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艺术语言表意的模糊性和多维性特征,在艺术语言创作和理解过程中,"活法"便显得很重要。本文将通过艺术语言思维模式的构建、艺术语言义的实现、"活法"在艺术语言中的作用等问题的探讨,解析艺术语言"活法"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抽象与具象在艺术形象中二者统一于美。中国传统艺术抽象由个性向模式化的共性过渡,走向类型化的共性终结。西方现代艺术抽象追求个性与理性。从艺术创造和欣赏剖析,抽象引发模糊性,作品的模糊性蕴藏着无尽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3.
论模糊性现象的模糊处理及其创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模糊性科学现象、模糊性语言和艺术现象、模糊性社会现象,说明了对模糊性现象的模糊处理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4.
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变异语言,其模糊性是由言说客体的模糊性、言说主体的审美情趣的模糊性和接受者的审美能力及审美的模糊性决定的。艺术语言模糊性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至深,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是以神话思维的混沌性为基础的,心象思维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具体形式,心象思维的模糊性就映射在艺术思维中,以艺术思维为底色的艺术语言必然带有模糊性。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时空模糊叙事构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古代,无论表意小说还是拟实小说,其时空构架无不具有模糊性特征。那么,小说究竟应如何进行时空处理?有人以史著标准来衡量小说的时空观,要求时空构架确切明晰;有人则从小说创作自身特点出发肯定时空模糊构架的审美价值。无论从作品本身还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后者显然更符合小说创作的艺术规律。而古代小说的固有特色,古代文艺创作本身所具有的时空模糊传统,古代哲学思想对艺术的影响等都是古代小说时空模糊构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由于阅读文本具有模糊美,阅读过程充满模糊性,所以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必然存在模糊性,尊重它的存在并适当运用模糊性教学艺术,既有利于还原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有利于完善语文教学效率的评价体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力。因此,这是中小学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码作品作为数字技术高度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前沿艺术形式,在艺术存在形式、题材选取、视觉效果、创作观上深受数码技术革命、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工业社会审美范式影响,并逐渐形成其特有的本质艺术特征,即虚拟现实性、意象模糊性、数码科技美。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因为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是一种非具象的艺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音乐教学中的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等无不体现了鲜明的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为。因此,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
书法以抽象的文字符号为基础,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向世人展示出一个混茫神奇,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境界。由于书法固有的模糊性,造成了书法欣赏的模糊性。模糊性可以说是书法具有巨大的艺术潜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书法欣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艺术创作中“模糊性”特征,近年来文艺理论界对这一理论问题作过一些探讨,但对产生艺术创作中“模糊性”特征的原因的研究,似乎不尽人意。我认为产生艺术创作中“模糊性”特征的原因,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 艺术描写对象本身的“模糊性”。一般认为,艺术描写对象是无限的,就具体的描写对象来说又是有限的。其实,就具体的艺术描写对象本身而言也是无限的,它本身也是一个世界。每一件事物都是一个多侧面、  相似文献   

11.
蒋萌  王奎 《广西教育》2014,(1):20-21
绘画作品的内在气势与力量、外在节奏与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其艺术情感上。这里所指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绘画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画家视为绘画创作及绘画作品的灵魂。西方美学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也有人说,艺术就是情感。因此,艺术情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具有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情感表达的需求构成了绘画创作的动力;第二,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绘画创作的核心;第三,艺术情感是绘画作品中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第四,艺术情感引领着画家走向艺术的巅峰。由此,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其艺术情感又具体表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书法以抽象的文字符号为基础,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向世人展示出一个混茫神奇,可意意而难言传的艺术境界。由于书法田有的模糊性.造成了书法欣赏的模糊性.模糊性可以说是书法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书法欣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比喻具有一种模糊性,它不同于过去人们惯常认为的可使复杂事物变得浅显明白的表义功能,这种模糊性产生自语言表义本身和模糊的心理,它能体现超越常规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中的模糊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种模糊性在广告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从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视角研究广告语中模糊语,并希望能对广告语的创作与理解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5.
工业设计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的交叉性学科,它由技术、艺术与市场经济三门主体学科构成,艺术与技术的发展使设计呈现出多元化模糊性发展趋势.工业设计的模糊性贯穿在设计前构思、设计中概念描述、及设计后的方案评价过程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工业设计模糊性发展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开发具备高新技术、高情调审美艺术感的产品对现代工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艺术"二字随处可见,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生活之中.那么究竟什么是艺术?在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提出:"其实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他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产生艺术,实际上他也在另一个侧面暗示着"艺术"这一概念本身具有模糊性.尤其是在现当今社会中,艺术的泛化,任何的东西或者作品都可以用为"艺术"加以定义或表述,这更加体现了艺术本身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7.
一正如有黑夜也会有白昼一样,模糊性是与明晰性、精确性相对立而存在的。形象的模糊性,是形象的非明晰性和非精确性。它是文学模糊性这个命题中最有力的体现者。因为文学的模糊性是“以作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聚合点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的感性形态与理性本质、文学的艺术表现等为显示”①的,它与语言的模糊性、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主题的模糊性等共同支撑着文学模糊性的大厦。  相似文献   

18.
对何存中小说的创作历程、创作得失以及创作主体的艺术追求的轨迹,在评论界何氏创作评论中作了首次性的整体把握。其中着重评析了主要创作阶段——第二阶段的创作情况,从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化、作品主题的多层次开掘、艺术方法的式样化等方面,总结了何氏的创作成就,提示了何氏创作的艺术个性和特色。全篇并简略勾勒出何氏“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艺术追求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对何存中小说的创作历程、创作得失以及创作主体的艺术追求的轨迹,在评论界何氏创作评论中作了首次性的整体把握。其中着重评析了主要创作阶段──第二阶段的创作情况,从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化、作品主题的多层次开掘、艺术方法的多样化等方面,总结了何氏的创作成就,揭示了何氏创作的艺术个性和特色。全篇并简略勾勒出何氏“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艺术追求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定格的承诺     
在诗歌审美教学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人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模糊艺术。所谓模糊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用模糊、小确定的教学艺术手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想像和审美情思,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