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更需要生成指导下的预设,并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窦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长,从而让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成功的物理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预设为生成播下了种子,自身也在生成中升华。下面我以“走进分子世界”教学为例,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就矛盾而言,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也往往是低效的。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4.
余文森教授曾经说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常常意识到充分的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前提。预设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必须对未来的教学作出富有弹性的预设,才能创造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最大的特点是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只有精心做好教学预设,选择、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才能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精心“预设”是生成教学的基础,巧处“生成”是预设教学的精彩。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只有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6.
<正>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低效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前的预设,又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预设是生成的基础预设和生成,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也就是对教学进行预设。教师准确  相似文献   

7.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  相似文献   

8.
潘春兰 《考试周刊》2009,(24):59-6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预设好的教学预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但“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不是配角,而是主角,教师就相当于导演,引导学生如何把主角演好。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学习被广泛地认为是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成活动。笔者认为,教学需要预设,尤其是精心预设才能让动态生成走向更精彩。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更需要生成指导下的预设,并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追求动态生长,从而让数学课堂存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凭借教学机智艺术性地应对。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预设要留有空白,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才能使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  相似文献   

12.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则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3.
赵祯贵 《甘肃教育》2013,(24):82-82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只有以预设为基础。才能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只有以生成为导向.才能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和开放性。所以说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相辅相成,即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为前者的提升.物理教学中若没有预设,课堂将一定程度失去有效性;同样教学中没有生成,课堂教学成果将出现效率不足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教学的含义、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的关系,研究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教学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惟有将预设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新课程的课堂。一、有效而合理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教学必须先有预设,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生成。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有了精心的预设,上课时才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7.
杨志祥 《教师》2010,(23):77-77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出现的所有情况。理想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理想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灌注出这无边春色的就是预设难以承载的“动态生成”这一源头活水。疑问,深情,差异,都会引发“生成”。  相似文献   

18.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构建,是师生在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生成过多,最终背离了生成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高水平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那么,在课堂中如何进行预设与生成呢?  相似文献   

19.
预设应以生成为目标追求,应为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殊途同归。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有充满激情的言语,才能产生充满智慧的火花,才能充满语文课所具有的生命的气息与情趣。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生成,离不开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充分预设的课堂教学不厚实,如无本之木;没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没生机,如无源之水。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在教学中,应怎样正确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