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制度变迁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 ,才能保证制度的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 ,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 ,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 ,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 ,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高校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作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新选择,具有制度供给的多样性、制度选择的趋利性与目标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使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所处的后勤改革环境,逐步减少学校供给及模拟市场与校际联合的制度供给,更多地采用合同承包、特许经营、BOT、自由市场等后勤社会化特征鲜明的制度,并最终实现全部后勤服务产品的社会化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选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到底是学德还是学美,成了中国大学的一个两难选择。德国大学制度代表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而美国大学制度则是发展并完善了现代大学制度。中国大学制度的选择要结合自己的国情,正视本国的教育状况,从而选择出一种适合本国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运行过程中,政府、社会、高校与学生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有其各自的利益选择和追求。这种利益选择与追求的差异决定了政府、社会、高校与学生对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关注的重点不同。政府的关注点集中在制度生存,以期实现设计目标;社会的关注点聚焦于制度实施的社会效应;高校的关注点放在制度的响应;学生的关注点着力于制度的公平。政府、社会、高校与学生对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关注实质上是对自身利益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又称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个理论流派.目前,它已在西方政治学尤其是美国政治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历史回顾与现实观照两个层面上,试图勾勒出西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完整画面: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什么?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解决了政治学中的哪些问题?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交织共生,环境治理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与安排,而制度的安排要建立在信息对称、能够有效发挥激励与约束功能的基础上,否则政府所制定的各种环境治理措施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环境治理制度安排存在逆向选择问题是导致环境治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症结所在。进行制度创新是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理解高校教师发展制度的价值引导,必须以理解价值观内涵、价值引导意义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在高校教师发展制度建设中处理好并重新定位教师价值观中的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教师发展制度中的权力主导与权利主导这两种关系,这是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只有交替运用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才能保证制度的及时、准确的供给。目前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后期诱致性的特征有所加强,仍然无法解决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中。应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以解决急需的制度需求。使新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学习自由权主要包括大学生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等几个方面的自由权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需要从法律、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保障,相应策略有:一是规范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二是改革大学的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三是推动大学和师生的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1.
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为基本职能和直接职能。直接职能是指政府矫正或弥补“市场失灵”的职能。人的自由选择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 ,政府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 ,因此 ,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供给以保证人的自由选择为目标的制度。当前 ,中国更应该强调政府供给有效的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构成会计政策选择的制度环境,会计政策选择在两个治理层上因公司治理说明责任履行表现不同特点,这需要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来约束会计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HE) options (in terms of both courses and institutions) available to students in the UK. Given that the choice of institution and field of study are crucial for students’ future careers, we investigated how attributes of the institutions and courses determine students’ choices, and how they interact with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Data on graduates with a STEM background, who started a course in 2010/11 in an English HE institution, was analysed using a conditional logit model.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an institution’s prestige, degree subject area and distance from hom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ents’ choices. Furthermore, distance from home to the HE institution is a potential barrier to fair access, as socio-economically deprived students may have less choice if they are not able to travel as far.  相似文献   

14.
在近期美国联邦教育计划中,择校制度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引人注目的话题。美国的择校制度,旨在改革传统公立教育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从过去的“科层行政管理模式”转化为“经济市场调节模式”,从而打破公立学校的垄断局面,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以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与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制度和制度变迁是理解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改变国家权力结构的政治发展过程,不仅依赖于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改变,而且也通过政治制度创新影响着社会历史进程;政治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选择与社会发展的支持性因素耗费程度有关;在政治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远见的政治企业家对制度创新收益和风险的评估以及理性选择至关重要。就理论而言,运用新制度主义的方法,结合当代政治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家本司法独立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家本的司法独立思想和实践在近代中国司法独立的追求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制度层面上,他对司法独立的认识是比较准确的,但在文化层面上,他背离了司法独立的原生价值,把司法独立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工具主义价值,对利用司法独立改造中国充满了理想化的浪漫式幻想。  相似文献   

17.
制度视角下的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关键,对我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重塑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均衡发展,主要的措施包括,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和重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作为第三部门的现代大学的积极参与,而这种参与需要一个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安排,但目前政府与企业的制度逻辑,对于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有效选择存在负面影响.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必须超越传统的公私两分,秉持"好"的理念,这样才能产生"好"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must always bear clos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purpose of such an evaluation is not to condemn the institution, or any of its staff, but to assist it in rendering even greater service to the public by determining and adapting to events of the future. Much of this examination must come from within the institu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a viable method of identifying alternative futures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He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ofAlternative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study examin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ratings of college services and program quality among 57 pairs of parents and student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 and student ratings of the institution were relatively small. However, parents who believed that they had greater influence over student choice of institution we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institution. Satisfaction also was associated with amount of parental contribution to payment of tuition and fees. Marketing 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ies are indic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