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收藏界》2006年第3期第70页曾刊发了笔者所撰《金代古钱币之大珍——"皇统元宝"小平白铜钱赏析》一文,曾引起泉界的关注。无独有偶,今天笔者再向泉界朋友披露一枚堪称奇品的金代皇统朝的铸币,名日"皇统通宝"。从目前看,"皇统通宝"是近百年来泉界闻所未闻的金代皇统朝铸币的又一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黄正明 《收藏界》2010,(7):83-83
在我的古钱币藏品中,有一枚罕见的“三笔十”鎏金咸丰“珍”宝宝泉铁母钱,虽然通体呈传世黑漆古色,包浆熟旧,但仍能看到从包浆中泛出闪灼的金光。  相似文献   

3.
贾晖  刘伟 《收藏》2012,(21):82-83
【行情综述】夏季的收藏品市场进入了传统的"歇夏期",虽然古钱币市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仍处于调整阶段,但华夏古泉网聊天室推出的精品拍卖仍可用"火爆"二字来形容。如6月25日推出的拍品五代十国名珍"天策府宝",成交价格高达30余万元;7月23日推出的古钱名誉品"至正之宝权钞贰钱伍分",底价5万元,最终以15.2万元成交。普通古钱币的成交表现仍较平稳,从行情上看,古钱币市场似已逐步进入筑底反弹阶段,给低迷的行情带来了信心。  相似文献   

4.
古“化”析     
邹志谅 《收藏界》2013,(5):74-75
早在两三千年前文字就已经出现在我国古代钱币上了,名目繁多,文体各异,研究古钱币上的文字已成为我国钱币研究工作者和广大钱币爱好者的一个必然课题。这里先就古钱币上经常见到的"化"字,谈谈它的来龙去脉。(如图"市左小化"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在各种体系的钱币上几乎都出现过"化"字,如  相似文献   

5.
本人除收藏中国历代古钱币之外,还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古钱币有着较浓厚的兴趣。近日在一堆中国古钱币中觅到一枚颇为与众不同的钱币——"乾元大宝"。此币直径20.5毫米,重2.3克,光背,属小平小型。通体红斑绿锈,开门见山之物。千万不要小看此枚古钱币,其外形虽小,却有着一个赫赫有名的身份——日本皇朝十二钱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建国 《收藏界》2011,(5):91-91
早期辽钱,出土及传世均极为稀少,历来为古钱币收藏界所珍视。如"通行泉货"、"天赞通宝"、"天显通宝"、"会同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等。其中,"会同通宝"为孤品,成交价55万元。笔者经十余年苦苦寻求,现已集得其中的四枚,即:"天显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今借《收藏界》宝地予以展示,与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共赏。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陇西县城大井巷出土了一批古钱币。一位老者拿着三串锈结在一起的古钱币出售,陇西青年泉家收购了这批钱币。经初步辨认为300多枚北宋钱币,其中一串锈粘特牢固,经用尖刀撬开后,捡选时发现了一枚西夏文"贞观宝钱"。该钱为西夏文小平钱,  相似文献   

8.
当历代古钱精品、珍品中的多数为前辈收藏家、博物馆所拥有之后,现代收藏者将部分集藏重心转向铸造精、书法美的古钱币。一些在同类钱中铸工精良、钱体厚重,却达不到样钱、母钱标准的古钱币,被称为“头炉钱”(指同版别的初铸钱币),这里特指同类钱中品质优秀的古钱。“头炉钱”一词在古钱币收藏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钱币浩如烟海。随着古钱爱好者的不断增多,古钱币收藏队伍日益扩大,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古钱币收藏,少走弯路?笔者以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古钱币的收集。收集古钱币首先应注重学习历史、冶铸、书法、雕刻、绘画、民俗等与古钱币有关的知识,多读一些钱币专著、文章,多向行家请教,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以更好地指导收藏。实物收集应从普通品开始,普通古钱币真品相对较多,价格低廉,通过多接触普品加深  相似文献   

