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焦与立骨,是我国传统的写作技法,也是大学写作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2种最基本的写作技法。在实践中,学生常常不得其法,叙事与描写难达应有的效果,掌握此法成了大学写作教学的一大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可以借鉴摄影艺术理论,利用摄影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相通之处引导学生,帮助学习掌握"聚焦""立骨"之法。  相似文献   

2.
葛力力 《职教论坛》2005,(35):28-29
"一字立骨"又称"一词立骨"或"一字经纬",是一种写作构思的方法,指的是用一个关键字(词)去连缀写作内容,营造文章结构,抒发作者情感等.  相似文献   

3.
一字立骨     
精选一关键字眼作立言之本,揭示主题,勾联起全文内容,在结构上振起全篇,这就是一字立骨的写作技法。“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居要”和“警策”者比“片言”更精粹——惟有一字。这个字,其成为关键,在于作者推敲锤炼而得,它是一篇文章灵魂的窗户,是统率全文的出发点,是支撑整篇作品的“主心骨”。一“喜”立骨架杜甫的《春夜喜雨》很好地运用了  相似文献   

4.
把文章之“意”只释为文章的观点、思想,有失偏颇,思想、观点是理性的,静态固定的。古代写作论的“意”,绘画论的“意”,本质内涵指的是一种“意向”,一种“形象”。立“意”,先立一个静态固定的思想、观点,“李白斗酒诗百篇”将无法解释;今天人人作文先立一个明确固定的思想观点,再按图索骥,便没有也不可能写出有个性化的文章;陈陈相因,便没有写作的繁荣与发展。“意”在笔先与“意”在笔后两者是互动的,互动才能使写作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总纲,它如同一根线,贯穿全篇。文章的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的选择、运用都要以中心为依据。有的学生习作大致浏览便可知所要表达的中心,而有的习作却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看不懂要表达什么,这是因为他在动笔前没有明确写作目的,信马由缰,导致作文空洞、散乱。而实际上,在写作之前就应紧扣写作  相似文献   

6.
从终极意义上说,写作必定是不拘俗套、独抒性灵的因人而异的劳动,按理应在诸如意、趣、神、色方面取胜。这是无疑义的公理。古人说,一字立骨。立骨者,立意之谓也。可眼下那些拼命淡化立意的散文,以及学生中无明  相似文献   

7.
姚民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1):160-161
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宣泄,写作主体“我”是作文的灵魂与生命,是不可取代的“这一个”。有的学生作文,中心也明确,材料也不少,结构也严谨,语句也通顺,但就是缺乏灵性、生气,其原因往往是文中无“我”,没有个性。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却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改变这种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付敢泽  刘敏波 《初中生》2014,(Z2):15-17
正【技法阐释】有两种现象历来被视为文章大忌:或者下笔如脱缰野马,漫无边际,远离主旨;或者行文似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不中要害。其实这也是我们中学生作文最容易患的毛病。怎样避免如此弊端?有一妙招叫"一词(句)立骨"。一词(句)立骨,顾名思义,即以一个词或一句话建立起文章的骨架。具体而言,它是一种以某  相似文献   

9.
初中阶段作文以记叙文为主。新课标中规定“7-9年级记叙文写作要感情真挚.内容具体,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具体是指细节方面很明确.不抽象、不笼统.生动是指有活力能感动人,没有生动具体的语言很难表达真挚的感情。文章立意如人的灵魂.结构如骨架,线索似筋脉.典型事例如肌肉.语言则是文章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写人记事类单元整体教学中“一词立骨”的整合方式有重要价值。选用何词立骨、如何立骨是备课的重中之重。在教学实践发现,人物特征立骨、人物身份立骨、人物情感立骨三种“一词立骨法”在写人记事类单元整合课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更精准地把握人物情感和文章主旨、习得语言运用的深层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11.
张秉宽 《辽宁教育》2009,(12):48-48
1.要考虑写作目的和对象。无论写怎样的作文。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这个中心思想,也就是写作目的.指导写作训练,首先要引导学生考虑写作目的.只有中心明确了.写作目的才能达到。也只有在明确目的前提下.才能着手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人们常把写作的结构比作人体的骨架,把写作的素材比作人体的血肉,在一篇文章中骨架和血肉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从目前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写作素材是贫乏的,导致呈现出来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因此,对如何指导学生积累语文写作素材进行概述,以为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明确中等师范学较写作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对于改革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十分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只有明确了中师写作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才能切实有效地改革写作教学,促进写作教学的研究。写作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对一个人语文知识的综合考查。中等师范学较开设写作课程,不是中学语文课的延伸和补充,而是为了适应未来教育工作需要,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中师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做到观点正确鲜明,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句流畅,标点正确,不写  相似文献   

