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翁静 《文化学刊》2009,(6):156-160
本文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儒家思想、“舍己、爱人”的基督精神和“苦力”回归生命的价值取向三个精神向度探寻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本源,其精神向度不仅指向那一张张被苦难、压迫舔干生气的平民的脸,而且更是指向了平民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
那天,我转过街角的时候,见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是一个六七岁样子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装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妈妈,她一面说,一面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那个东西凉,吃了会肚子疼。""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那也得等你爸爸回来再买。"  相似文献   

3.
一裸树被秋风吹弯,吹折, 一裸树被火焰舔抵,变成灰烬, 一裸树被砍伐,装饰生活…… 一裸树的疼痛远不止这些!它献出春天, 还要献出自己的身体,一裸树无法拒绝一长成, 天亮之前无法通止时间的步履。 一裸树被弯折,根还在长梦不醒, 一裸树的火焰只温暖一小邵人的生活, 一裸树变成一排书橱,装满灰尘的哲学..… 一裸树的疼痛就是一直要活着, 活着被风吹打,被火焚烧,被斧子剁砍, 一裸树的疼痛就是为死亡咬紧牙健康地活粉。一棵树的疼痛@殷常青  相似文献   

4.
狼狈为善     
涓之 《生态文化》2007,(1):12-13
六盘山的深山密林中曾经有我的家。这里十天半月不见有人来,日子过得很单调寂寞。弟弟八岁时,因上学山高路远,就闲在家里玩耍。为了防野兽侵害,父亲从很远的亲戚家抱来一只小狼狗,小狼狗整天和弟弟一块跑来跑去。小狼狗很机灵,善解人意,嗅觉灵敏。它老远听到弟弟的走动或嗅见主人们的气味就欢跃地迎上来,垂下的尾巴竖起来摇摆着,甚至前腿跃起,直立着扑上人肩,伸出舌头舔人的脸颊,表示喜爱之情。可是,不久这只小狼狗失踪了,弟弟便跑到山上寻找它……  相似文献   

5.
宁馨 《职业圈》2011,(34):94-94
善良,本来是人类的天性,曾几何时,这一美好的本性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外壳。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与隔绝,一件件见义不为、恩将仇报的社会新闻让人们感到心寒。意识到这一点的我们开始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无所谓地耸耸肩,继续为自己的未来奔波。有的人疲惫地叹口气,木然的眼神透露出几多的无奈。有的人慷慨激昂、义正词严地批判世风日下,  相似文献   

6.
善良,本来是人类的天性,曾几何时,这一美好的本性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外壳。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与隔绝,一件件见义不为、恩将仇报的社会新闻让人们感到心寒。意识到这一点的我们开始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无所谓地耸耸肩,继续为自己的未来奔波。有的人疲惫地叹口气,木然的眼神透露出几多的无奈。有的人慷慨激昂、义正词严地批判世风日下,  相似文献   

7.
刺猬     
成凯 《生态文化》2003,(4):19-23
仲夏的傍晚,恣意张扬泼辣了一天,恨不能把整个大地都晒出火星儿来的太阳,此时正忙不迭地跑到地球的另半边去普照大地,光芒四射了。不见了太阳的踪影儿,天空仍是亮着的。没了炙热的阳光如火如荼的直射,微风习习带着丝丝凉意,毫不客气地赶跑了积攒了一天的酷热,给人的感觉像是刚刚走出火焰山到了花果山,那份凉爽,真是为人送来了一份说不出的惬意。  相似文献   

