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曾被称为职务最高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员。他一生中在不同时期为《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提供过大量消息等新闻稿件。还亲自撰写了许多优秀评论。笔者最近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选集》中的新闻作品.认为毛泽东的新闻评论作品特别是他后期撰写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毛泽东关于新闻传播的观点和学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作为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卓越的报刊活动家,他的新闻观点和学说,对于指导当今的新闻宣传工作和推进正在深入展开的新闻改革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一) 毛泽东自1919年创办《湘江评论》并自任主笔始,至逝世前还时常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新闻报道,一生都没有脱离过新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新闻宣传所发表的论述和指示,光收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就达120多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的新闻稿、评论文章,超过200篇,其中以新华社社论、评论收入《毛泽东选集》三、四两卷的,共18篇。在毛泽东关于新闻宣传的论著、指示、谈话、信件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人物,也是这一阶级阵营里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这既表现在他为不少报纸、刊物以及通讯社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评论作品,也体现在他对报刊评论工作所发表的一系列科学的论述上。这些论述,尽管大都是片断的、有的甚至是零星的,但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对于报刊评论工作实践的认识和体会,是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他在革命的一生中,始终把新闻工作作为指导革命运动的重要手段,并亲自参加新闻工作的实践,写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是无产阶级新闻写作的典型范例,达到了鲜明的政治观点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新闻文风的鲜明特色。毛泽东同志的新闻作品主要包括新闻消息和新闻评论,本文只就他的新闻消息的写作特色试作赏析。毛泽东同志的新闻消息的写作有着多方面的特色,主要可概括为: 篇幅短小 简洁明快 毛泽东同志写的新闻,很少超过千字,多是一、二百和三、四百字,如《爷台山战事扩大》203字,《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78字,《我军解放郑州》150字。特别是《南京国民党反动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时,正逢《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一书出版发行10周年。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文风的论述谈点体会 所谓文风,就是文章上反映出来的普遍性、倾向性的特征。它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时代,一定阶段的倾向性在文章上的表现。 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文风问题。他在撰写文章和修改别人的文稿时。都十分讲究文风问题。不但要求内容好,政策思想好,而且要求文风好。他的演讲和写的新闻、评论以及文件、电报,不论哪一种体裁,都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引人入胜。独具一格。在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把文风问题提到党风学风的高度来  相似文献   

6.
一九一八年八月,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来到北京。当时的北京既是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心,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堡垒。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特别是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至几十年后,已经成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毛泽东同志,还多次提到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当时的教师邵飘萍。(见斯诺《西行漫记》127页、《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第四期)毛泽东同志到达北京后,经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介绍,来到李大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代伟人,不但是革命领袖,实际上也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青年时在北京大学就参加了“新闻学研究会”。他26岁就创办《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此后,他担任过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重新学习、完整地科学地掌握毛泽东新闻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深化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于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开放性,新闻学术理论界过去很少研究。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周志雄同志撰写了《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开放性探析》一文,他从毛泽东新闻思想开放性的理论渊源、客观依据、开放性的特色三个方面做了论述,本刊特在《专论》栏中刊出,推荐给大家一读,相信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胡文龙 《新闻界》2001,(5):20-21,23
跟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一样,毛泽东也是以办报撰写新闻评论和报刊政论,传播革命真理而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而且,在他的伟大一生中,在从事并领导中国革命实践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同时,一向十分重视运用报刊社论(包括其他重要评论)阐述党的理论、政策、路线和革命思想,以指导革命实践和各项工作。几十年来,他不仅亲自审阅党报和通讯社的社论,而且在百忙之中坚持为党中央领导的延安《解放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和审阅修改一些最为重要的社论。他一贯认为:“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任务”。①在毛泽东长期直接参与和积极…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新闻战线的杰出战士。毛泽东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伟大实践,是他整个革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我联系办报工作的实际,阅读新发表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关于办好地方报纸的论述,感到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11.
由解放军报社新闻研究所、长征出版社与人民武警报社联合举办的朱金平专著《新闻编辑论》研讨会,8月14日在京举行。朱金平同志系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军事记者》杂志主编。这些年来,他在发表大量的新闻学术论文和新闻工作评论之外,还撰写出版了《舆论战》、《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和《新闻记者论》等专著,受到广泛好评。《新闻编辑论》由长征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为其题写了书名。在这次研讨会上,大家对这本专著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实用性较强的新闻教科书。这里摘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我们的伟大导师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之际,《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意义深远的大事。在半个多世纪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不但是我们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也是我们新闻战线的一名伟大战士。从《湘江评论》开始,毛泽东同志一生主办过十多种报刊,亲自撰  相似文献   

