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枫 《黑河教育》2011,(3):23-23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教科版四年级下第五单元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事。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擦火柴”和“冻死街头”两部分,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朗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贫苦儿童悲惨处境的同情,激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相似文献   

2.
《小音乐家杨科》是一篇讲读课文。其中写了一个八岁的波兰孩子杨科非常喜爱音乐,而且很有音乐天赋,但仅因为他要看一看、摸一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就横遭毒打,悲惨死去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波兰近代著名作家,被誉为波兰“语言大师”的亨利克·显克微支的优秀短篇小说改编的。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在黑暗社会的悲惨遭遇,体现了作者反对阶级压迫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3.
《小音乐家扬科》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位酷爱音乐的穷孩子——扬科,因不小心触动了琴弦而被毒打致死的悲惨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本案例的教学设计以读为本,紧扣"梦寐以求"和"梦想破灭",在"情"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同扬科的命运共成长,使其体会扬科的渴望、恐惧、悲惨,以及作者的同情。通  相似文献   

4.
《特区教育》2014,(1):4-11
想象T台 《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本来就很悲惨的小女孩还要有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太催我们的泪腺了。有个小作者决定给这篇故事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她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幸福美满。为此,她赐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阿拉丁神灯。  相似文献   

5.
七册一、二组教材共有八篇课文。这八篇课文通过叙述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把一个个使人敬佩的优秀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在艰苦环境中顽强工作的革命领袖;有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英勇献身的战斗英雄;有在困苦的条件下刻苦学习,勤于劳动的革命先辈;有诚实、虔诚的少年儿童。文章是作者情感的产物,这八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缘情悟理,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动情动心,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对课文中的人物由衷地敬慕,自觉地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八篇课文中,除《劳动最有滋味》外,都有紧扣课文内容的彩色插图。运用  相似文献   

6.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带着美好的幻想含笑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感悟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针对这一教学重点难点.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这篇教案,主要备二年级教材第6课“有关资料”中《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适当联系了本课中其它课文,谨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教学重点、难点:讲清哪些人是劳动人民,为什么说劳动人民伟大;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理解“劳动人民伟大”和“尊敬”的意思。课前准备:1.教师熟记《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8.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为俄国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而写的一篇画页解说,选入五年制语文第十册和六年制语文第十二册作为看图学文。教学这篇课文,按六年级的教学要求,要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图画、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在沙俄反动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课文在揭示图画中反映的纤夫的身分、生活和情绪时,许多地方是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肤色、表情来推理的。例如: 对纤夫劳动沉重的推理:课文第一段,在介绍了  相似文献   

9.
刘勤 《小学生》2010,(1):51-52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第九册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一个苹果为线索,讲了在上甘岭战役中一个战火纷飞的夜晚,火线上防炮洞的八个志愿军战士“吃不完”一个苹果的故事,歌颂了革命战士之间深厚的阶级友爱和艰苦奋斗精神。课文重点写了苹果在八个人的手里转了两圈为什么还剩下大半个。从而让学生体会出这是人民志愿军队伍里特有的战友关怀。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于爱青 《山东教育》2002,(34):34-34
《小音乐家扬科》是根据波兰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而成的。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含恨死去的悲惨故事。这个典型的事例正是那种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丑恶社会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憎恨和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全文以扬科对音乐的“爱”和其命运的“惨”为线索,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连缀成一篇令人悲泣、感人至深的文章。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从酷爱音乐的扬科的悲惨命运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采蒲台的劳动人民依靠苇生活,依靠苇打击敌人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本课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写文章要内容真实、记叙具体;教学时,重点讲读在采蒲台大苇塘边发生的那个革命故事,可以从课文后练习思考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读读议议,层层深入地分析理解课文,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卖火柴的小女孩》疑难浅析福建邱衍霖,黄忠汉一、课文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不少备课参考用书上说:“这篇课文叙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其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一...  相似文献   

13.
《小珊迪》是六年制语文第七册(24课)新选编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写了小珊迪卖火柴给人换零钱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而悲惨死去的故事,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残酷,热情地赞扬了小珊迪的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贡。文章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时可分四步进行。一、感知课文,直奔中心。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入手,要求学生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总体印象,问:小珊迪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课文写了他干什么?他是怎样卖火柴的?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后,再引导他们找出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课文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我上小学学习本课时,学到的知识如此,我走上三尺讲台十余年,向学生传授课文所表达的内涵,也一直如此。前些日子,我教学本课时,学生的认知出现了“节外生枝”,才让我重新认识了这篇课文,也让我对教学方法又有了新的看法。那是一次公开课,事先没有通知学生教学内容。在教学《穷人》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旨…  相似文献   

15.
《小珊迪》是人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 ,在为“我”换零钱时 ,穿越马路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 ,临死前托付弟弟还“我”零钱 ,牵挂弟弟没人照顾 ,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文章语言质朴 ,但富于深刻的人文内涵。一、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1 师 :(板书课题后)《小珊迪》这篇课文 ,讲述的是一百多年前 ,发生在英国爱丁堡的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过之后 ,看谁能把这个故事具体地讲给大家听。(学生自由读课文后 ,抽一学生讲故事。)2 师 :刚才的同学把故事讲得…  相似文献   

16.
星期四上午,王老师利用最后的两节课,带领着我们学习了《凡卡》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反映了俄国沙皇时代旧社会中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黑暗、残酷和不合理。凡卡与我们现代的孩子相比,简直一个是在天堂,一个是在地狱。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18.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10):36-36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在临死之前为了暖和身子擦燃了一根根火柴。火柴微弱的亮光,使她产生种种幻象,这些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如何把这篇课文教活,让学生动情。我采用“比较式”课型教学。一、同类比较,优化教学环节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比较课文中相关的内容,不仅优化了教学环节,还训练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五次写小女孩美好的幻景:温暖的火…  相似文献   

19.
《荷花淀》并不是一个传奇故事,它只是“按照生活的顺序写下来”,记下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斗争,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这篇课文,我过去曾不止一次地教过,这次备课,我仿佛又闻到了冀中地区泥土的芳香,听到了劳动妇女前进的鼓点,看到了千百万普通群众淳朴而又伟大的心灵,又一次深深为小说中人物的乐观精神和爱国热情所感动,为作者描写人物  相似文献   

20.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二组第8课,这篇略读课文一开头就用设问的方法,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安葬在泱泱大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左面的李燕娥是谁?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园,和国家名誉主席并列?然后,作者具体地记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李燕娥之间的几件平常而不平凡的生活小事,赞颂了宋庆龄敢于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和民主平等、待人平易、尊重劳动人民、不搞特殊化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