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与半导体中少子寿命有关,提高晶体管开关速度的传统工艺方法是借助于高温扩散在芯片中引入诸如金、铂等深能级杂质作为复合中心。但是在三重扩散台面工艺的高反压大功率晶体管中,要求把少子寿命控制在微秒数量级,这在工艺上是很难准确控制的。用高能电子辐照控制硅中少子寿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先进方法。最近我们采用电子辐照提高反压功率开关晶体管开关速度工艺技术,从选择合适的硅单晶着手,采用三重扩散台面工艺、电子辐照和后处理工艺相结合。解决了工艺的相容性,参  相似文献   

2.
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太阳电池的商业化发展。太阳电池产业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在保证电池高转换效率前提下提高产能。扩散制作P-N结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核心,也是电池质量好坏的关键之一。本文主要介绍N型电池背场扩散间隔对于背场均匀性,以及电池性能的影响,这有利于我们找到电池效率与产能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3.
316L不锈钢扩散焊接头的疲劳性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要完整地理解疲劳寿命特性,就必须知道裂纹萌生和扩展规律及晶粒大小、晶界和孔洞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等,为此对扩散焊接头进行了显微疲劳试验,通过实验观测出扩散焊接接头疲劳失效的微观现象,从中解释出其机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微型化、智能化、节能化发展,影响其关键特性的核心部件功率半导体的重要性得到了重新认识,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通过调整工艺设计参数,优化工艺条件,采用掺杂重金属Pt来控制快恢复二极管FRD少子复合寿命来提高器件良率、改善器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曹飞  张冬霞 《科技广场》2014,(3):154-157
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材料之一,具有比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多晶硅产业的发展也导致环境污染的产生。本文主要从多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环节前期工序(硅提纯)和中期工序(清洁制绒、扩散制结、刻蚀清洁、化学气相沉积PECVD、丝网印刷、电极烧结)中所产生的污染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由于硅材料的吸收特性,硅太阳电池不能有效利用太阳辐射光谱中的紫外光和红外光。光频转换技术通过光致荧光、光频下转换和光频上转换过程将紫外光和红外光转化为可被硅太阳电池利用的可见光,从而提升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本文介绍由光频转换得到的全太阳光谱硅太阳电池的原理和结构,并对各种光致荧光、光频下转换和光频上转换材料及其在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传统的硅电池工艺,效率较低,单位面积的发电量较低,由于太阳能电池大部分安装在地面上,这样大大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占地面积。因此电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大大降低土地成本。本文通过对热场温度的优化以及晶粒的细化,使晶体在初期的成核得到控制,在结晶过程中具有稳定的结晶速度和过冷度,从而提高了硅晶体的少子寿命,降低了硅晶体的内部缺陷,提高了多晶硅电池效率。  相似文献   

8.
某发动机在使用一个寿命后,滑油泵的流量性能有所衰减,试验的流量值达不到设计文件要求,研究如何提高滑油泵流量成为了制约生产的一个主要难题。本文通过滑油泵的工作原理、流量影响因素分析,找出了提高滑油泵流量的几项措施,通过控制端面间隙,排除了多台滑油泵流量不合格故障。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太阳能发电主要利用晶体硅太阳电池作为能量转换器件。本文研究了太阳能电池基本构造和发电原理,以及制备太阳能电池的工序和工艺流程,并对太阳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概述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对低倍聚光条件下常规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聚光器进行优化设计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单晶硅太阳电池的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天然气、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太阳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中国在这场竞争中并未示弱,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科研水平的持续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我国已成为国际太阳电池行业中的翘楚,成功超越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太阳电池生产及应用的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2.
实践五号     
实践五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思想设计的小型科学实验卫星。卫星分平台和载荷舱两个舱段,质量为298千克,本体长1.10米、宽1.2米、高1.04米, 该星采用对日定向三轴稳定方式,星体呈立方体,平台两侧对称各安装有3块太阳电池板,组成两翼固定式太阳电池阵。卫星设计寿命为3个月。实践五号卫星轨道特性与风云一号第二批卫星基本相同,它将随风云一号卫星绕行在高度为87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实践五号卫星的总设计师是马兴瑞。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
关键词在文本分类,文献检索,文本自动抽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种子扩散策略是以关键字为基础,向左右两端扩散汉字而形成词组的过程。本文通过种子扩散策略对新生成的词组计算其权重值,并对权重值进行排序,从而抽取文本集的关键词。实验表明,该方法省去了其它关键词抽取方法的文本分词步骤,从而节省大量时间和空间,而准确率和召回率并不低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对我国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走出中国式低碳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如何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效率,增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节能减排的能力是重要的研究问题。通过构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框架,利用熵权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揭示各因素影响程度值;在此基础上,纳入综合影响效应构建Logistic确定时滞模型分析时滞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华艳 《情报探索》2022,(2):117-123
[目的/意义]旨在更好解决古籍高清数字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后存在的版权和高仿真复制问题,提出基于混沌理论和DNA序列运算的加密算法.[方法/过程]该算法以混沌理论为基础,结合DNA序列运算,对图像数据进行像素值替代扩散,再通过图像置乱替换像素值位置,完成整个加密过程.[结果/结论]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加解密效果良好,能...  相似文献   

16.
知识扩散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和知识扩散的基础上,构建出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知识扩散的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扩散场模型,认为通过适当提高要素值可增强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知识扩散效果,且发现该扩散效果存在着“类周期”式增长规律,为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知识的有效扩散与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傅为忠  王灿  林多 《情报杂志》2012,31(7):195-199,186
通过参考引力模型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论文试图构建基于空间距离的区域技术创新扩散强度的评价模型,并把熵值法和引力模型相结合,完成对技术创新强度的评价.依据构建的评价模型,对皖江城市带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进行了测算,根据各地市的区域技术创新扩散个别强度,把皖江城市带区域技术创新扩散中心分为三级,得出皖江城市带整体创新扩散强度呈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减弱的态势,与其实际状况相吻合;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皖江城市带区域技术创新扩散强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研究是探究扩散规律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发现技术扩散受阻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改进的方法,也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农业技术扩散的加速。通过对关中地区某村两项农业新技术扩散失败案例的追踪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的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提出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步伐,积极构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扩散模式,加强农民培训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氯离子浓度的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剩余寿命是工程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分析了氯离子侵蚀的机理,使用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氯离子扩散模型,基于氯离子临界值准则建立了抗氯离子侵蚀寿命预测的概率模型,实际混凝土构件的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是合理的,可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21)
本文首先在BASS模型的基础上对美国阿片类药物扩散情况进行分析。由此可知,阿片类药物案件数随时间传播的规律与特点,确定特定阿片类药物的可能开始使用的位置。对各类社会经济因素筛选后,利用VAR模型对筛选出的变量进行外生性检验,从而确定了最终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合影响因素,利用熵值法和回归模型,对BASS扩散模型进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