化故事是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关注汉字文化的三种常见方式,通过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性、体会汉字的趣味性、把握汉字的历史性,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3.
汉字凝聚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内涵的渗透和传承,不仅能增强学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动力,更可以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因此,中学语文课堂是教授汉字,传播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重要媒介,任重而道远。如何做到既能激发中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又能科学地讲解汉字及其内在的文化底蕴,这不仅需要提升教师的汉字文化品味,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涵养性,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一首诗,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无穷魅力。识字教学不应该仅仅定位在让学生识记汉字,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喜爱汉字,感受到汉字的文化。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一课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二次识字课。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汉字都是象形字,  相似文献   

15.
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其教学的原则是"语言—语用—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汉字的知识内容,还要最终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基于此,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进行汉字教学;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传播中国文化;举办汉字文化讲座。这几个方面的实践,可以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字汉语的兴趣,并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浩 《江苏教育》2023,(14):62-65
语文课堂是汉字教学指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挖掘文化主题,增强文化体验,触摸文化脉搏;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书法的实用美、艺术美,领略从写好笔画到写好篇章的文化意涵;在用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积累经典语言,并感受汉字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的表达力和造型美也是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中无与伦比的。每天都在使用它,所以应该练好书写,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继承和发扬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如果说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首先必须继承的就是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健全自己的人格。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让学生感悟汉字的内涵;要多元诵读,让学生体味诗词情感;要组织活动,拓展教学外延,扩大学生视野。这样,学生才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浅谈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教学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很多留学生在进入中级阶段之后因为汉字难学逐渐放弃了学习。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得到启发,分析了汉字与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探讨了如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升汉字教学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在理解汉字,把握汉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在小学识字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汉字本身的构形规律,构意溯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的普及教育,增强学生的汉字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