13.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政治家。生于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不幸病逝。 他于1926年10月接任主编《生活》周刊起直到病逝,在十八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先后主编过《生活》、《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周刊等7种报刊,撰写并发表了大量各种文体的新闻评论作品、论文、答读者来信、旅途通讯、回忆录和多种译著,在争取人民民主运动和伟大的抗日斗争中,起到了树旗文坛,冲锋陷阵,积极引导舆论的重大作用。 今年11月5日,是邹韬奋同志的百岁诞辰,本刊从本期起特开辟“学习和纪念韬奋”专栏,介绍他的办报思想、敬业精神,以及他在新闻评论写作、新闻通讯写作、报刊编辑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以示纪念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不但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也是卓越的宣传家、编辑学家。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宣传工作 ,亲手创办报刊 ,经常为报刊、通讯社、电台撰写新闻、评论 ,并就新闻工作(包含编辑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一早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 ,毛泽东就先后积极领导出版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湖南通俗报》。毛泽东创办并主编的《湘江评论》 ,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政论报纸 ,主要宣传“世界革命 ,人类解放”的新思想。报上的文章和评论大多数是毛…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他以办报写政论开始了他的早期革命实践。诸如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写作并发表了大量尖锐犀利的述评性短论。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办并主编《政治周报》,从第一期起,就设有短论专栏《反攻》,亲自撰写了一些犀利明快、有的放矢的短评。随后,在他长期领导我国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还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政论作品,其中有长篇的报刊评论,也有不少短小精悍的短论,在评论史  相似文献   

16.
邵华泽同志一贯十分重 视新闻评论工作,他在担任 人民日报主要领导期间,不 但亲自策划、组织、撰写和 修改了大量社论、评论,而 且非常重视新闻评论人才的 培养。他在繁忙的工作中, 不辞辛劳,受聘担任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在新闻系讲授新闻评论课。 《同研究生谈新闻评论》一 书,便是根据他1990年10 月至1996年1月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这本书立足点高,视野开阔,理论性、概括性强,是他几十年丰富的新闻评论实践经验和对新闻评论工作深湛思考的宝贵结晶。 我在人民日报从事评论工作10多年,自1989…  相似文献   

17.
党报的新闻评论,如同其他报纸的新闻评论一样,也具有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等特征,也是就新近发生的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面向广大读者所发表的政治性的评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他们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所撰写的新闻评论,也都具有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极其重视利用报刊广播指导革命斗争,曾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了多篇新闻稿件,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经他撰写和修改的社论、评论、消息等最为丰富,他曾谈道:“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他所撰写的新闻评论气势磅礴、通俗易懂、文辞锋利,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是鼓舞解放区军民奋力前行的号角。本文将对其中一篇新闻评论的手稿进行解读,以期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研究及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闻述评是由新闻与评论这两种基本体裁相互糅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新闻评论文体。它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各自的长处,新闻性和政论性融为一体,显示出它的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导向功能。近几年来,这一文体日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和运用,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其实,新闻述评这一特殊的新闻评论文体,很早就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重视。早在七十四年前的1919年7月间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时,他曾设了不少评述国内外时事诸如《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大事述评》等述评专栏。后来,特别是在三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末领导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笔者以为,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 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了发刊词。该《发刊词》是我党重要的新闻工作文献。它说:“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也就是本报的使命。”这里,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指出了新闻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