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汉语复合词与词组的划界是语言研究中的难题,这种现象值得反思。现代学者从原型范畴、词汇化等理论角度出发作出了积极地探索。由于汉语复合词构词的特点,区分复合词与词组要从外部形式、内部结构、组成要素、语义特征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柳州师专学报》2020,(3):71-74
以往有关反义复合词的本体研究主要探讨了反义复合词的定义和数量、反义复合词是词还是词组、两语素能否单独成词、语素的排序、反义复合词词义变化的理据等。通过从反义复合词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两方面对以往反义复合词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发现:研究者们统计出来的反义复合词的数量各不相同;调序和义序并不能完美解释语素的排序规律;目前未有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反义复合词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复合词与词组在结构关系上是基本一致的.这就造成了复合词与词组之间界限难以厘清,对词身份的认定变成了一个难题.通常用来辩认词的原则有语法标准、语义标准、语音标准和其他一些标准.但这些标准都不是自足的,要综合运用这些原则才能够帮助我们确认是否是词.  相似文献   

4.
双音节词的产生和发展是汉语史中关系到汉语词汇系统面貌的根本性变化.双音词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后起的一类成员,其衍生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语法化的演变过程.现代汉语中的许多复合词在先秦本是词组,这些由单音词凝固而成的复合词一般都经历有两个构词词素独立并存同时又是紧相结合的历时演变过程.本文拟在描写的基础上就标榜、贡献、觉悟、勉励、轻易、睡眠、陶冶、庄严等复合词的古今演变线索作一些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词组词汇化与词典释义考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复合词大多是由词组词汇化凝固而成,词组词汇化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词汇语法化过程,即由短语词或词组演变为词。就语义而言,由单音词合成的双音词体现了一个由词组或短语词义逐渐凝固成词的变化过程。语文词典,尤其是大型语文词典,在收释由自由词组凝固而成的同形复合词时应从语言演变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其古今演变的线索,揭示其词汇化过程,反映出汉语词汇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会意字构形的意合关系类型与汉语复合词、词组的意义关系一致,体现了华夏民族对事物的整体认知特点,会意字构形具有灵活性与规范性结合、构件联系的不确定性与整体意义确定性结合的特点。会意字的结构体现出具象性、整体性、平衡性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谈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复合词时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语与汉语之间的某些“同文”现象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障碍,即造成了一系列母语负迁移现象,特别是在使用汉语双音节词组成句子时所出现的语法错误尤多。对学生们的各种病句,可根据汉语语法的规则和汉语与日语的比较将它们分为三大类,这些错误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日本学生对现代汉语复合词的形成及其结构不甚了解,他们受自己母语的影响,混淆了汉语与日语的区别。为了有效地防止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一是要将词的教学与字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要讲明复合词的结构和意义的由来;二是要了解学习者的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主要差异,使学生们能在理性上有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以Fauconnier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以概念隐喻为源头、空间理论为雏形提出了概念合成理论,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言语意义在线构建(on-line construction)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汉语新复合词跟随时代的发展层出不穷,创意无限,妙趣横生,值得摸索。汉语复合词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过去的研究重点是划分其与短语的界限以及对复合词出生地的定测;研究角度主要是转换生成语言学,结构分析、视点相对性等理论。所以,本文以分析大量的新汉语复合词语料库为动机,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旨在分析汉语复合词尤其是那些新鲜出炉的汉语复合词意义产生的过程,试图进一步增强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的阐释力,提供一个新的识解汉语复合词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里的省略现象十分常见,这突出体现了汉语整体思维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只是停留在这种宏观的认识上,对其内部语义组合情况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省略性双音复合词进行语义完型,进而用词组的层次划分法和向心离心分析法来研究其内部的语义组织关系以及和语义转喻的某些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与现代白话文相比,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占绝对优势,它们的使用频率高,与别的词组合成更高一级语言单位的功能强,方式也多样。