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主语承前省略是相当广泛的。可以承前邻句的主语省,承前隔句的主语省,还可承前分句的结构成分省。有人认为,“承前省略是指主语相同的邻近分句中,后面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省略有个必需的前提,即各分句的主语相同。如果各分句主语不相同(即邻近分句主语不相同),也‘承前’或‘蒙后’省略了主语,就会造成主语短缺。”  相似文献   

2.
经常碰到有学生这样问:“在这个句子中that 可不可以省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that 可以省略,什么样的情况下不可以省略?”在此,我想就这个问题简略总结一下:1.当 that 引导的是一个主语从句且位于句首时,不可以省略,如:That we need more equipment is obvious.  相似文献   

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学生虽然基本清楚语病的类型 ,但是对复杂的句子特别是复句往往无法检查出病因 ,感到束手无策。为了便于考生简便、快速地识别此类病句 ,本文拟介绍透视复句语病的一般程序 ,以供参考。一、分析前后分句的主语问题复句中前后句的主语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前后不一致 ,这时前后句的主语都必须指出 ;另一种则是前后一致 ,那么其中一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 ,特别是后一分句的主语往往省略。那么 ,如果在不可以省略的情况下省略了主语则就会造成语病 ,有两种类型 :1.后一分句的主语绝不可能是前一分句的主…  相似文献   

4.
从结构上看,主语承前省略的成分不是单一的,可以是承前主语省,也可承前非主语省。从内容上看,主语承前省略一般是可以根据语境明确还原的,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省略还原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表达上看,主语省略是连贯语义的一种组句手段,省略是同层次内的省略,不能跨越层次,否则会导致文气不畅。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的主语省略现象比较普遍,因为当时的第三人称代词“之”不能作主语,在一般情况下“其”也不能作主语,所以在主语的位置上,要么复说名词主语,要么干脆不用。而经常复说,行文就不简洁,于是就多采用省略方式。现代汉语当用“他”作主语的地方,古汉语里往往省略了主语。  相似文献   

6.
复句中的分句常有承前省略主语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句的主语而省。如“他常常扛着钓鱼竿,∨去河边钓鱼。”(《钓鱼》)(∨表示省略的主语)。但有时候,下面一个分句主语不是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而是承前一分句主语以外的其他成分而省,这也叫做“暗中更换主语”。它是承前省略主语的特殊形式。小语课本中通常见到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汉语句子的主语承前省略,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形式大都出现于复句的第二分句及其以后的分句中,除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省略是常例外,在不妨碍理解、不引起误会的前提下,只要前一分句的某些成分(如宾语、定语、兼语及主谓词组的主语等)与后边分句的主语同形,就可以在后一个或几个分句中构成主语承前省略。但是,单句或复句的第一分句中,是否也可以构成主语承前省略?过去没有人对此进行专门论述。前几年在语言工作者中发生的“贵宾们所到之处……”句有无语病之争,以及早些年关于“当梅兰芳到达兰州时,受到了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句是否病句的问题(分别见《中国语文》1978年第一、三期及《中国语文》杂志社1959年编《语文短评选辑》),就属这一性质,只是一般没有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罢了。其实,单句或复句的第一分句的主语,在本句中承前省略,也是一种屡见的语法现  相似文献   

8.
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为了使语言简洁明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后边句子里的主语往往可以承接前边句子里的某个成分或前边成分里的某个词语而省略,这在语法上叫做主语承前省略。主语承前省略主要有四种形式,即承前主语省略、承前宾语省略、承前定语省略和承前状语中的某个词语省略。 (一) 承前主语省略。这是最常见的省略形式。它的特点是,后边句子里的主语承接前  相似文献   