8.
旗手     
航宇 《生态文化》2011,(4):22-22
对于他这样一个人,也许你已经非常熟悉了。 在浩瀚的时代长河中,这个人是可以称得上旗手的,无论他的过去还是他离休后的那些日子,这个人总是把自己训练得相当精彩和完美,把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呈献给施甸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而属于他的仅仅是一把镰刀,一顶草帽,一个斗笠,除此之外再一无所有地告别了他所热恋的土地,悄然地离去。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人常会陷入一种误区,以为美丽的风景只在某个遥远的地方。于是一路急匆匆地奔波,反而误了沿透风景。”途中风景往往也不亚于目的地。从拉萨到日喀则,一路风光,让人深深体会了一把“风景在路上”。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什么?龙应台在一篇同名散文里这样回答:“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以人为对象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容易叫响但并不容易做好的工作。在实际生活中,有一种人似乎天天在做别人的工作,苦口婆心,滔滔不绝,但却收效甚微:还有一种人,他们更多地用行动说话,用事实说话,用人格说话,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践证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行动。要切实把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好,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巨篇已经翻到21世纪。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一个伟大的时代,一项伟大的事业,必定会涌现无数风流人物。《50位三湘林人访》从一个侧面,一个时期真实地记录了湖南林业史,展示了三湘林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各房的灯亮了,紧接着顾家的人就像下山的猴子一样劈里啪啦地跑了出来。大家一齐涌向祠堂。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只见地上印着凌乱的脚印。破碎的洋灯和洒落在地上的煤油味道扩大了恐怖的氛围。臣德看着这个场面,一头栽倒在地上,臣君两口子慌忙地把他扶住。卣子和炎子扶起地上躺着的椅子,把韭花解了下来。韭花的头发抹了鸡蛋清,梳理得一丝不乱。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的基本问题[韩国]赵骏河一、绪言人出生后,在一生活动中,从大的方面看无非有三种关系:人与神(天),人与人,人与物质(地)。人与神的关系属于宗教的领域,人与物质的关系属于科学技术的范围,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在古代原始社会,人们对...  相似文献   

15.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09,(1):182-187
一 受葛振家教授《崔溥(漂海录)评注》一书的启迪与鼓动,烟花三月,万里间关,我满怀着“因蜜寻花”的热望,造访了韩国的罗州市洞江面(乡)仁洞里圣旨村。放眼望去,一片冈峦起伏的坡地上,错错落落地点缀着一些高高低低的民居楼舍、青松翠竹,并没有什么特异的景观,不过是一个在半岛南部随处可见、普通至极的村落。只是因为550年前,这里诞生了一位崔溥先生,尔后便地以人传,名闻遐迩,博得了世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6.
走进太岳山     
古老的三晋大地上,有这样一座山脉,它叠峰连云,劈地摩天,山上那繁茂的林木中还隐现着亭、台、楼、阁,自然之美与人类的智慧相映相融,让人称奇,叫人神往。它就是太岳山。  相似文献   

17.
党向阳 《职业圈》2008,(13):64-65
2008年新春,一大批新人走出了校园,即将踏入新的征程。他们即将面临着从“学校人”到“企业人”这一段新的历程。在新的环境当中,面对着机遇与挑战,职场新人是否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树立起良好的心智模式,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员工和企业部必须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拾养残鸟     
早晨去北山散步,在路上拾到一只被人用枪打折了腿的残鸟。见到它时,它蹲在路上一动不动,两眼哀怜地顾盼着我,有意轰它也不飞走。我感到蹊跷,俯身拾起来一看,原来腿部关节处骨折,结了一个疙瘩,看样子已经有段日子了,那疙瘩被托磨得结了一层厚厚的趼子。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发展中的“软、硬”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现代管理由人管人、制度管人的管理初级阶段上升到文化管人的高级阶段,进入到文化管理的更高境界。正确认识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本质,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内涵,可以有效地将"硬管理"和"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0.
《醒世恒言》里有一个人梦见人变鱼的故事—— 唐肃宗乾元年间,青城县代理县令薛伟于七夕之夜受了些风寒,发起高烧来,竟至神思恍惚,进入了梦乡,便寻思要找个清凉之处。顷刻之间,梦魂来到青城外,上了龙安山,来到半山腰的东潭,变成了一条金色鲤鱼恣意地畅游于三江五湖之中。他还来到龙门山下的河津跳龙门,却撞破了头皮,甚觉没趣。在潭中闲捱了几天之后,腹中空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