10.
樊中其 《收藏界》2012,(6):76-76
笔者热爱中国古钱币文化艺术,在古钱币收藏研究的同时,也收藏一些珍贵的古代吉语大花钱。有:"福禄寿"吉语大花钱、"长命富贵"八卦钱、"龟鹤齐寿"大花钱等等。  相似文献   

11.
成春到 《收藏界》2011,(8):73-73
2010年9月初,外地一位藏友得知我在国庆节后要举办百枚精品古钱币专题展,就问我准确展出哪些精品古钱币。我告诉他:有广东双龙"寿"字壹两、光绪三十年湖北双龙壹两等三十枚银元,  相似文献   

12.
贾晖  刘伟 《收藏》2013,(7):98-100
华夏古泉网(www.hxgqw.com)是古泉爱好者熟知的专业网站,其于古钱币收藏品市场的研究与开拓颇费心力,期间亦经手与收藏了不少古泉名珍及稀见品种,本文介绍3枚先秦货币珍品以飨读者。"宋子"小型三孔布形制类似圆足布,因其首部与两足均有一孔而得名。除三孔这一特点外,背文尚有"一两"或"十二朱"以铢两为单位的计  相似文献   

13.
黄绍锦 《收藏界》2010,(9):74-76
"异书省笔"是指古钱币的钱文字体较常规字体在写法上怪拙、奇特,或多笔少划。"异书省笔"的古钱币大部分夹在普品中,常被人们视为常见品而实乃是珍稀品,它往往是一种投资小、真品可靠性强、回报颇大的收藏品种,在古钱币收藏中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说起"第十九",颇有点曲折性,上世纪四十年代,泉坛前辈收集起一系列钱文仅有数字"第四"、"第十"、"第十六"、"第十九"等的古钱币,在没有出土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将其定为秦汉权钱,是秦是汉莫衷一是。近二十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室发现此类钱,根据现场推断,定为博戏筹码钱,中山靖王是三国刘备的祖先,三国演义说得明白。笔者年老体衰未为此翻  相似文献   

15.
金宝山 《收藏》2009,(11):110-112
加拿大华人杜维善先生收藏与研究中国古币40多年,收集数万枚古钱,仅半两钱就达2万多枚。他先后4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丝绸之路”古钱币近300枚,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捐献了一些古钱。撰写出版了钱币研究专著6部,可谓著作等身、名副其实的古钱币收藏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16.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收藏界》2010年第11期第84页,看到北京陈瑞海先生写的《"金国通宝"银质大钱赏析》文章。特别是看到这枚大钱的书法风格时,就觉得这枚大钱不真。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是研究古陶瓷的,不是研究古钱币的,由我来评点古钱币似乎越位过界。但我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粗知历代书法流变情况。  相似文献   

17.
集簸铜币的钱币爱好者都知道"狮球币"是四川的特有品牌。笔者喜爱古钱币集藏,十几午前在家乡古镇一老者手中觅得一枚"狮球币"(如图)。是币奇特而别敛,难得一见。以手中的实物及相关资料得知,"狮球币"为成都造  相似文献   

18.
叶柏光 《收藏界》2012,(7):75-76
2004年12月11日(星期日)上午,笔者像往常一样来到沈阳鲁园古玩市场寻觅古钱币。当来到一个很普通的摊位前,见到地上摆着一小堆出土的古钱币,  相似文献   

19.
王建国 《收藏界》2010,(3):75-76
珍罕的“大齐通宝”在古钱币收藏界中赫赫有名,如雷贯耳。但对于一般占钱币爱好者甚至是资深的古钱币收藏家与学者来说,也只能是面对古钱谱上的黑白拓片望梅止渴,  相似文献   

20.
魏咏柏 《收藏界》2013,(5):71-71
但凡搞收藏的人,都希望能得到一些珍贵的、稀有的、特殊的品种,即所谓"珍、稀、特"。然而"珍、稀、特"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这是谁都知道的。不过有时候,一个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宝贝,不经意间,又会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落到你的头上。我手里这枚"锑币当十"钱就是这么得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