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原作为周族的发祥地,历世周王的频繁活动之地,作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延续了300余年的都邑,在周人的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周原不仅孕育了西周文明,而且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陕西宝鸡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商贾云集,人杰地灵。在这片沃土上,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在波涛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中,走出了一位博击商海的女强人——陕西省人大代表、私营企业家、宝鸡市桥南小商品批发市场总经理马杏花。  相似文献   

3.
秦币探索     
秦铸币开始于秦献公、孝公时期,秦惠王“初行钱”开始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秦始皇统一货币是秦币发展的鼎盛时期,秦二世“复行钱”使秦币衰落。  相似文献   

4.
周秦文化与中国企业精神之间存在一脉相承的深层关系。周文化中以“德”为“天”的普世主义为企业文化提供了“意义”资源;秦文化中以“法”为“制”的理性主义科层管理为企业文化提供了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5.
周秦文化对陕西企业组织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央集权式政治文化背景,强化了陕西企业高度集中的组织管理模式;第二,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法思想,导致了陕西企业组织管理任人唯亲的用人倾向;第三,封建官僚文化的土壤滋生了陕西企业组织中官本位的思想。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要重构陕西企业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6.
西安首次建都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王季建“程”。王季之子周文王建都丰邑。公元前1057年,周武王建都镐邑,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建都栎阳(属今西安市临潼县)。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建都咸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定都咸阳。公元前209年,项羽将秦地一分为三,其中以司马欣为王的塞国建都栎阳,历时一年,  相似文献   

7.
秦文化的产生比起周文化来要晚得多,自公元前770年秦成为诸侯国,才可以说有了秦文化。但是秦文化发展之快,威力之大,却是出人意料的。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就统一了全国,“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秦王朝统治时间虽然短促,但却给此后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以深刻影响。为什么秦文化会有如此的威力,能够如此迅猛地发展,固然有许多的原因,但我认为与秦人所据有的史学观念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史学观念属于作为文化的最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它制约或指挥着制度的制订、路线的策划、如何具体实施等等。一、秦人十分重视历史记载秦人的史学观念是先进的。首先表现在,有着强烈的史学意识,十分重视关于自己活动的历史记载。《秦记》是秦人关于自己历史的代表作。司马迁《史记》是关于汉武帝以前中华民族史的最详尽最完整的记载,一共十二本纪,关于秦人的本纪就有两篇:《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司马迁的资料来源即是《秦记》。关  相似文献   

8.
论凤鸟在周文化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鸟不是周人的“崇拜对象”。从原始材料分析,“凤鸣岐山”恰可证明凤鸟是周人的敌对部族——商族的神灵。“神不歆非类”,可知周人不会把凤鸟作为祭祀的对象。在周代,凤鸟不是王权的象征,而是臣服于王权的“贤人”“君子”的象征。周人相信“异德相及以生民”,凤鸟与周人“异德异类”,因此,周人视“凤凰来仪”为吉兆,但不能说凤鸟本身是“大一统王权”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研究周文化,既要注意它的地区特征,又要注意它的时代特征。在新石器时代,若干文化平行发展,学术界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区系。周人夺得了“天下”,并试图凭借政治势力,抟铸一个文化共同体,从此,中国开始有了可以笼盖全局的主文化。但周文化同北方草原文化、江南几何形印纹硬陶文化、西南的巴蜀文化以及江汉地区的楚文化等,相互间仍有明显的差异。这一点已为不少学者论及,我不打算多说。下边只想就周文化的时代特征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西周以前已有夏、商两朝,周文化高于夏、商文化,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这又是仅就周文化的最后发展结果而言的。事实上,夏、商、周三代是在不同的地区、各自独立地迈进了文明的大门,所以,和周文化直接相衔接的仍是原始文化。只是在克商以后,通过吸收殷商文化的积极成果,周文化才开始有了较大的起飞。  相似文献   

10.
商代妇女的地位、身份和价值观完全不同于周代及其之后的时代。商代妇女可以直接参与商王朝的政治军事占卜等军国大事,在商王朝担任各种重要职务,甚至率军出征,此即后来周人所指责的“牝鸡之晨”现象。而周代妇女的身份、地位是低下的,在家族中妇女无权无势无地位,在政治权力上更是为周代礼仪制度摈之于大门之外,此即周人所倡言的“牝鸡无晨”观。殷人“牝鸡之晨”型妇女价值观近于“罗马型”,周人“牝鸡无晨”型近于“希腊型”。殷人妇女价值观及其习俗观念在周代的殷墟文化圈中产生过一定时间的影响,而周人妇女价值观则通过儒家的传递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洹子孟姜壶铭中齐景公为田文子举办国丧礼,完全是因姻亲关系而为其女公公举行的.这与周原甲骨刻辞中周文王为岳丈帝乙、外公文丁建立宗庙并在其中祭祀殷先王的现象是一致的.西周时期姬姓国家中祭舅礼的淡化,是因周人宗法制完善后弱化母族母系地位势力而导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相传秦始皇到过渤海湾的重要海港秦皇岛巡游过,且说“秦皇岛”就是“秦皇到”的谐音。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传说罢了。至今为止,并无确凿证据说明秦始皇到过秦皇岛。但秦始皇在全国统一之后,先后五次巡游,其中曾经巡游过渤海沿岸的一些重要海港,却是事实。  相似文献   

