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读新课程的价值观,我们认为其关键词是:生命、发展、生态。本文主要观点:课堂是课程和教学的时空交集.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生命发展生态课堂是一种动态和谐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课堂从创设生态课堂环境入手.秉持民主、效率的管理观,以理解、交往,动态生成为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用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实现生命活在当下、盘算未来,在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中共时体悟生命魅力的存在意义,促进生命健康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所谓生态课堂,是建立在生态理论基础上,辩证地看待课堂中人际关系,是人文意识的具体体现。数学生态课堂是将数学课堂与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理念相结合,以一种生态的平衡方式和动态思想来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个体化特征,通过现代课堂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与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统一。一、创设合理的生态课堂氛围,让学生陶醉其间当代人愈来愈重视幸福感。然而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有多少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幸福呢?创设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课堂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以及生命质量整体提高的生态模式。品德与生活(以下简称"品生")学科的生态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与践行,在一个和谐、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中,共同参与、相互激发、体验践行、质疑探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课堂追求。为了实现品生生态课堂,让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的"生产者",使课  相似文献   

4.
重构课堂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重构课堂需要梳理原有的课堂观念,树立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所在等一系列基本认识,并应对现有中小学课堂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教条化、模式化、静态化、单一化可以说是当今课堂中存在的主要痼疾,课堂重构就是要尽可能避免甚至清除这些痼疾。在课堂重构中,主要应以个性化教学观为指导,实现六个方面的关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 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课堂的重构可以借助于下列四个方面的途径来完成:开展研究,加强反思,制度创新,师资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5.
教学休闲是教师借以提升自身修养,实现生命意义升华的发展方式,它作为教师的自由自主的创造性生活又是对工作至上世界的自我否定和内在超越。教学休闲具有本真的和谐性、发展激发性、动态的生命性、内在的自由性、教育意向性等主要特征。教学休闲彰显了教学生活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注和激发了教师内在生命活力,有助于重建高品质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生态的课堂,是生长着的,是生生不息的,是动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诗人特奥多尔&#183;冯塔内说:“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朱开炎教授认为在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教学的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整体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生态模式。生态的课堂,追求的就是这种自在的、无为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生成性,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有效促进生成呢?一、在生活中寻找生成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在教学中,打破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之间的界限,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课堂提问的基础,使课堂焕发生机,展现一系列动态生成的场  相似文献   

8.
林金榜 《福建教育》2005,(9A):32-32
新课程阅读教学课堂应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在动态中生成师生的激情和智慧。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性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实现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课堂教学离不开全新的教学理念、广阔的教学视野,应凸现生活性、生本性、生成性、生命性。一、生活性:生态课堂的源泉生态课堂必须坚持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求知、思考、体验。德国一位学者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若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融入生活,才具有生命活力,才是生态的。课堂教学的生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汪洋 《伊犁教育》2006,(1):47-48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当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是能够较好地体现出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三大理念,即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的课堂。因此,新课程强调突出了学科本位,砍掉了学科内容的繁、难、偏、旧。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教学回归生活。老师要把握升级的课堂教学,创造新课改:理念下理想课堂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