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一书,作于1856年,同年6月至8月发表在英国《设菲尔德自由新闻报》上,后又于1856年8月至1857年4月在伦敦《自由新闻》上全文发表。马克思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了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末英国的一批外交文件,这些文件“揭露了伦敦内阁和彼得堡内阁不断进行秘密合作的事实,而彼得大帝时代是这种关系的起点”,并发现“彼得一世和查理十二之间的斗争和英国在这一出戏中所扮演的决定性角色”的有关资料。本书就是马  相似文献   

2.
剖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本中的唯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之一,它反映了马克思正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思想转变。本文将通过《导言》文本的具体内容来剖析马克思早期的唯物思想。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实业家庭出生的恩格斯,其思想演变的轨迹呈现出不同于青年马克思在《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哲学批判转为政治批判再转为社会批判的路径。作为这一时期理论固态化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完整展现了青年恩格斯人学批判视阈下的经济学理论原相。两个文本在分析商业、工厂制度和科学技术等人与人关系利益化的方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核心辐射作用。同时,恩格斯克服了国民经济学家的对立思维,进一步细化了对私有制规律的认识,揭示出资本主义运行中无法克服的经济悖论。  相似文献   

4.
张金余老师《工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世纪而不是十九世纪》(《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10期)一文从标题看肯定是正确的,但文章说“北师大2007年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前言说‘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这里的‘十九世纪’应该是‘十八世纪”’,则是知识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十八世纪中法哲学思想和科学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代表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书经》和《易经》深受法国耶稣会士和学者的重视,在十八世纪中法学术交流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北师大2007年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前言说“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这里的“十九世纪”应该是“十八世纪”。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悲剧性、喜剧性与悲剧性的比较以及悲剧的审美效应三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旧制度悲剧性的论断。文中着重联系了马克思对拉萨尔《济金根》的评论,认为马克思评《济金根》所体现的观点与《导言》的观点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法国评论家众口一词地把十八世纪的法国诗歌领域称之为一片沙漠,例如:“对于喜爱诗歌的现代人来说,法国的十八世纪是一个沙漠。”(布吕奈尔等《法国文学史》第一卷第363页)“人们有权把安德烈·谢尼埃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法国诗歌沙漠’。”(让·罗斯洛《法国诗歌史》第57页)“概括地标志了这个时期的特征的表述方式,就是‘诗歌的沙漠’。”(莫里斯·纳陀:《法国诗歌,《十八世纪》,转引自《十八世纪法国诗歌》第153页,拉罗斯古典丛书版,巴  相似文献   

9.
普列汉诺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享有很高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哲学史大师.他的卷帙浩繁的哲学史论著,至今仍是我们研究欧洲哲学史的重要文献. 在普汉列诺夫的哲学史论著中,对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再论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俄文版第三版序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十九世纪法国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早期对人本质的研究中,存在这样一条基本逻辑思路,即首先在《导言》中提出基本认识,而后在《手搞》、《穆勒摘要》和》《提纲》中分别从不同角度和方面逐步深入地进行分析,这 些分配共同形成了对《导言》中命题的解答,构成了认识的一个完整逻辑圆圈。这也是我们把握马克思这一思想愿意的基本认识线索。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近年来,学术界对《导言》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系统研究,但在《导言》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中、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中的地位等问题上仍存在较大争议。推进《导言》历史地位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回归经典著作,加强文本研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采用逻辑与历史、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扩展《导言》历史地位的研究视角,力争全面把握《导言》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所进行的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世界性争论,最先是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朗兹胡特和迈尔所挑起的。1932年,他们编辑出版了《历史唯物主义,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集》,首次用原文发表了马克思的这篇《手稿》。在这个集子的导言里,他们最先提出了对《手稿》的解释,并第一个提出了根据《手稿》来“重新理解”  相似文献   

13.
《论犹太人问题》是1843年马克思在德国克罗茨纳赫写的一篇论文,最后是在巴黎完成了全稿,并与马克思写的另一篇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同刊于1844年2月出版的《德法年鉴》中。这两篇论文与马克思在此之前写的一部手稿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共同构成一个思想整体,标志着马克思正在完成从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的立场,转向辩证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转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从这一  相似文献   

14.
《导言》是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学著作,虽属未完成的手稿,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在这篇著作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两个最根本问题——对象问题和方法问题,作了集中、详尽的论述。当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刊出梁万成同志《<导言>浅释》一文。  相似文献   

15.
在1895年发表的《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恩格斯对议会斗争的重大作用和积极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从而引起后人的广泛争论。伯恩施坦恰恰利用《导言》而把恩格斯归结为其修正主义观点的源头。通过对《导言》的写作背景和原初稿本的考察,以及对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斗争策略的分析,本文认为,恩格斯始终根据具体斗争形势来确定其斗争策略,他晚年的观点并没有发生转变;恩格斯非但不是修正主义的源头,相反,他在其萌发期便是伯恩施坦的严厉批判者。《导言》所彰显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恩格斯留给后人的真正遗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没有最后完成的一部著作.这里说的"黑格尔法哲学",是指黑格尔于1821年发表的《法哲学原理》一书.该著作由"抽象法"、"道德法"和"伦理法"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伦理法"部分又包括"家庭"、"市民主义"和"国家"三个部分,它论述的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精神哲学"的第二个环节"客观精神"的发展情况.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法"乃是潜蕴于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王跃生所著《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的深入分析,在肯定该书开拓性贡献的同时,也指出该书在地域比较、材料取向等方面有待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是一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著作。它和同时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一起,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这篇文章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向德国现存制度发出的一篇革命的战斗檄文,它宣告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论述了向德国现存制度开火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  相似文献   

19.
试图从“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社会历史语境”“对宗教批判的逻辑梳理”以及“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准确所指”这三个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20.
伊藤诚在《马克思危机理论形成》一文中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基于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论》三个文本的考察,他认为资本过剩论和商品过剩论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但马克思未能在其著作中呈现出完整的危机理论,缺乏这样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就无法理清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内在逻辑必然性。因此有必要沿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路径去探寻其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