13.
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故事的孕育阶段,“汉”或曰“天汉”便同“牵牛”、“织女”联系在一起,以后便成为这个传说故事的要素之一。“汉”、“云汉,”实际上是由汉水而来。秦人发祥于汉水上游,《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始祖。据此,同汉水联系的织女,是由以织出名的秦人远祖女修而来。“牵牛”、“织女”由星名转变为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也最早见于睡虎地发现的秦简中。《三辅黄图》中载秦始皇并天下之后“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同样反映了秦民族对牵牛织女传说的群体记忆。很早以来西和、礼县、天水一带浓厚的乞巧风俗,正说明了织女传说同秦文化的关系。天水地名的得名也与“汉水”、“天汉”有关。发源于嶓冢山的汉水本一直东流,经略阳、沔县,同发源于陕西宁羌的沔水合流,至湖北入长江。大约在西汉时地理变化,在略阳附近改而南流。今人皆以陕西宁羌的嶓冢山为《尚书.禹贡》中嶓冢山,实误。  相似文献   

14.
(四)秦汉三国时期的武术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初并天下后,“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全豦),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一措施对民间武术的发展无疑是很不利的。但秦政府对军队中使用的武器从未收缴,收缴的只是军队之外的“天下”兵器。从陕西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见到剑、矛、戈、殳、钺、吴钩、投枪及弓、弩、镞等精良的秦兵器,这有力地说明了秦对武器制作与使用的重视。不难想象,这些武器的使用及其技  相似文献   

15.
先秦文献与古文字资料可证周代确实存在“火”、赤鸟与赤色崇拜的文化现象,赤鸟崇拜后来演化为赤凤崇拜。周人的“火”与赤鸟崇拜与周人星空分野的星宿有关,是由星占术而引起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周人赤鸟与赤色崇拜的文化现象并非邹衍五行说兴盛后才产生的,相反这只是邹衍对周人赤鸟与赤色崇拜的文化现象加以利用与改造罢了  相似文献   

16.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女娲为"三皇"之一。关于羲皇故里,过去学术界曾经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近年来濮阳、郑州等新说纷起,有的学者更是主张陕西平利为女娲文化的发祥地。经过认真考证和全面辨析,我们认为伏羲生地在成纪,甘肃天水是公认的"羲皇故里"。而女娲文化的发祥地不在陕西平利,也应在甘肃天水。  相似文献   

17.
秦人族出东夷,经夏末商初、商末和周公东征后三次西迁,终于由东方民族而定居于陇右天水一带.在商末至西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秦人完成了由边陲小族到重新兴起、崛起建国的历史进程.秦人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中原-天水-关中的运动轨迹,其文化也有一个华夏化-戎化-回归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秦人的早期文化产生和形成于天水地区,天水地区是秦人、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这一"源于东而兴于西"的秦人早期文化就是天水秦文化,它具有强烈的兼容性和博大的开放性,具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和进取精神,也有典型的尚武精神和质朴无华的风格;它以华戎交汇、农牧并举为特征.天水秦文化既是秦人东向、一统天下的秦文化的活水源头和文化优势所在,也是天水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人们都对秦人在天水地区的早期发展及其文化持漠视态度,称秦人为"戎狄",将其文化与野蛮落后等同,实在是一种历史的偏见.因此,有必要提出"天水秦文化"这一学术概念,以期推动对秦人早期历史及其真实文化面貌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学活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的“压缩”格式。现在,我们一般把古文统称为文言文。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文言文复兴,是当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热点之一。它的产生与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产生一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都是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白话文的风行极大地增加了广义文化的受众,但却使传统中国文化的直接受众越来越少——因而就使中国文化的传承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语文教学中对文言文这块的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9.
早期国家既不同于现代国家,也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古代国家有所区别。西周是紧接着周人原始社会的解体而出现的国家,它具有许多从原始社会继承下来的旧传统。各种奴役关系都已存在,却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占有明确和绝对的优势。同对,西周国家又不断地扬弃着原始残余,始终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中。西周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复杂性及不稳定性,正是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何捷 《阅读》2024,(26):12-17
<正>重庆是有名的山城、雾都,是“红色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还留下了许许多多名家的传奇故事——在天官府8号小楼上,郭沫若开始了历史剧《屈原》的创作;在北碚,老舍开始了《四世同堂》的创作;陶行知在这里创办了“育才学校”……抗战时期,作家冰心曾居住于重庆歌乐山上的“潜庐”。冰心一生为儿童写了很多短篇小说、散文和诗,她的文字中充满着对大自然和童年的歌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