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幻境风云起,人间纷扰多。醉弄光影躯,轻舞自婀娜。”你可别以为这是哪位文人骚客在闲暇时的吟风弄月之作,它说的正是当今最热门的、全新的计算机科学概念——分形艺术。你仔细观察过花椰菜的组织结构吗?那就是分形!还有闪电、冲积扇、冻豆腐、晶簇、支气管、星系、材料断口……想想它们的形状、结构,都是分形!分形就在我们身边,可是,为什么会有“分形”呢?什么是“分形”?“分形”一词译自英文Fractal,系分形几何的创始人美籍法国数学家曼德尔勃罗特(B.B.Mandelbrot)于1975年由拉丁语Frangere一词创造而成,词本身具有“破碎”、“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摩擦表面形貌研究中的分形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表面的几何特征采用形貌参数描述,基于分形理论及n维分形布朗运动,提出用分形数来描述摩擦表面的几何特征,并证明其反映了摩擦表面形貌的地序程度。  相似文献   

3.
涂德军 《科教文汇》2009,(5):278-278
分形几何学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分形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就中学数列题浅谈几何分形的应用,体现数学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庄学政 《内江科技》2014,35(11):117-117
<正>本文扼要介绍分形、分形几何,介绍用几何画板的迭代功能绘制分形曲线的方法。1预备概念分形(Fractal)一词美籍数学家是曼德勃罗创造出来的,而英文"Fractal"解释为具有不规则、支离破碎等意义。故我们把某一图形的部分以某种方式与其整体本身相似,称该图形为分  相似文献   

5.
欧几里德几何学难以描述自然界物体的几何结构,而分形几何却可以对自然界物体广泛具备的自相似性、形状不规则性和结构复杂性加以描述。本文通过对欧几里得几何学里几个病态图形的分析研究,对物体的的自相似维数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分形物体的自相似特征编写了分形图像仿真算法,实现了对分形物体的细节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形法在活断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理论把数学研究扩展到了传统几何学无法涉足的领域,自相似性是分形的核心。分形几何的主要工具是它的诸多形式的维数,分维值反映了分形集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分形几何中常见的分形图如Juha集、Mandelbrot集、迭代函数系统给出算法,并在Visual C++中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应用分形几何的计算机作图方法,对复变函数系统f(z)=z~2+C~n进行迭代而生成无极图,生成图随复数c的变化显现出“无极生太极,太极化皇极”的动态变化过程,这初步表明元极图理论模型可以从数学量变角度加以研究,并验证其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分形(碎形)几何是大自然的艺术构造,它有着广泛应用。借助于数学软件Mathematica7.0实现了分形系列图表的绘制。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和发现大千世界中数学的优美,而分形正是集数学的奇异美、对称美与和谐美于一身。  相似文献   

10.
一 曼德尔伯特(B.B.Mandelbrot)1975年造了fractal这个词。70年代末此词传到中国,一时难以定译。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李荫远院士说,fractal应当译成“分形”,郝柏林、张恭庆、黄田匀、赵凯华、朱照宣等科学家表示赞同,于是在中国大陆fractal逐渐定译为“分形”,如今台湾还译“碎形”,显然不如“分形”好。 分形的特点是,自然存在的、人造的或者思维形态  相似文献   

11.
李金萍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191-191,193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分形几何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具有无限精细的结构并在一定意义下自相似的图形;然后指出了"分形是对传统形式美的发展、突破和超越",并阐述了分形对传统形式美的三点超越,即分形图形局部和整体的对称性、图形的丰富性和不规则性及对人思维和想象力的启发性;最后介绍了具有分形意义的济南洪家楼教堂的建筑形式美。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形理论的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岩石节理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界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总结了分形理论用于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岩石节理表面几何形态的分形描述,介绍岩石节理的理论分形模型以及岩石节理表面粗糙度的直接分形量测,(2)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的分形研究,介绍分形节理接触力学的光弹实验研究,岩石节理表面粗糙度在载荷作用下的演化规律及其力学性质的实验分析研究,断层面分形效应的物理模拟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多孔介质渗流研究是否能真实反映多孔介质区域内流动过程,关键在于能否较真实描述多孔介质复杂孔隙通道结构.本文采用可控参数的Sierpinski模型进行分形多孔介质模型重构,在此基础上对分形多孔介质渗流特性与分形几何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形多孔介质模型满足严格自相似性,并随着分形级数增加,颗粒数增加,孔隙通道更加复杂,孔隙率逐渐减小,渗透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形理论的岩石理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石节理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界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总结了分形理论用于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岩石节理表面几何形态的分形描述,介绍岩石节理的理论分形模型以及岩石节理表面粗糙度的直接分形量测;(2)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的分形研究,介绍分形节理接触力学的光弹实验研究,岩石节理表面粗糙度在载荷作用下的演化规律及其力学性质的实验分析研  相似文献   

15.
分形语言     
这些难以想象的错综复杂的结构不仅仅是数学奇葩。分形几何以简洁的方式描绘出复杂的物体和过程。  相似文献   

16.
厉鹏 《科教文汇》2008,(3):206-206
分形方法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利用了描述具有自相似性(self-sinilarity)的数学功能来表现植物生长的拓扑及形态结构。实现分形几何建模的方法主要包括迭代函数系统(Iterated Function System,IFS)、分枝矩阵(Ramification MatrLx)、粒子系统(Pardal System)、正规文法方法、A系统(A—system)以及Oppenheimer提出的特定的分形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徐光启和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这是一个中西数学、科学甚至文化首次实质性交流的重大历史事件。然而学界目前对“几何”的中西来源及其含义以及与之相关学术的研究颇多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从已有研究出发,通过对原始文献的详细解读,对“几何”、“几何府”、“几何家”、“几何之学”、“几何原本”等词汇的来源和含义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80年代以来,“分形”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兴趣。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材料、地质、地震、气象生物学、医学等各个领域的学者,都迅速卷入到对分形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5,(8):79-80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建立了颗粒群分形连续级配模型,优化设计出了浆体密度为1.32 g/cm~3的四元体低密水泥浆体系。通过合成实验,研制出新型早强剂LW。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早强低密水泥浆体系,具备了浆体稳定性好、水泥石早期强度高的特性,能够满足深水固井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张小萌 《百科知识》2010,(3):19-20,2,69
在我知道“分形理论”之前的日子里,菜花不过是一种美味而营养的蔬菜。如今,我每次见到菜花都会有点瞬间走神——没错,我又是愣在那里感叹分形理论的绝妙巧思,感叹自然世界的极致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