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及社会观念的反映.唐代女装大胆时尚、兼收并蓄与宋代妇女服饰瘦小、紧窄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唐宋两代在妇女审美观、礼教观和道德观上的差异.唐宋两代妇女服饰的变化轨迹,体现出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念到宋代日趋保守严苛的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杨婷 《华章》2013,(20)
关于唐宋妇女的文献资料比较丰富,很多专家学者们对饰唐宋妇女服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比。风格迥异的唐宋妇女服饰,是两个时代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本文从理学思想的角度,简单的分析和对比唐宋妇女服饰之间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代妇女服饰漫谈董理如果说中国古代男子服饰的主题是实用与庄重,那么女子服饰的风格则是浪漫多姿,而唐代女子服饰则是其中最为绚丽的篇章。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加之城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妇女所受束缚较...  相似文献   

4.
唐宋历史文献、异志小说、唐诗宋词和考古资料表明,唐宋社会对胡服和妇女服饰有着不同价值取向。唐代服饰反映了唐社会开放的鲜明特点,也显露出其历史局限性。与唐服的华丽相比,宋代的服饰风格走向了简约,这种看似简约的服饰风格实是宋开放政策较之唐朝更加理性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阶段,此时的文学思想观念包罗万象,层次丰富,既传承了儒家文化,还继承了六朝时期的审美文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与唐代的开放相比,宋朝的文学则更具特点,文学思想多以批判现实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政治功能。本文将对唐宋时期的文学思想进行相关研究,分别从唐代文学思想研究、宋代文学思想研究、唐宋文学思想比较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唐宋女性的地位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研究这一时期女性的财产权利,对于了解唐宋时期女性的状况,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妇女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唐宋“为人女”财产继承权问题的考察分析,认为唐宋时期未婚女性具有一定的财产权力,而且,女性在实际生活中享有的财产权益,一般都超越礼、法的规定。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学界所谓中国古代妇女实际地位高于法律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  相似文献   

8.
军戎服饰作为一种物质产品,除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外,它还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以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为背景,中国古代传统审美思想为依据,挖掘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中深层的文化内涵,说明了军戎服饰中所蕴含的特殊的审美思想和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9.
唐宋绘画是中国绘画史的高峰,唐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和自然野趣的审美风气造就大气恢弘的绘画成就;宋代内省法度的绘画思想,内敛含蓄的审美风气,形成了清丽雅致、工写相宜的艺术魅力。研究唐宋时期花鸟画可以推动现代花鸟画的创作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诗与禅本属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现象与意识形态,诗属文学,禅归宗教,归趣不同,但二者却有着不解之缘.禅对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歌的影响不容忽视.经禅风熏染,唐宋诗歌美学出现了新的境界,意境论和感兴论得到发展.濡禅的唐宋诗人形成的特定的审美心态蕴含着禅学思想的精粹,流露、浸透于他们的诗歌创作中,使得唐宋诗歌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更开启了新的审美规范和审美境界.唐宋诗歌也因之具有了浓郁的"禅"的审美倾向,形成特有的风格韵味.  相似文献   

12.
王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104-106,113
服饰一经产生,便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般来说,服饰发展的动力,取决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观察唐、宋两代的女装,却发现:宋代的社会生产力超过了唐代,人们对世界的了解甚于唐代,丝织业也较唐朝发达,但宋代的服饰文化反而不如唐代丰富多彩。对比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会发现,服饰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更是一个时期人们精神和物质融合的产物,是思想和观念的体现。因此,唐宋两代迥异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皆可在服饰中找到印记。  相似文献   

13.
服饰一经产生,便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一般来说,服饰发展的动力,取决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观察唐、宋两代的女装,却发现:宋代的社会生产力超过了唐代,人们对世界的了解甚于唐代,丝织业也较唐朝发达,但宋代的服饰文化反而不如唐代丰富多彩。对比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会发现,服饰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更是一个时期人们精神和物质融合的产物,是思想和观念的体现。因此,唐宋两代迥异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皆可在服饰中找到印记。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诗学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日本诗歌在奈良时期受中国诗学及唐代诗歌影响草创发端,以《古事记》、《怀风藻》和《万叶集》等为代表的日本古代书面文学均有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的明显痕迹。这些诗文集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左右,当时正值中国唐代诗歌的繁荣时期,也是中日文化交往的鼎盛时期,很多日本学问僧来中国旅居学习,并将唐宋诗引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汉衣冠,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发展与演变,是和历朝历代的经济、文化以及审美意识息息相关的,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衣冠有着不同的典制规定和风俗特点,无论是秦汉的“庄重大方”,魏晋的“飘逸娟秀”,隋唐的“雍容华贵”,还是宋的“婉约典雅”,明的“气度宏美”,无不体现出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本文将以汉服发展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为线索,浅析汉衣冠的审美文化沿革.  相似文献   

16.
<正> 作家、艺术家的创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审美意识支配下进行艺术形象创造的特殊的社会行为,它要受一定时期独特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制约,在每一时期都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这样一个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其实也就是审美情趣不断变化,审美实践逐渐深化的过程。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初、盛、中、晚唐的诗人们,由干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各自所具备的社会心理不同,因而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多姿多态、各具特色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7.
赐紫,是古代君王对功臣的一种章服特赐,是除官衔赏赐之外的一种服饰宠幸。在敦煌文献和壁画题记中屡屡出现"赐紫",相关记录多见于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社会文献中。对敦煌文献及传世文献资料的分析,有利于梳理和研究唐宋时期敦煌的赐紫制度,并解读唐宋统治者对西北边陲的管辖力度和政治举措。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研究中,宋代语言学应划为唐宋一段,抑或宋元明一段,历来颇有争议。有学者将宋代划入宋元明时代,有其思想史根源。语言学史的研究应从语言学研究的实际出发,而不应受经学史、思想史观点的影响。若立足于传统语文学,宋代语言学与唐代语言学具有高度一致性。若以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训诂实践为例,亦可证明宋代语言学与唐代语言学的继承关系。因此应将唐宋时期划为中国语言学史的一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皆参与了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思维观念及文化心理的塑造,使之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取向,从而使中国文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关于古代女子教育的一种刻板印象。实际上,中国古代女子的家庭教育是丰富多样的。自唐代之后,敦煌文献以及诗词、小说等文献中保存了更为具体的女子家庭教育内容。不同家庭的女子既要面对“重男轻女”的氛围,又享受“千金小姐”的优待。从更为详细的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自唐宋至明清时期,大部分家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普遍会为家中的女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