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横跨六盘山的甘肃东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传“人文初祖”伏羲氏、女娲氏及轩辕氏、西王母都曾出生或活动于这一带。今天,这个地区仍流传着许多有关他们神奇、动人的传说,仍保留着一些传说中的鲜为人知的人文景观。 伏羲氏,又称太昊氏、天皇氏。据史书记载,他出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母华胥氏在雷泽践巨人的足迹怀孕、因风而生伏羲,故取伏羲氏为风姓。他的形状奇特,人首蛇身,有非凡本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仿效万物原理推画出了八卦,所以他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创造了文字、制定了历法,以代替落后的结绳记事,人类从此进入了有文字的时代;又发明了瑟等最早的乐器,谱写了神秘的《驾辩》之曲,开创了人类有意识的音乐创作时期;还规定了婚嫁制度,使人类第一次有了完整意义的婚姻家庭生活。他还教人们制造生产工具、结网捕鱼,教人们从事畜牧业生产、驯兽养畜、烧烤而食,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故又称为庖牺氏。由于伏羲给先民的生活进步作出了  相似文献   

2.
伏羲之谜     
由陕西陇县往西翻越大陇山,即进入甘肃天水地区。这里既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发祥地,也是“人文初祖”伏羲的故里。 天水地区上古土著是西戎,而著名神话学专家闻一多先生经过深入研究之后,确认伏羲就是犬戎之祖。今天水市区仍遗留有明正德时所建伏羲庙,规模居全国之冠;而天水市及其辖县甘谷、秦安又有许多有关伏羲女娲的祠庙、传说与遗迹,与古书“伏羲生于成纪(天水、秦安一带)”之说大致相合。另外汉人所谓“四壁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的仇夷山,即仇池山,其地在天水市西南毗邻的西和县,西和原是天水辖县,近年划归陇南。可见伏羲作为古戎族之祖,其活动地在今天水一带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3.
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任凭风云掠过,坚实的脊梁,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我们的党,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刷过百年历史翻卷的漩涡,惊涛骇浪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我的祖国,风光秀美,广袤的大地上无数璀璨的文明在熠熠闪烁.我们的人民,相濡以沫,56个兄弟姐妹演绎着东方神韵的精彩.人文风貌的磅礴,千古流传着无数跨越时空的动人传说.  相似文献   

4.
牧岭 《北京档案》2000,(9):10-11
读<史记>的档案局长 沈局长是那种内敛平实的人.这可能跟他丰富的阅历有关.年青时,他跟着"上山下乡"族,把青春抛洒给了祖国东北大地.之后他又当了几年中学和大学老师.  相似文献   

5.
百科杂谈     
“图书”一词的来历图书,原指书籍,来源于“河图洛书”。这是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一个神话故事。《周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说的是上古时候,有一次伏羲氏(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观于黄河,有龙马忽然在河上出现,背负“河图”;后来伏羲氏又观于洛水,又有神龟在水上出现,背负着“洛书”。伏羲氏得到了河图洛书以后,就以此作为准则来治国治民。《礼纬含文嘉》上也记载着这样的传说:“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刚以作易。”这是说伏羲氏道德高尚,所以上天显以鸟兽的足爪,令其造成文字;下地则显应以河图洛书,献给伏羲氏,让他用来治理天下臣民。看来,“河图”指的就是中国的山川地理图,“洛书”则指的是龟甲卜文,说的是有关治国治民的准则。“图书”即由此引申而来。(刘桂元)  相似文献   

6.
周丽娜 《传媒》2016,(7):64-65
《远方的家》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日播旅游类纪录栏目.栏目秉承行走和体验的宗旨,带领受众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关注社会民生,并探寻人文奥秘,发现自然之美,体验旅行乐趣,充分彰显了祖国大地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形成了独特的栏目风格和品牌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如新华社女名记者周建英在序言中所说的<脚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看看他一望无际的脚印,才知道每个脚印中的含义是多么深重".你如果读一读这本新闻作品,就会真切地感受记者侯嘉荫在三秦大地和祖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那豪迈而矫健的一只只脚印.  相似文献   

