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是“知法—明法—行法”的阶梯式递进过程,换言之,是法治认知、法治观念与法治情感的理性表达。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法治思维的养成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根本,当前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面临高校法治教育目标功利化、社会法治教育内容零散化、学生自我教育观念淡薄化等困境。对此,本文以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分析法治思维养成的目标、内容、渠道等,以期为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遭受不法侵害的形式多样,遭受不法侵害的风险增加。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具有紧迫性。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有利于保障大学生权益,有利于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需要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效以及多部门的联动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浅谈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指对高等院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法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法治观念、法治信仰以及法律实践能力的教育。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普法教育,应该有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定位,这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包括法律认知能力的提高、积极法律情感的培养、现代法治理念的树立及适法行为、法律参与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对法治表示认同,基本的法律原则和理念普遍具备,并正在逐步深化.但大学生了解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不够、对法治观念的理解深度不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心理认可度不高、就业歧视问题缺乏有效解决途径.大学生对于法治的价值的认识应当脱离肤浅的工具主义,正确全面地理解法治的价值,并培育法律信仰.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教育“当事人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学生民主管理、自我管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日常实践中养成,创新了高校学生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石红 《陕西教育》2009,(1):124-125,106
大学生民主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而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柱.大学生民主法治教育应立足中国民主法治现状,以提高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念为根本目标.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为出发点,明确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践的正确认识,培育民主精神、规则意识,确立法律至上观念.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有助于推进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以立法明确法治教育目标,设立专业指导机构,提供经费支持,为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主要途径,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注重实践养成,优化育人环境,加强育人载体建设,构建环境载体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厘清新媒体和法治思维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从法律认知、法治教育方式、法治思维养成、法治思维能力四个维度,实证调查襄阳市高校大学生群体法治思维养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大学生法治思维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共性特征,分析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的常态做法存在的缺陷,探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对法治思维养成的"双刃剑"作用,并提出正确运用新媒体构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治思维养成格局。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则是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必备内容.培养和构建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其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体育课是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拟从大学生体育生浩方式养成教育的教学构想和教学步骤为切入点,阐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教育进课堂,为今后高校体育教育和教学提供新的思维和理念.  相似文献   

9.
将大学生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融合,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素质的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论述了大学生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的现实原因及构建养成教育四个二位一体新模式,即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方法、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起二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较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文教资料》2008,(33):186-187
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教育,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教育,也不是短期时间突击教育或单一教育所能实现的,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而言学生素质的养成教育尤为重要,这在大学生的理想、就业、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湖南省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在观念、方式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青少年法律意识教育不够深入、中小学法治教育人才缺乏、行政机关的相关举措力度不够等问题。后续普法工作的开展,应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当前的不足,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多方面提升学校普法教育质量,完善行政机关的普法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行政决策咨询制度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保障,应当成为我国行政管理法治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行政决策咨询制度的法治化程度还非常低,导致实践中行政决策失误现象严重。有鉴于此,应当以二元化的立法模式对行政决策咨询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具体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系统规范,通过完善的制度建构以提升我国行政决策咨询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德治与德育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两者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个人健康成长、国家繁荣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的治国方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为中国共产党跳出传统德治与德育开创新型德治与德育提供了最重要的武器。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法制教育则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说,在中职学生中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制意识与法制观念,则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根本性工作。根据当前中职生法律观念现状,提出了增强中职生法制观念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府正处在向法治政府演进的过程中,中国的行政法不仅起源于这个过程的起点,而且是推进这个过程的主动力。法治政府的演进轨迹折射了行政法的运演过程,法治政府的逻辑外现有有限政府、理性政府和责任政府,而中国古代有关行政的法律制度仅仅停留在纯粹的行政管理层面,完全没有法治政府的价值趋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法。  相似文献   

16.
陈秀萍 《海外英语》2012,(12):1-4,9
The order of western rule-of-law is always the sam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rule-of-law,but the spirit of western legal system,which is embodied as rule-of-law,right-equality,and rule-by-good-law,is correlated inherently with certain na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Human nature theory of naturalism,the contract-ethics,and justice are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of Western law,and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whose contents includes human’s homony and happiness,always acompany with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history of rule-of-law.We should adhere the sense that people should abide by and respect law,and the law should constitute a kind of healthy and harmon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free and creative living-style.  相似文献   

17.
陶志猛  杨迎 《天津教育》2021,(3):183-184
小学六年级法治教育专册旨在通过专门的法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利,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法治观念,逐渐形成法治思维。如何将"法律专册"课程中抽象的、生涩的法律条文,在儿童认知可以接受的思维方式落实,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即梳理教学内容,普及法治概念;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深化法治理解;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落实好"法治专册"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任务,进而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和谐的语境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这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对领导干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海林 《天津教育》2021,(7):105-106,109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加强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接班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融合措施,本文就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实施,以及依法治国方针的确定,依法治校也受到了政府和党的重视,成为了我国教育管理的基本方针。无论是高校的外部保障,还是高校内部的管理机制,法治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眼下,我国教育改革和法治都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高校作为承担教育发展重任的机构,必须要坚持依法办学和治校的方针策略,把高校的管理带入到一个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