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语》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双音词少,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单音词少,双音词多。汉语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大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本文对《论语》的双音词进行专题研究,统计总结双音词的数量及其分布.双音词的构成方式、结构分类以及双音词的词类,并对有关词双音化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希伦  刘冬冰 《文教资料》2013,(24):24-25,30
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列式双音词作为较为能产的一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语音、联合式句法和训诂、文化等角度论述并列式双音词产生的内外机制,以期对汉语双音词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双音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双音词的构词形式及语义特征对《晏子春秋》中的偏正式双音词做描写性的研究,以总结《晏子春秋》偏正式双音词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汇自古及今的发展趋势是由单音词不断向双音词发展,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产生的动因与演变的方式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官人"为例,从汉语双音节词的共时与历时发展演变中发掘其演变规律和原因。  相似文献   

5.
敏春芳 《家教指南》2007,(3):107-111
本文通过对"同素异序"双音词表意特征的训释,展现了敦煌愿文部分双音词的构成方式、表意特点及其对汉语词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书》复音词中的古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古史书中,沈约所撰《宋书》的语料价值很高.颇具代表性。东晋六朝时期是汉语双音词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期,以《宋书》为专书进行双音词专题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从复音词来源的角度对《宋书》中的50个“古语词”逐一考释,足以说明这是中古汉语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独特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并列式双音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种典型结构类型。在现代汉语高频并列式双音词中,参与构词的两个语素义在词义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相同,而是存在着隐显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类型的并列式双音词之间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8.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的发展演变是社会和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汉语词汇在汉语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数量多、变化快、规律不易把握,对社会的各种变化最敏感,“而且还负载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研究汉语复音词(特别是双音词)的形成原因,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汉书》应劭注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应劭注双音词有单纯词、重言词和合成词三类。语法造词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凡是现代汉语里有的构词方式,在《汉书》应劭注里大都具备,但发展不平衡。应劭时代,汉语双音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释名》共有874个联合式双音词。联合式是《释名》最重要的双音词结构方式。从词性、语义、词序等角度观簪,《释名》联合式双音词呈现出一定特点,透露出汉语双音化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双音词的偏旁类化具有其必然性。类化了偏旁的双音词不全具有积极作用,有的还有消极作用。应该对类化了偏旁的那些双音词做出全面的统计,从实际效果上区分出两种情况,从中总结出正反两个方面经验,这对于汉语词汇的规范化、联绵词与合成词的区分、字词的信息化处理,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双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大特点。现代汉语中日益增多的双音词,绝大多数是由两个有意义的字组成的。它们的组合情况多种多样。吕叔湘先生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①的文章,以大量的材料说明了现代汉语中词汇双音化的种种现象。这对进一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很有好处。如果我们从双音词的内部构造来考察,还可以看到另一种特有的现象:某些双音词通过自身的变化构成了另一个新词。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指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双音节为主的发展变化.为从构词的角度了解敦煌变文复音词(尤其是双音词),本文从中选取《茶酒论》一文对其双音词进行系统归类,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大部分,又将单纯词分为叠音词和联绵词,合成词分为复合式和附加式几类分别辨析.其中,复合式合成词占有较大比重,与复音词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汉语大字典》(第2版)对双音词的解释仍不乏可商榷者。本文抽样考察该书误释双音词的情况,希望与其编纂者及使用者做个交流。  相似文献   

15.
词序对汉语词汇,尤其是同素异序双音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同素异序双音词"感伤"与"伤感"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双音词成分(语素或音节)既有历时变化也有共时变化。汉语双音词成分的共时变化有形体变化、位置变化、数量变化、语音变化、意义变化等五个方面。文章对五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并指明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就语法结构来说,汉语中的双音词大致可分为“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四大类型。类别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类别的双音词两个词素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语法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相异,又使得每种类型的双音词各有其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类型的种种独特之所在。本文试以古汉语为材料,从可以反映联合式双音词某些“个性”的有关方面,对古汉语联合式双音词作一番粗浅的分析,并企图以此从一个侧面去探求联合式双音词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本运用定量统计与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对《汉书》服虔注合成双音词的构成情况进行了穷尽式的分析考察。发现:在服虔所处的后汉末期,合成双音词发展迅猛,构词方式也由先秦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这表明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汉代对汉语词汇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的词汇,单音词多,双音词少,这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区别之一。在古汉语是两个单音词连用、相当于一个词组的,在现代汉语已凝结为一个双音词,意义也有了很大变化。因为字面相同,初学的人容易将二者混淆起来,造成理解上的错误。笔者  相似文献   

20.
联合式双音词是复音词的一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同,相关或相反的词素联合构成的复音词。古汉语中的词汇大多是以单音节诃为主,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汉语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要解决创造新词的问题,而汉语的音节有限,为了避免增加同音词或词的义项,逐步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节词发展。另外,复音词的运用,能增加文章的和谐美。《马氏文通》中谈到:“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或两字对待者,较单辞只字,其辞气稍觉浑厚。”联合式复音词是汉语最重要的构讨方式之一,有人统计,《论语》中这类词只占全部复音词的26.7%,《孟子》中占复音词的34.5%,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占到46.7%。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词义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准确地掌握联合式双音词的词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古书的内容,具有很大的的帮助作用。 联合式双音词的词义大致可从四方面探讨。 一、两个词素的意义相加构成双音词的词义。 构成联合式双音词的两个词素必须词义相近且互相补充,或词义相反,相辅相承,在句子中共同作某个句成份。 例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前出师表》), 先帝不以为我身世低微,见识浅陋,反而降低身份,三次到我的茅屋里访问我。 卑鄙:卑,地位低微;鄙,见识短浅。 ②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