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晓荣 《中学物理》2012,(11):67-68
1引言 格言诗,藏语称“勒谢”,意为优美的语言.作为不朽的藏族文学作品,其内容不仅涉及哲学、政治、教育、宗教等社会科学领域,还涉及丰富的物理学知识,故又称哲理诗.  相似文献   

2.
格言诗是一种流传在西藏、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兴于13世纪,格言诗作辈出,其中最具盛名和影响力的是《萨迦格言》《格丹格言》《水树格言》和《国王修身论》。《萨迦格言》是格言诗奠基之作,亦是格言诗不朽的丰碑。究其发展史,不难发现,2世纪产生于印度的格言诗对我国藏区格言诗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萨迦格言》是萨班·贡嘎坚赞模仿印度学者龙树大师的《百智论》《智能树》和《益世格言》等反映印度社会生活的格言诗名著,是萨班·贡嘎坚赞结合藏族本土文化特色而编写的一部格言诗。  相似文献   

3.
藏族格言诗高度融合了藏、汉、印三种文化的智慧,是很有价值的精神文本。因此,藏族格言诗的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间的复杂交流,译者应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之间的转换,尤其要注意集中体现藏族文化的"佛"类字眼的翻译。将藏族格言诗三个英译本中"佛"类字眼的翻译进行比较,从文化转换的角度分析其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从宗教文化、译者身份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索南扎巴所著的《格丹格言》是藏族文学的经典作品,但其英译本只有一个,即李正栓英译的《格丹格言》。李正栓英译的《格丹格言》,语言简洁凝练,用词恰当准确,忠实地再现了格言在塑造智者和愚者这两个不同人物形象时所阐述的具有较强说服力的道理,彰显了藏族格言诗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吉明 《考试周刊》2013,(90):33-33
中文专业作为我国一个传统的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藏语文作为藏族人民所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藏族人民经常使用和沟通交流的工具。教师在藏语文实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要坚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合理引导,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藏语是目前藏族地区最主要的沟通工具,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内涵博大精深。为进一步推进藏族人民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维系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藏族地区的众多学校都开设了藏语文这门课程,以对当地学生加强藏语教育,提升藏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藏族学创作(尤其是作家学)大都或多或少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在格言诗中,阐发佛教教义,鼓动人们皈依佛门,虔心礼法,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从佛法无量、教奉三宝和听受命运、忍辱无争两个方面就藏族格言诗中的宗教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萨迦格言》与藏族伦理文化的生成特征吴春香《萨迦格言》(以下简称《格言》)是藏族文化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格言》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古代藏族伦理道德的生成与特点,这对认识藏族伦理道德的演变与特征是十分有益的。一、《格言》伦理文化的历史成因任何民族的...  相似文献   

9.
藏语影视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为藏族观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增光添彩,极大的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藏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藏语电视收视又提出了藏语影视剧收视的新需求。如何做好影视翻译工作从而满足藏区各阶层观众的需求,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藏族观众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从如何选择优秀影视作品、通过双语翻译研究促进影视译制工作、加强译制机构业务人员工作能力三方面论述了双语影视译制工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萨迦格言》是藏族最早的一部佛哲诗集,在僧俗间广泛流传,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分析《萨迦格言》中使用的比喻、排比、反问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发现它们不仅使格言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且还把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而具体地表达出来,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们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徐振娟 《西藏教育》2013,(11):64-64
尊重藏族学生的民族语言文字,建议班主任学习简单的藏语口语,能够与藏族学生进行简单的藏语会话.藏族学生善良、可爱、顽皮、多动,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历史等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民族情感。藏族学生幼年期完全以母语即藏语形成社会交往活动的各种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藏语文是我国民族语文中的一种重要语种,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它对发展藏族教育,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民族团结,以及对藏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振娟 《西藏教育》2013,(10):64-64
尊重藏族学生的民族语言文字,建议班主任学习简单的藏语口语,能够与藏族学生进行简单的藏语会话j,藏族学生善良、可爱、顽皮、多动,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历史等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民族情感。藏族学生幼年期完全以母语即藏语形成社会交往活动的各种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格言诗是藏族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译《萨迦格言》对传播藏族文学和文化大有裨益。以文化传播学为理论基础,辅以语料库翻译学的技术手段,对Davenport(2000)和李正栓(2013)两部《萨迦格言》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二者在独特用语、理解与表达、显化与隐化及文化因素等方面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性或一致性。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不但有助于民族文学、文化的对外传播,而且能以民族典籍外译与外译研究的方式为国家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藏语是我国民族语中的一种重要语种,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它对发展藏族教育,提高民族科学化水平、促进民族团结,以及对藏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萨迦格言》是藏族格言诗中获得关注最多的作品,目前国内外共出现了四个英译本,本文选择其中三个英译本中的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并发现三位译者在处理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非专属词汇的理解差异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依据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理论,对语义传递和风格再现进行研究。翻译中风格再现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分析藏族格言诗中的《格丹格言》英译本,并对比达文波特的《萨迦格言》英译本,从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解读译文是否忠实地传递语义,从再现原作的形式之美、音韵之美和文化传递,说明译文应如何实现风格再现。  相似文献   

18.
一、藏族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藏汉英三语转换给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困难 藏语是藏族学生的母语,藏族学生习惯用藏语进行思维。但在英语教学中,多数英语教师是用汉语来讲解英语的,由于多数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不是很高,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因此,藏族学生学习英语时要进行藏汉英三语的转换,从而加大了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藏语文是藏族人民的通用语言文字,92%以上的藏族人民在其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将其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它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因此,对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与藏族们的生产生活及其文化传承关系极大.本文即以西藏藏语文教学为例来看西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状况,正视藏语文教学的现状,找出并发现其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英语书面表达对藏族学生是难点,高考得分低,笔者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藏族学生以藏语为母语,汉语为第二语言,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三语言。而且藏族学生主要是通过汉语来学习英语,他们的学习困难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汉语具有规则复杂、灵活多变的特点,对母语非汉语者,要透彻掌握汉语很难,要达到灵活运用更难。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藏族学生基于藏语来理解汉语,存在较大跨度,再要把汉语变成英语,又增加一道跨度。就像形成了一条很宽的河,不易跨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