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2008年大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诞生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而且借助互联网、手机、视频等新媒体技术,"草根媒体"得以第一次登堂入室,成为影响美国大选的结构性力量.但是,不应过度放大"草根媒体"的作用,其发展趋势仍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2.
一"草根音乐"的尴尬说起"草根音乐",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想起"旭日阳刚"、"西单女孩"、"黑子沛"等草根音乐人。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演绎的《春天里》,让无数草根大众和成千上万的音乐追梦人看到了希望,而歌曲《春天里》本身是由中国大陆歌手汪峰演唱的,在  相似文献   

3.
“草根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草根文化”的内涵追根溯源,“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roots,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彼时美国正沉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于是,后来当“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之后,这个词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1)群众的,基层的;(2)乡村地区的;(3)基础的,根本的.因此“草根化”又常被认为等同于平民化,大众化等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草根文化的兴起为依托,在探讨"博客"对"草根传播"的影响。10年前,"网络草根"还只是漂浮在中国互联网世界中的无名之辈,而今日越来越多的"草根名人"、"草根英雄"从网络中涌现出来。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让人们重新发现现实生活中被忽视的美好。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根据时代发展来择取和凸现草根文化的代表,真实地体现草根的生活状况,才能真正地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星光大道》以"草根"为主线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情感生活与价值追求,他们的"天籁之音"深深感染并感动着千千万万电视观众。草根文化的植入,草根力量的裂变,使"草根性"成为《星光大道》栏目的标签。《星光大道》节目的草根性主要通过节目流程、语言表达、评选机制及其节目参与人员等方面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6.
"草根"一词一度是人们生活中的人们词汇,广泛的使用,草根化一词反应人基层人们的自我关注,人们喜于接受"草根"话的人、事、物,甚至是文化。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电视新闻也逐步的关注人们的视角,显现出"草根化"倾向,本文试解读电视新闻的草根化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此倾向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草根"一说引自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站在新闻报道的角度看,草根这一词源无疑隐含着它的社会新闻价值。只有真实地反映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和内心诉求,我们的新闻才有力量。笔者在采制"走进长水村"系列报道时,吃住在农屋,深入田间地头、高山林区、农家小院,接地气、转作风、改文风,收获颇丰。特别是把"草根"作为  相似文献   

8.
"草根"(gmssmots)一词,随着网络的普及化、传播媒介的广泛化,越来越深入人心.有人说,如今已是"草根当道"的时代.搜索互联网两大引擎--百度和GDogle,到2009年5月底,有关草根的搜索结果分别高达980万和786万篇."草根"给新闻界引来了"草根新闻"之说.那么,"草根新闻"的魅力到底何在呢?  相似文献   

9.
吴佳妮 《视听》2016,(6):109-111
在Web 2.0到来之后,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草根文化"也在普通大众的生活空间中快速流行起来。在自媒体时代,"草根文化"的发展更趋于多元化。本文基于对微信自媒体及"草根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的研判,探究微信视域下的"草根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0.
张莉 《编辑之友》2013,(3):61-63
"草根媒体"的兴盛,是一种新的传播文化现象。"草根媒体"是一种自编、自审、自传,且"零成本"的自媒体,是一种散发着主人公气质的公民媒体。"草根媒体"的异军突起也催生了传统媒体转型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球化和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但是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在反全球化思维中,对中国仍然存在"误读"和"刻板印象"。对外传播该如何做到"我塑"与"他塑"的统一?习近平主席倡议的"民心相通"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思路。以马云2017年的底特律演讲为例,"民心相通"的对外传播尤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受众方面,重视基于草根的公共外交传播;媒介方面,打造网络新媒体的长尾效应;内容方面,实施接近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许琳 《青年记者》2012,(17):7-8
“草根”一说,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彼时美国正处于淘金热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因此,草根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博客衍生于"博客中国"至今,博客已然成为互联网上最热门的事物,中国几乎进入"全民皆博"的时代。博客本是一种平民化、草根化的交  相似文献   

14.
郭德纲坦言自己作为一个相声演员面对春晚十分谨慎,并且自己"卖艺有节操",忠孝仁为先。作为中国少数敢于公开戏谑春晚的艺人,郭德纲"反叛""草根"的形象和春晚舞台所秉持的"稳重大气"格格不入。他和这个中国最重的舞台的关系长期被视为"庙堂和江湖之争"。  相似文献   

15.
张萍 《传媒》2010,(10):51-52
凭着对传统的精英化的反叛,草根化节目曾一度掀起内地电视娱乐风暴.一些卫视以"草根化"为核心孵化出一系列颇具创意的节目,有以草根阶层为主角的选秀节目、相亲节目、户外体育节目、智力问答节目以及情感访淡节目等.然而电视娱乐节目彰显草根精神的时间,低俗化倾向也随之而至.低俗化严重影响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剖析某些节目,希望挖掘出有意义的、内在的规律性,从而推动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下,"草根"一词大多指的就是基层民众。草根人物是与主流的或者精英的文化、阶层相对应的平民群体,他们朴素平凡,顽强无畏,拥有纯净的心地,身上充满执着的力量,传递给我们的往往是"正能量",展示给大家的是真、善、美的"最美"形象。近几年来,笔者拍摄创作了20多部电视纪录片,其中有6部是草根人物纪录片,如《世博老太》、《珍珠情缘》、《四季太极》和《退休警察》等。  相似文献   

17.
"草根"新闻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草根"新闻 "草根"新闻的得名是因为生产者是普通受众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8.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如今满大街的人捧的都是数码相机,几乎每台电脑打开皆为精彩照片,这些人数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超过摄影记者的"草根"摄手,正以"人海战术"般的阵势,铺天盖地地抢夺媒体上的图片阵地.正可谓,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草根"摄手的身影.这给端着"铁饭碗"等米下锅的摄影记者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唤起了自我救赎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相似文献   

19.
王漱蔚  夏艺 《今传媒》2016,(12):11-13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及自媒体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拥有了发言权,并催生了一个新兴阶层"网络草根".但同时,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也愈来愈呈现频发态势,对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草根舆论的确在反映民情、畅通表达机制上存在着优势,但自身的"草根"性也伴随着与身俱来的不足.本文着眼于此,探讨网络草根舆论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与影响,并对于合理管控网络草根舆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与中国寻求文化身份:以方言电视节目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中国在面对全球化和保持本土文化身份时的困境。中国在保护文化身份方面的努力表现为两种趋势:一种是,主要通过大众传播的中央集权式控制构建统一的民族文化;另一种是通过基层的传播和草根式的努力保存传统和本土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来自政府和草根阶层的推动力量在某些时候、某种场合会不谋而合。在另外一些时候,它们又各自为战,甚至产生一定的冲突和论争。当代中国人对文化与身份多样性的追求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重新发现和重申已经被国家追求发展的战略边缘化和未被官方版本的"民族文化"认可的中国遗产中展示的草根需求和民间努力。作者认为,这样一种基于本土的需求和基层的努力才是保护和复苏中国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