9.
张晓华 《考试周刊》2009,(26):216-217
主语大量省略是日汉两种语言的共同特点之一。主语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对话省略、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叙省略等。本文拟就日汉主语蒙后省略做些初步的比较与探讨。所谓主语蒙后省略,是指主语在后面出现,前面却省去不说。日汉主语蒙后省略尽管在分类上大同小异,但在表现形式及具体应用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日语发达的助词体系以及日汉复句组合的方式不同导致了日汉主语省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衔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11.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省略现象,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差异.汉语的省略灵活多样;而英语的省略相对固定.这是由汉英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即汉语是语义型的语言;英语是语法型的语言.本研究意在比较汉英的主语省略以证明此特点.  相似文献   

12.
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一般情况下,主语和宾语都可以省略使用,从而产生了零代词。而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每个陈述句都必须有一个主语,宾语的省略也受到很大的限制。针对这种差异,本文将对汉译英过程中含有零代词的句子的翻译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罗红英 《中学文科》2009,(7):144-144
英语中能省略引导词的从句常有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固定句型等几种: 一、引导宾语从句的连词that的省略情况:当及物动词和一些形容词后只跟一个简单的宾语从句,且从句中主语、表语、宾语等成分都不缺,整个从句也不存在任何疑义时,从句只能用that引导,此种情况下经常省引导词that。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学英语,大都感到困难。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不尽相同。当我们学习英语时,如果不注意排除母语的干扰,就会出很多差错。这就需要我们注意两种语言语法上尤其是句子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的差异,对它们作认真的比较,从而正确地认识、理解、运用英语语法。本文试从汉语角度探讨什么词语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谓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英语的相应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的。一、汉英主语形式的比较从理论上说,汉英语言中的主语的定义是相同的,都是谓语陈述的对象,都可以是人或事物,也都可以由名词、代词等表示。例如…  相似文献   

15.
汉语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半靠复句.复句里的分句常有省略成分的现象,特别是主语承前省略.现以鲁迅先生的《药》为例作个简析,以窥见现代汉语复句中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之一斑.一、承邻句的主语而省.如(“[]”表示省略主语):①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②老栓一面听,[]一面扣上服衣服;[]伸过手去说,“你给我罢.”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里主语蒙后省虽然使用得不太普遍,但其省略时的情况却并不简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蒙后主语省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前边分句的主语有时可以蒙后主语省略。如: (1)〔〕扛了征绿脸,他答应了条件。(老舍《四世同堂·偷生》第435页) (2)〔〕靠住二天门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主语的省略主语的省略有三种情形:第一、承上文而省。第二、蒙下文而省。第三、虽没有上下文但主语可以体会出来。承上文而省:主语省掉之后,文意仍然不致发生误会,为避免重复或为避免行文累赘起见,便把主语省掉了。例如:  相似文献   

18.
日语和汉语中都广泛存在因上下文和场景而引发的主语省略现象,但因日语特殊表达而引发的主语省略,汉语往往就很难省略了。日语的这些特殊性表现在授受关系和敬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表示心理状态、动作等的词语。因此日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远多于汉语。通过分析汉日共有的现象——主语省略,透析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联系,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不管是主谓句,还是非主谓句,都是单句。主谓句有四种形式:主谓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非主谓句也有四种形式:叹词,拟声词非主谓句,名词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形容词非主谓句。主谓句的形式决定于谓语的性质和构成,非主谓句的形式则决定于组成这个非主谓句的词性或短语的性质。省略句与非主谓句容易混淆。省略了主语的句子是主谓句,无主句是非主谓句。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在文字表述上,都没有主语。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第一,省略句的主语必须很明确,可以肯定地补出来;无主句根本说不出主语或者不需要说出主语,通常也不能补上主语。第二,省略主语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了语言环境,句子就不能  相似文献   

20.
日语和汉语中都广泛存在因上下文和场景而引发的主语省略现象,但因日语特殊表达而引发的主语省略,汉语往往就很难省略了.日语的这些特殊性表现在授受关系和敬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表示心理状态、动作等的词语.因此日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远多于汉语.通过分析汉日共有的现象——主语省略,透析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联系,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