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学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历史主体基本观点构成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对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原则,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人、为人、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对“人”及“人的问题”的深刻理解则很难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的存在、本质及发展入手,反思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的主要原因:在原则上,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在目的上,片面强调社会本位;在内容上,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在方法上,偏离人的目的性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回归“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才能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与人的主观条件交互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四个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最终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直接原因;人的信仰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源泉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榕炜 《教育文汇》2013,(15):30-3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依据;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人的实践性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归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发生和主体间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场域,指向教育者“价值引领”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结合,促进主体间心灵对话、道德体验、理解共识的不断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关键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与价值主导性的关系。一方面要认清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元价值取向的困境;另一方面应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价值实质;最后,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层面上的一元与个体层面上的多元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人本质是“实践性”、“社会性”和“全面性”的统一体.全面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本质思想对确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人的“实践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就是要促进大学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的“社会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目标是要使大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同他人和社会关系.人的“全面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的认同危机:认同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价值的认同存在障碍;认同主体对教育者和教育客体存在情感障碍;认同主体在认同结果上存在知行脱节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义突出,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有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的需要和人的个性发展。而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就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创新教育理念,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提高实效性;改善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做到与时俱进;构建话语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创新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言言 《成人教育》2009,29(8):61-6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都是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必须尊重和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必须强化尊重意识和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致化”教学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内在价值,既尊重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性,同时又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人本性、科学性、实效性、可持续性。以此为基点,文章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的“精致化”追求在于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客体的“精致化”培养在于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的“精致化”发展在于教学实践性的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结构的“精致化”构建在于教学理论的创新变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的“精致化”运用在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努力实现教师职能的转变,使教师成为“人生导师型”人才;要积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营造适应学生成才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含量;要与企业和社会实现教育互动,将共产主义的理想融人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大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新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生命线”,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密切相关,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进而转化为强大的社会发展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建党,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形成的党的政治领导优势;把马克思主义向中国工人阶级传播,使中国人民的思想由被动转为主动,奠定党的思想宣传优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大众化,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优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引领多种思想文化,形成先进文化优势.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牢固树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背景是当下全球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与融合的产物.在此背景下,如何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又同时把握好主导与多样的统一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课题.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相关研究以及多元文化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发挥主导性应坚持的原则、应对策略两大方面予以系统性综述.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与人的主观条件交互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四个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最终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直接原因;人的信仰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源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陷入尴尬困境中,学生和老师的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文化因素和主体人信仰危机的影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革新迫在眉睫.增强吸引性,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阵营;加大包容性,稳固已有的传统教育手段;把握主导性,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合理利用,是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革新的原则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本性。我国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前提下,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并充分重视受教者“人的主体地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化人本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13,(3):63-67
网络拟态环境是指网络对各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其信息传播的广泛化、构建主体的多源化、控制主体的大众化等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发挥产生了重大冲击。作者认为可以通过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场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自主能力来提升网络拟态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19.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客体的规定性,目前在学术界大致可以归结为"主体--客体"与"主导性主体--客体性主体"两种不同的分析结构模式.教育中主客体双向运动的原理从理论上与实践中证明了"主导性主体--客体性主体"分析结构模式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教育对象的客体性主体的性质,转变教育理念与工作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增强以人格力量为主的非权力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以自身功能不断满足社会与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价值实现经历从“潜在”状态到“显在”状态的发展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必要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潜在”状态受内外因素的制约具有客观性、差异性、动态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显在”状态表现为不断“挖潜”的过程,其显示状态具有程度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从“潜在”到“显在”的过程要具备主观、客观、中介和环境等基本条件。历经认识准备、运行过程以及反馈调整三个发展环节,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