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巧妙设计问题情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些教师把概念、规律讲得极其简单,而把习题搞得很难,没有给学生一个思维梯度。这既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习效率自然很低。  相似文献   

2.
于若飞 《教师》2014,(21):56-56
为了抓成绩,提高升学率,有些教师在新授课上不引导学生探究概念的内涵和物理意义,却将大量时间花在如何解题上,10分钟讲新课,35分钟讲习题,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甚至混淆了相似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张冠李戴,出现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笔者常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概念、规律,讲了多遍,但学生还是不能正确、确切地应用.即使有些概念、原理学生背的很熟,但真正解决问题时,学生常会感到束手无策.在跟学生交谈时,一些学生也谈到"老师一讲都明白,一做题什么都不会".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当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初中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障碍作深入地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郑建钢 《陕西教育》2006,(12):39-39
一、集体研究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三几何课本中讲弦切角时,一些学生对弦切角认识不清楚,针对这一点,教者应发挥学生集体力量,充分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分辨清概念,也有利于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我与教师教研或座谈时,一些老师讲了许多学生向他们反映学习数学的感想,老师讲的题目,他们基本上能听懂,但往往在考试的时候不会做,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问题的终了,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对问题的反思、总结,积极探究,拓宽思路,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通过实验引起学生学习兴起来创设思维情境 实验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因素,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些与新知识有直接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或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疑问。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中,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组分别为5cm、6cm、9cm,5cm。6cm、11cm和4cm、7cm、12cm的木棒各自做三角形,学生操作过程发现二、三组做不成三角形,于是产生疑问,为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创设了思维情境。 二、揭露认识上的片面性,创设思维情境 数学中的有些图形和式子,学生已有感性认识,但还没…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西藏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也肯下功夫,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通过与学生交流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观察和分析,笔者发现西藏班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偏差与不足。一是对概念的把握不准,有些学生对概念机械记忆,囫囵吞枣,对概念的分析止于表象,不能做到真正理解掌握概念。二是在知识的识记方面,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很容易遗忘。究其原因,学生对一些零散的知识没有进行再加工、同化;有些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识记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是解题,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往往由于多种原因而造成思维障碍,影响了解题的正确性。本文拟对“初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几种常见的思维障碍及对策”作初步探讨,谈谈自己的看法。1对概念的认识模糊而产生思维障碍有些学生在解题时,  相似文献   

9.
有不少的老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计算,学会解答相关习题,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那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或者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从而导致不少的学生虽然知道某些概念、定义的含义,但就是无法用口准确地、有条理地说出来与人交流;有些习题会做,但就是无法说清其思考的过程。这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平 《西藏教育》2008,(5):27-27
学生有喜欢听故事的习惯,教师结合教材,在教学上适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古今中外数学家故事以及数学趣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令他们对所学习的内容留下更深刻、更具体的印象。例如讲到等比数列时可讲国王想奖励象棋发明人,却给不出奖品的故事;讲到二项式时可介绍杨辉普及数学的良苦用心;讲黄金分割线时讲一讲华罗庚的故事。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不仅可用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且还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有利于在今后学习中借鉴。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有三难:其一,概念原理抽象,学生畏学;其二,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假大空,学了也无用,因而厌学;其三,有些教师“上课讲条条、考试考条条”,学生不愿学。  相似文献   

12.
物理课堂教学的展开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但学生的经验,有些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挖掘并呈现学生错误的前概念,进而引导学生在求真探索中发现规律,建构概念,提升思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老师看来有些概念是一句话的事情,但学生一节课下来都不一定搞得清楚,即所谓概念不清。经常听到有老师课后抱怨,好累啊,我讲得 那么清楚了,但学生怎么还是没有搞明白。那么,在概念课中 我们老师该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让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得清 楚明白、深刻到位,通过概念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确实可以动一番脑筋。  相似文献   

14.
<正> 1 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1.1 设疑激趣自然界中的生物之谜很多,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讲授内容提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哺乳动物时可设疑:"鲸为何集体自杀?"在讲激素调节时可设疑:"有些人多吃糖后,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但1 h~2 h 以后,血糖浓度却又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什么原因?"在讲植物的向光性时可设疑:"为何葵花  相似文献   

15.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运用是一个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过程,而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常常以习惯来认识问题,先人为主.对有些物理现象只记结论不善于分析;教师在讲解习题也习惯用一些常见的典型的练习来分析,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定格理解,即形成了物理学习中的思维定势.在应用概念和规律时,必须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绝对值的概念比较抽象,以前教这个内容时总要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课,仔细理解.但总有一些学生就是不能理解,当a<0时,a=-a,这里-a该怎么读呢?我们一般在教学中大都读作负a,因而有些学生在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时就想不明白了,一方面老师规定说:一个数  相似文献   

17.
正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在我国也日渐流行。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原来我们课堂里是教师在讲概念、讲问题、讲知识,而现在这些在课前学,到了课堂上,学生讨论问题、做一些实践性练习、做探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进行关键性的点拨与指导。一、"翻转课堂"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正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新课标提出了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性.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些教师为了省时间,忽视了化学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成为讲实验、背实验,学生机械的记忆实验步骤、内容、现象等,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及定理时,许多学生往往习惯于从正面人手,而忽视从逆向思考,下面举例谈谈如何利用逆向思维方式解题,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接过一个相对差一点儿的班级。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尽管考试的成绩差一点。但他们上进心很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我决定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一些教育教学活动。首先。我给他们讲教育家魏书生的文章《如何提高效率》,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注意集中精力,讲求方法。同时,我把从教多年积累的数学题型进行分类。让学生自主研究.从中掌握解题规律,交流解题方法。由于这些活动的针对性很强,学生们十分受益,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研究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这个班参加毕业考试时。有8名学生考入凤城一中,数学平均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