14.
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学生平时大多写的是应试作文,作文指导过分强调立什么中心,选什么材料和采用什么写作技巧写,学生在没有感悟冲动,也没有写作欲望的情况下开始动笔,挖空心思,找一点材料来填补教师定下的作文思路和模式,写成的文章是千人一面,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5.
大城小爱     
立骨:使主题集中的“点睛之手” 立骨.就是用一字或一词或一句话概括全要旨。用它作为纵贯整个布局的中心.是一只“点睛之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立骨于“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蕴藉着一个“乐”字。高考作也不例外,譬如2006年全国卷满分作《阅读是一种孤独》,立骨于“阅读是一种孤独”,采用段首亮出论点的形式组构全: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全把“阅读”的感觉用“孤独”概括.既首尾圆合,不枝不蔓;又一目了然。集中鲜明。古人作爱讲眼,就是认取全之“眼”.而“眼”即是作对笔下事物的特有发现或独特感受;今人作所说“立骨”。就是深究材料内蕴。抓取核心意义.并将它一贯到底。掌握“立骨”的主题表现手法有助于考生提炼素材.集中主题,在考场作上,这种手法大有作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董文 《语文知识》2014,(12):60-6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识。而作文教学现状堪忧,却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们只是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对写作教学作了空泛而抽象的表述,并没有对各学段写作教学内容作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教材的编写者们也一贯重阅读轻写作,对写作教学缺乏整体通盘的考虑,至目前为止不仅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甚至没有—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写作训练体系。加之许多一线教师对写作教学到底“教什么”与“怎么教”认识模糊,写作教学意识淡薄,难怪学生们谈作文色变,视作文为畏途。  相似文献   

17.
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写议论文经常犯一些逻辑错误,如主题模糊、文不对题等,使得文章缺乏论证的一致性。具体表现在:动笔前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写作中心并显示在题目上,动笔时就东拉西扯,最后随意取文章中一点意思做题目,导致题目与文章不对应;或者是虽然确定了题目和中心,但在写作过程中却没有抓紧中心,随意转换重点,导致偏离题旨;或者是确定了段  相似文献   

18.
贺海匈 《陕西教育》2009,(1):118-118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又是写作的关键,正如古人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没有特点,没有新意,它就没有多少意思了。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写作指导教师的中心任务了。下面,本人就谈谈多年来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一字立骨”法,是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法。一字立骨,因一字(实则词或短语)之功,旨意毕现。写文章讲究炼意立骨。意不炼,则不能深刻感人;骨不立,则不能紧凑挺拔。炼意又立骨,则意深而文隽。所谓“骨”即一篇文章之“本”,也可称为文章的“主心骨”,或文章的主线。所谓“一字立骨”法,具体说来,就是文章由一字(实则词或短语)生发开去,借助于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一层一层地剖析,抒写特定的字,最后又由这一字回归、拢合而来,从而产生了一字之帅牵制全局的艺术效果。各个部分也因这一字的制约与驾驭,立意显得更为明确、凝练与深刻。请看…  相似文献   

20.
许多大学生在写作时中心不明确或思路不清晰,给人一种词汇堆砌的感觉。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学生在写作时不会拟定主题句。而主题句的制定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构思、如何拟定及如何完善主题句提出一系列建议,希望和同仁及对英文写作感兴趣的师生交流、磋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