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舒安福 《成才之路》2009,(18):73-73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连加川 《成才之路》2010,(4):I0014-I0014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有时候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纠其原因,不可否认。有很多的心理障碍。主要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那么排除障碍.便是给学生找到了新的希望,开辟了成功的绿洲。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学数学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依赖心理、急躁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恐惧心理等方面。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外部的原因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教法单调、呆板等;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未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习方法不正确等。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正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态,是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如何,又将如何克服,本文试作探讨。一、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1.依赖教师很多学生不能做到主动学习,对教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缺少钻研和创造精神,寄希望于教师详细的讲解。教  相似文献   

8.
很多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心理障碍,如“困惑”、“曲解”、“误会”等,这严重影响、制约、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新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心理状态.学生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熊泽丽 《教师》2013,(23):79-79
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并影响、制约、阻碍着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有效地训练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它是不少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困惑"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消极心理现象。而产生这种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来自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往往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现象,例如:对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理论学习与道德规范的内化不协调;在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现实环境里,表现出无所适从和看问题简单化每心理倾向。这些“心理障碍”,往往会使学生越学越没劲。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必须教学得法,努力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产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优势心理”。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依赖心理、急躁心理、定势心理等心理障碍,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很多,而“厌学症”则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部分中学生厌学,差不多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难题。多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为此困扰。如何破解中学生厌学症之谜?它亟需我们教育工作找出其形成根源,从实践中探求解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淑艳 《中国教师》2011,(Z1):184-185
<正>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很多中学生对数学怀有一种本能的"敌对",这也使得我们教师和家长很头疼,本文试图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进行剖析,探究消除心理障碍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于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已受到人们普遍重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中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由此看来,研究如何消除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以便最终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尤为重要。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这里所说的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讨论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的目的是;(1)把握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优化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会出现“腻烦”、“漠视”、“轻视”、“羞涩”、“猎奇”等心理障碍,从而影响语文学习的进步。教师应注意分析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积极措施,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及时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学数学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