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智慧,为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总的说来,他的教育智慧应该源于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32年的丰富实践与经验,是帕夫雷什中学造就了这位伟大的大教育家。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经历,引发对当今我们中小学教师教育智慧提升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在他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注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领导下的帕夫雷什中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劳动教育思想指导特殊教育,对于改善和发展我国目前特殊教育的现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云祥  王凡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4):56-59,63
文章在对帕夫雷什中学实施劳动教育的思想观点和多样化实践进行描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它在劳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为我们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面把握劳动教育对促进农村建设在思想境界、创造素质、劳动技能、完美人格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操作模式,提供学习借鉴之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峰 《教育文汇》2009,(4):29-30
乌克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26年做校长。一次,上级要调他到教育局做局长,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沉淀了33年的个人教育经验总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世界上有第二位教育家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座高山上竖起了熠熠闪光的丰碑。  相似文献   

5.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帕夫雷什中学》总结了帕夫雷什中学多年的教学教育工作经验,作者在阐述全体教师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上所作的努力时,想尽力从各个方面来展示这种劳动,不仅说明所采用的种种方法,而且也提示了它们内在的相互联系。本书既非空洞无物的泛论,也不是事实材料的罗列,而是以论统实,寓论于实。论说严整,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6.
最早接触苏霍姆林斯基,是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以后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研读。我以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帕夫雷什中学“培养真正的人”的伟大教育实践,有如下内容要点。  相似文献   

7.
乌克兰帕夫雷什中学是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被世界众多的教育人奉为“教育圣地”,它的历任校长都坚持继承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念。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够把一所农村中学帕夫雷什变成“教育圣地”,变成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苏霍姆林斯基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他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新世纪的帕夫雷什中学是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是如何传承、丰富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思想的?帕夫雷什中学实行11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5年、中学4年…  相似文献   

8.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9—1970)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被誉为苏联教育思想的泰斗。在他30余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做出教育理论上的概括,终其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帕夫雷什中学》、《学生的精神世界》、《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40余部专著。其中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诞生的著作《帕夫雷什中学》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育工作者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案例]帕夫雷什中学是原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 中学任教33年,其中任校长26年。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基地,实践发展他的教育信念,经过 努力他使这所偏僻的乡村中学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管理学校 成功经验很多,其中一条重要的管理经验就是把重点放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方面。叶卡捷里娜是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优秀教师集体中的一员。她在帕夫雷 什中学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已11年,她的家长工作堪称全校的典范。她几乎每天都跟两、三位 父母进行交谈,了解他…  相似文献   

10.
“帕夫雷什中学”这个名称,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那里度过的。苏霍姆林斯基33年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是作者和他的学校集体探索和思考的结晶。全书包括前言和关  相似文献   

11.
“田园教育”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它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本文试图通过苏霍姆林斯基田园教育思想的研究,探寻一条有利于改变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并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家.他早在大学学习时,就确立了自己坚定的教育信念,即坚信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坚信孩子的可教性;他立下誓言,要在农村学校工作一辈子.事实证明了他的忠诚.帕夫雷什中学这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在苏霍姆林斯基的领导和亲自实践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实验学校.于是,许多学校用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吸引苏霍姆林斯基去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相似文献   

13.
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实践基地。由苏霍姆林斯基撰写的《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所建构并传承下来的学校文化令很多前往“朝圣”的学者和校长们所叹服,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探讨它的内核不仅可以更深刻理解其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对当前追求均衡视域下的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竭力做到使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岗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帕夫雷什中学管理策略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从高尔基工学团到捷尔任斯基公社,马卡连柯始终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无产阶级教育原则,并且获得很大的成功,把一批又一批的流浪儿童转变成懂得生产、懂得生产管理、懂得生产过程、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公民;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互相依存,培养出大批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积极参加者。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概括起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劳动教育的重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体操     
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在他一生辛勤的、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积极探讨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德、智、体、美和劳动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以极大热忱论述了教育和教学问题。他著述有《把心灵献给儿童》、《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他领导并取得出色成就的"帕夫雷什中学",被视为前苏联及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相似文献   

17.
阅读《帕夫雷什中学》,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她的节日。这些节日,如无声的春雨,悄悄地滋润着帕夫雷什中学的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教育着他们,使他们在愉快的感受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各种各样的美德和良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这些精心设计的众多节日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颇负盛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教研基地,通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苏维埃教育的新问题,并创造性的提出了和谐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具有当代性,研究其和谐教育思想,在提倡和谐教育的今天,仍能给我们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龚睿 《教书育人》2009,(8):46-46
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10年制普通农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23年里,他率领全校教职员工一起实践、探索、总结教育科学规律,最终把这所校舍破烂的“薄弱学校”建设成为全国模范中学和享誉全球的实验学校。正是有了苏霍姆林斯基这位前苏联教育思想集大成者,帕夫雷什中学才有那么大的成就,他是当之无愧的“魅力校长”。  相似文献   

20.
阅读《帕夫雷什中学》,一个很突出的感受就是她的节日。这些节日,如无声的春雨,悄悄地滋润着帕夫雷什中学的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教育着他们.使他们在愉快的感受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各种各样的美德和良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在这些精心设计的众多节日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