8.
臧耀成 《中国档案》2007,(12):18-19
甘肃省天水市是“三皇”之首伏羲的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伏羲、石窟艺术、大地湾、秦早期、三国”等五大文化。市档案部门近年来不断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9.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经典之言,是他作为一名院士的成功之道. 什么是大地?对科学家来说,人民就是大地,实践就是大地.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什么是大地?群众就是大地,生活就是大地.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不会坐井观天;只有走进基层,才能妙笔生花;只有扎根基层,新闻作品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0.
伏羲文化历来被认作中华文化之源,其本人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从伏羲八卦、设婚配嫁娶、发明渔猎饲养、造乐器等一系列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贡献来看,伏羲的这些发明,使部落逐渐摆脱原始社会习俗。  相似文献   

11.
伏羲文化历来被认作中华文化之源,其本人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从伏羲八卦、设婚配嫁娶、发明渔猎饲养、造乐器等一系列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贡献来看,伏羲的这些发明,使部落逐渐摆脱原始社会习俗。  相似文献   

12.
李栋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91-192
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方兴未艾,如星火燎原一般在祖国大地蔓延开来.作为一股引领电视时尚的新潮流,它受到业界及受众的喜爱,并因此取得了成绩不俗的收视率.但不容回避的是它的背后仍然重重危机.本文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其发展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13.
正如新华社女名记者周建英在序言中所说的《脚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看看他一望无际的脚印,才知道每个脚印中的含义是多么深重”。你如果读一读这本新闻作品,就会真切地感受记者侯嘉荫在三秦大地和祖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那豪迈而矫健的一只只脚印。   嘉荫是新华社陕西分社资深记者。举凡改革开放 20多年来三秦大地上所涌现出的闯将、名人和具有新闻价值的大事,许多都由他采写而广为传播。如《向旱魃挑战的科学家李立科》、《全国人大代表、电子专家吴祖垲访谈集》、《“人民好公仆”靖边…  相似文献   

14.
金针刺眼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后,大地仍不见光明。一日他发现东方有一线光亮,便顺着走去。在一个山谷中遇见了两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穿银纱的是姐姐,名叫“月亮”。一个穿金纱的是妹妹,名叫“太阳”。盘古见她们的纱衣把谷里照得夜如白昼,便请她们走向高山照亮大地。月亮说:“  相似文献   

15.
一、河图洛书说 关于我国图书的产生,也有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即“河图洛书”。中国最早的古籍《易经》中就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另一部古籍《尚书》中也有同样的说法。有人进一步解释说:伏羲统治天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飞花拾零     
伏羲陵又称太昊陵,立于河南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陵域500余亩,陵前巨碑上镌有“太昊伏羲之墓”六字。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关。  相似文献   

17.
所谓"以史为鉴",愚意,"鉴"者是读者而不应该是作者.我国史书历来以记实为任务,不加评论.司马迁开始有<太史公曰>,但也仅仅或叙述传说之误,或述说他的感慨.  相似文献   

18.
30年前这是重新点燃烽火的年代,自"四人帮"被粉碎以后,人们意气风发,被长期压抑的心中怒火爆发出新的火花,这新的火花照亮祖国的大地,在大地上人们高歌猛进.  相似文献   

19.
《楚辞》涵盖了屈原的人生使命和心路历程.王锡荣教授的《楚辞新论及其他》对屈原的政治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认为屈原的个人哀伤充分体现在作品中,用文字之妙展现哀伤之美,通过凄美传说寄托全部情感,塑造了百转千回的意境.屈原一生都在感叹时光流逝,因为他政治抱负成空,失去报效祖国的途径,但又不甘心碌碌无为.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我国食品行业具体问题,论证食品学类科技期刊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价值,分析国内食品学类期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现阶段食品学类科技期刊可通过对文章类型的把控、提升国际影响力以及完善评价体系,实现科研落地良性循环,引导食品科技工作者响应国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助力攻克我国食品行业"卡脖子"技术,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