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二语习得的高级阶段,内隐知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研究生英语阅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受试者的测试,证实了内隐外显协同作用对高级阶段的二语习得者学习效果最好。内隐知识是隐形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它的突出作用,要通过激活和刺激来促使它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内隐学习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区别于传统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文章探讨了内隐学习理论,以及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营造内隐知识外显转化环境、发挥内隐学习在语感习得中的作用、重视学习兴趣在内隐知识外显化中的作用,来转化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内隐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外显学习是认知的基本途径,内隐学习是认知必要的有益补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并不存在截然分开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而是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如果能在外显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获得内隐知识,并在学生获得外显知识之后再让学生体验鲜活语言从而将外显知识内化,简言之,就是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教育教学的主要启示,一是要重视无意识对教育教学的作用,二是要注重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结合,三是要强调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迁移,四是在教育教学中应恰当地运用暗示教学法,五是加强人文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隐知识的作用越来越被人重视,内隐知识潜移默化地指导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但是内隐知识的特点决定其传播与交流具有一定难度。那么,怎样才能使隐性知识有效转化、传播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内隐知识需要与外显知识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它的效用来,其必经之路就是促进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概念图理论及其教与学的工具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图是认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一个产物,它以其独有的系统整体性、简约再生性,成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相互转化的一座桥梁,是外显知识结构向学生内隐认知结构过渡的一个脚手架。科学地运用概念图,能够使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已有知识来探索未知领域,并从探究的过程中检验和修正已有的知识结论,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概念图的主要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期,行为主义理论还在北美盛行,但行为主义理论终未能很好地解释区别于低级动物的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奥苏贝尔(DavidP.Ausubel)于1962年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人的学习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即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它的提出为写作教学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写作教学中,除了外显学习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内隐学习,使外显和内隐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革玲  梁桂 《广西教育》2010,(21):55-56
内隐认知是人类认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进化和个体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由于内隐机制在认知系统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如果在外显教学前有一定量的内臆知识做基础,就可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根据内隐认知理论,中职教学应注重直觉思维的培养及心理表象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隐性课程设计,重新思考中职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可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两部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相比外显学习,内隐学习没有固定的规则与束缚,是人们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学习。它在英语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合理借鉴内隐学习理论,让学生在诵、抄、仿、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10.
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性、理解性、稳定性等特点,是在无意识中获得知识的学习机制。外显学习具有计划性、目的性、意识性、付出性等特点,是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加工。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互影响,如果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可以使其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如果结合内隐与外显学习机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知识基础的两个方面。内隐知识不仅成功地解释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 ,而且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重视教师拥有的个人化知识 ,承认教师教学实践的个性理解和内化的教育哲学 ,可以帮助教师利用和改造自己的个人知识 ,使教学实践发生真正的改变 ,从而有效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理论对教与学给予了新的诠释,为现代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和学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视角。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理论和学习层次理论应用于指导语法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多维语境、视听剪辑以及结构解析等手段改革传统的语法教学,不仅使习得者有目的、有兴趣、主动地学习,从而实现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有机结合和转化;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应当遵循内隐学习的特殊规律,将内隐学习理论引入数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也能做到类似于外显学习的迁移,即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到与其本质相通、外表相似的数学学习甚至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复杂的规则或内在知识的掌握、记忆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发挥优于外显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学习复杂任务时应先具备内隐知识基础,然后再建立外显的任务模型。结合内隐学习理念,在非母语教学环境中进一步加强外语语言规则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加强语言环境建设,必有利于外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可以分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或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外显知识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呈现,比如教学论、编写的教材、教学流程指南等等。内隐知识是经过长期积累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充满“自我”色彩的知识,比如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技巧或创意等等。  相似文献   

16.
张红 《现代语文》2006,(12):80-81
英国名哲学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把人的知识分为外显知识和缄默知识两大体系。内隐知识(也称“缄默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它体现了智力的各种机能,其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比如,眼光、鉴别力、趣味、技巧、创造力等。美国心理学家罗伯又提出了“内隐学习理论”,内隐学习是一种学习时学习主体对学习过程缺乏明确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自动过程,这种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实践性教学、直接经验的获取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逻辑地位。  相似文献   

17.
内隐学习是古诗文的重要学习方式。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文言语法等外显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审美、体验等内隐知识的获得,教师不给予学生内隐学习的机会。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正确定位古诗文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诵读的作用,重视教师内隐指导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研究是国外应用语言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二者之间的接口之争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两种知识接口的研究多建立在语法学习和教学的基础上。然而,词汇是国内英语学习中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在揭示外显/内隐知识内涵,阐明无接口说、强接口说和弱接口说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分析弱接口说的主要特点,并探讨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颖 《文教资料》2010,(35):141-142
内隐学习理论从深层次揭示了人类的学习是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在政治教学中以内隐学习理论为指导,能够易化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基础政治学知识、使其形成基本观点的过程,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其养成科学的世界观。本文就内隐无意识学习理论对政治教学的启示等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地方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的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失衡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教学研究能力不高、教学方法简单与陈旧,影响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解决的途径在于加强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通过反思教学、教学督导、外出深造等措施,增强青年英语教师的内隐知识,提高他们的教学"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