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两种图象的综合问题的思路: (1)首先识别哪一个图象是波的图象,哪一个图象是振动图象,两者间的联系是周期与振幅; (2)由题中所给条件确定是哪个时刻的波的图象,再确定是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然后在波的图象中寻找符合振动图象规律的质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考对"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利用图象考查简谐运动的特点和波传播的空间关系,要想解决这一类问题,就需要通过对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分析,找到波长、周期及超前滞后的关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振动与波的相关问题.一、根据波动图象确定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例1】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如图1甲所示,若从此刻开始计时,  相似文献   

3.
振动图象描述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波的图象描述某一时刻全部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两者的比较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就振动和波的图象来说,它们都是用来描述振动与波各自特点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振动与波的图象形状上有相似之处,且与所描述运动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许多学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常常把两者的图象给混淆了.  相似文献   

5.
郭建 《物理教学》2012,(2):50-52
图象是振动和波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图象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波动这一质点"群体效应"与振动这一质点"个体运动"内在联系的试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因为波动问题(包含质点的振动)的抽象性,设问的多样性,答案的多解性,有些同学对振动和波的图象问题分析起来比较头痛,其实只要掌握好方法分类复习就比较简单。笔者在认真研究近年各地高考试题后发现,振动和波综合问题一般可以分  相似文献   

6.
在波的图象上由波的传播方向判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和由质点的振动方向判定波的传播方向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丹生 《甘肃教育》2009,(10):53-53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和干涉现象形成条件画出叠加区各质点的振动图象,将会加深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下面就干涉现象中常见情景为例,对叠加区质点的振动图象探究如下:  相似文献   

8.
机械波的图象反映了在波传播的过程中,某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移,灵活运用波的图象,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如图1.若波向右传播,相当于一个人沿波动图象的传播方向上坡和下坡.OK、MN段相当于上坡的过程,KM段相当于下坡的过程.则任一时刻,上坡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机械波概念的抽象性,传播方向的双向性,波的图象的周期性及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了波动问题的复杂性,在解题时,如充分利用图象可增强直观性,加深对波的理解,从而迅速准确地求解。下面举例说明波的图象在解题中应用的几种类型。一、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已知t时刻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时,先将波沿着传播方向向前平移Δx,得到t+Δt时刻的波的图象。根据波传  相似文献   

11.
一、清楚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三者关系1.已知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质点的运动方向如图1所示,知道波形图及传播方向,可知P点向上运动.2.已知波的图象、质点运动的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如图2所示,已知波形图的质点P向下运动,可判断出波向左传播.3.已知质点的运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波的图象如图3所示,若AB间距离等于一个波长,质点A此时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波向右传播,可画出波的图象如图4.  相似文献   

12.
振动和波的图象问题几乎是全国各地高考的必考内容,其题目具有形式多变、设问灵活、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像力及较强的思维跳跃性.本文中,笔者将详细对比振动和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并尝试着将近3年来全国各地高考真题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解析,以期使同学们加深对此类问题的理解,进而掌握其中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是在讲了简谐振动和机械波这两个重要概念之后才接触到的。其目的是为了直观地表示振动和波,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两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但由于有的同学没有在理解这两种图象的物理意义上下功夫,其结果适得其反,看了图象反而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又糊涂起来了。例如,有的学生竟分不清哪是振动图象,哪是波的图象;知道了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利用图线平移法求下一时刻波的图象的时候,有的学生竟认为各媒质质点都随波迁移了。等等。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分析起来有两个;一、没弄清振动和波的联系和区别;二、不理解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波与振动的综合应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其特点常以波的图象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波动这一质点群体效应与振动这一质点个体运动内在联系的理解.其中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间的关联判断,往往  相似文献   

15.
振动和波动图象是高考的重点,2006年至2012年的全国高考(Ⅰ卷)试卷中,每年都有一道振动、波动图象的试题.认真分析这些试题,能了解高考对波动图象的考查形式.有关波动图象的这类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而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6.
1.波的图象的直观性、瞬时性 波的图象是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根据图象可直观地确定波的振幅、波长等.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此时刻任一质点的振动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位移等.  相似文献   

17.
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可以通过理论严格导出,也可以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演示.对于非正弦波合成的情况,会比较复杂.该文利用Matlab软件很好地模拟了两个相互垂直的三角波型振动的合成,绘制出不同频率比、相位差的合成图像.从模拟的结果来看,其合成图象与正弦波的合成具有类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有以下对应关系:(1)时刻对应波动图象的时刻与某个质点振动图象的相应时刻对应.  相似文献   

19.
正质点振动方向与横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这是一个讨论很多,方法很多的话题,不过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应该不断地创新.同时,接触到波的形成,波的图象后,又是学生感觉问题很多,比较着急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问题一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一所示,此时质点a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质点b向y轴的运动,  相似文献   

20.
“振动和波”部分的试题既有常规考法:即以振动图象和波形图为载体,考查描述机械运动和机械波的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加速度、波长、波速等),也有创新考查方式:从学生思维定势和简谐运动的能量转化处命题.本文主要谈“机械运动和机械波”的新颖考查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