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相似文献   

2.
原野 《初中生》2015,(20):42-43
[经典诗歌] 论孩子 (黎巴嫩)纪伯伦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相似文献   

3.
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女儿。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孩子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建造房舍荫庇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梦中,你们也无缘造访。他们可努力仿效你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们。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瞄准无限之旅上的目标,用力将你弯曲,以使他的箭迅捷远飞。让你欣然在射者的手中弯曲吧,…  相似文献   

6.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自己的 他们是对自身生活向往的子女们 他们被你们带到世上,却并非源于你们 他们与你们同在,但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将你们的思想给他们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 你们可以得到他们的身体,却得不到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未来的世界里,即使在梦里,你们也无法走进 你们可以努力变得和他们一样,但不要力求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活不会回头,尽管他还在昨天停留 你们是弓,孩子是从弓上射出的生命之箭 射手知道目标在无尽的长路上 他想用力将你们弯曲,为了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射手将你们弯曲,这也…  相似文献   

7.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想。你可以供他们的身体以安居之所,却不可锢范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之屋,甚至在你的梦中你也无法探访……——摘自卡里·纪伯伦的《先知》  相似文献   

8.
近日,80多岁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管理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前身)首任理事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校长褚连山,向本刊推荐了《父母成熟了,孩子就成才》一文,认为此文对家长和教师都有参考价值。我们感叹于耄耋之年的褚老依然关心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炽热情怀,同时也希望在新年伊始,与广大读者共同思考和探讨一个关系家庭、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老话题: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做父母?"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思忖着纪伯伦的诗句,或许会让我们每个人想到好多好多……  相似文献   

9.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纪伯伦这是纪伯伦的一首小诗。我深知,给孩子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在我殷切的期待中,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伴随孩子翻身、坐、爬、走路、跑步、摔跤……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是一个连续不断、持续积累、缺一不可、十分自然和不可逾越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调适过程。路,要靠孩子自己走。周国平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感恩老师     
钟杨薇 《小学生》2008,(9):30-30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翱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给它根基;我要感恩很多很多的老师。在亿万孩子茁壮成长中,是谁在谆谆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是谁传授他们各种知识?是谁对他们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一般无私奉献?不用说,那就是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老师们染白了双鬓,操碎了心。  相似文献   

12.
真心换真情     
<正>马路上的清洁工,每天都在为城市的市容市貌而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尽职尽责地打扫着每一条马路,虽然他们的工作报酬并不高,但是他们依然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人们给他们高度的评价,称他们是"马路天使"。而作为教师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这个职业是无私奉献,应该用一颗善良之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关心每一个孩子,帮助每一个孩子,使班级的孩子能幸福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感谢信     
对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来说,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呢?孩子长大以后,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的,其中之一就是我再也不必督促他们去写感谢信了。记得我那三个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由他们口述自己的感谢信,然后再由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将它们和当做礼物的画一起寄走。等到埃莉诺、莎拉和德鲁长大之后,虽然他们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写感谢信了,但是却总不愿意写,非要再三催促才行。我总是会问他们“你们还没给格兰迪写信感谢他送给你们的书吗?”“桃乐茜姨妈送了陀螺给你们,你们写信感谢她了吗?”……但是,他们对我总是含含糊糊或者是耸耸肩膀。记得有…  相似文献   

14.
泽长 《家长》2014,(12)
正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有些貌似正确的道理,细究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比如,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意思是说,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孩子在追赶中能进步更快。但是,许多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却适得其反,原因是他们整天把孩子的"榜样"挂在嘴边,拿自己的孩子和榜样比,殊不知这种比较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为此,笔者召开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生是一些懵懂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他们注定在很多方面不像成年人想象的那么"聪明"。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们,要避免对孩子说"你真笨"这类话。因为这类话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一旦说出来,后果将比你想象的还要严重千百倍。一些家长总会在教师面前抱怨自己的教育水平低,不能给孩子提供必要的辅导,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希望了;有的家长只要发现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如别的孩子,哪怕只是一两次,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大问题了……你们可知道,在你否定他们的同时,将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16.
感谢信     
对我而言,孩子长大后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我不必再敦促他们去写感谢信了。记得我那三个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由他们口述自己的感谢信,由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将他们画了礼物的画一起寄走。等到埃莉诺、莎拉和德鲁长大后,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写感谢信的时候,却又总是不愿意写,非要再三催促才行。我总是会问他们“你们有没有给格兰迪写信感谢他送给你们的书吗?”“桃乐茜姨妈送了陀螺给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但是,他们对我总是含含糊糊或是耸耸肩膀。记得有一年,在圣诞节过后的那几天里,我又开始唠叨了,连我自己都有些嫌烦了,可孩子们却充耳不闻,就像…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给六年级的孩子上课,我问:“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班上五十几个孩子,只有七八个举手。我又问:“那你们可以把梦想卖给我吗?”几个孩子说:“可以,但是得看多少钱。”只有一两个孩子说不可以。我对他们说:“除了那几个不卖给我的,其他同学的梦想都可以拿去扔掉了。因为可以随便抛弃的梦想,不是你真正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一个小女孩低着头,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在她的面前是一条可以逃生的路,她却不能迈出一步,身边的几个孩子也都不敢抬头。一个男人的声音咆哮起来:"你们没有自己的概念,是不是?你是一个奴隶,对不对?"女孩点点头,一些孩子抽泣起来。一旦被抓,孩子们就会被罚堆柴火,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总会有个蓄意捣乱的人来破坏他们的劳动成果。除此之外,他们还时时面临被"绞死"或被"殴打"的威胁。这并不是电影片段,而是美国亚拉巴马州科斯比训练营中的一堂逼真的历史课。  相似文献   

19.
孩子,请原谅老师长期以来的自以为是,无视这个世界是一个缤纷的存在,无视你们的天性,硬生生用所谓的师道尊严绑架了你们的思想、灵魂、意志和情感。一直以来,我坚信我是爱你们的,却不知师爱就是理解、尊重和信任;我坚信我是懂你们的,却不知你们只需要一个机会,只要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们会还我一百个精彩,创造一百种可能……直到有一天,我搬走了讲台,将这个舞台、这个课堂、这个世界还给你们,你们解放了,身、心、灵的  相似文献   

20.
<正>这几年,每次接手新班,总会碰上一两个智障孩子。当然,他们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斜眼、歪嘴、流口水。其实,他们眉清目秀,天真烂漫,从外表上看和正常孩子没什么区别。他们本应去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业的教育,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父母不忍心给自己的孩子贴上"智障"的标签,同时怀着自己孩子和正常孩子多接触后能慢慢"聪明"起来的希冀。每天面对他们,我常常陷入沉思:他们也是天使啊!只可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