那些由单音词组合而成的词组,从形式上看酷似现代复合词,但它们的结构没有复合词那么“凝固”,对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掩蔽启动实验,探讨和对比语义透明度对汉语母语者和汉语二语者(泰国留学生)复合词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汉语母语者而言,复合词的早期加工是分解加工,语义透明度可能会影响复合词的加工,首字透明复合词的加工速度快于首字隐晦的复合词.对于泰国留学生而言,复合词的早期加工同样是分解加工,但语义透明度没有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对汉语复合词而言,本族语者与二语学习者之间的加工模式既有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能用学过的字组词,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一项要求,是用词造句的基础。“组词”,即是运用汉语语素构词。语素和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语法单位,可能是词(合成词),也可能是词组。现代汉语的合成词,有重叠、附加和复合三种构造方法。复合词和词组都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最基表的结构关系。用字组词的方法必须符合汉语语素组合的特点,一般有以下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理论语言学研究认为汉语复合词是有中心的,但有学者基于语料库分析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本研究从复合词中心性的定义、中心的确定方法及制约因素三个方面,探讨汉语复合词有无中心这一问题,认为复合词中心性理论适用于汉语复合词;并进一步指出,可从神经基础的角度来深入探讨复合词的中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并列复合词是最早出现的复合词类型之一,也是先秦汉语复合词中数量最多的类型之一。本文从语义、词性、认知等方面对《庄子》中出现的并列复合词加以分析,试图为上古复合词乃至整个词汇系统的共时、历时研究作一点有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中,同义复合词由来已久。学界对于它的语素分析、语义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于同义复合词的分类,目前涉及较少。同义复合词的各个语素之间意义相似或相近,有些同义复合词语素之间的意义表面上看起来相同,但是仔细考察就能发现它们之间意义的细微差别。笔者试图通过探索这种细微差别对汉语同义复合词的分类作出大胆尝试,再结合大量具体词例佐证,以期使人们对同义复合词进行宏观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汉语动补复合词致使性特征的语法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致使是汉语动补复合词的重要特征。动补复合词到底是在词库内还是句法层面上生成的,其致使性特征又是如何核查的,这些问题引起了生成语法学者的关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在评介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汉语动补复合词的句法、语义特征,探讨汉语动补复合词致使性特征的语法属性。考察结果表明,汉语动补复合词的致使性特征似应视为句法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论文首先介绍复合词的定义和分类;其次逐步分析汉语复合词和英语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最后通过对比英汉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得出结论:汉语复合词的内部关系除了语义特征,还有逻辑因素;英语复合词的内部关系除了语义特征,更多的是句法关系。究其原因,汉语是语义型语言,造词形式凸显意合原则;而英语则是形态型语言,更多地采用形合的造词方式。  相似文献   

18.
汉语和日语中都有"~化"这样的复合词,但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化"均来自日语.复合词"~化"是由"词干+化"构成.汉语和日语中,复合词"~化"的形态相同,但是意思、用法不一样.不论在意思还是在用法上日语中的"~化"都比汉语复杂.特别是日语中的复合词"~化"有自动词用法和他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词汇在构造方面有以单音节词为基本单位、在数量上复合词占绝对优势、重叠词与汉语重言成份的词较多等特点.据此并结合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让留学生了解汉语语素、汉字、词的关系,全面掌握复合词的词义,逐步感悟汉语词汇的民族特色和汉民族的思维特征以及全面了解汉语词汇的分离性和统一性.结合汉语词汇的这些构造特点进行词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与汉语的不同,其一就表现在这两种语言的词和词组都有着各自固定或习惯的构成方法和组合次序。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在英汉对译中就经常会遇到 A BB A 的错位翻译现象。本文是试图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分类和举例,以探求其中的一些规律。英汉词和词组的错位翻泽现象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由英文“A B”两部分组成的复合词或派生词(多为名词和形容词);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