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罄雨 《大观周刊》2011,(51):144-144
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数学考试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是使用函数单调性来研究若干不等式。  相似文献   

2.
赵艳  张欢 《大观周刊》2013,(4):103-103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给出了R4上的一类特殊的伪黎曼度量,并证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R4关于这些伪黎曼度量是非局部对称空间的Osserman伪黎曼流形。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传播变得愈发便捷,出现了网络伪新闻种类多、涉及面广的现象,对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文章从伪新闻的定义出发,多角度探究网络伪新闻形成并肆虐的原因,结合项目研究结果,借鉴多方学者观点,以提出法律性建议和综合性建议为文章主要内容,针对当前主要的网络伪新闻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分模块分角度提出将整...  相似文献   

4.
崔卫峰 《兰台世界》2016,(8):152-154
陈鼓应则在其近年来先后出版的两版《老子今注今释》([1]145[2]145)中均将此处之"伪"解释为"虚伪";而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1]145[2]145)中均将此处之"伪"解释为"虚伪";而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3]249)中认为王弼本《老子》十八章第二节"智慧出,有大伪"一节中的"伪"应为"人为"之意。笔者认为,把此处之"伪"理解为"人为"更能合乎逻辑地解释《道德经》第十八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学术论文引用中存在的伪引现象及由此产生的伪信息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学术刊物编辑部门在减少和防范伪引与伪信息方面应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伪信息化"是信息化热点研究背后的热点,把"伪信息"作为一种独立实体进行研究,通过阐述"伪信息"的提出背景,语境,含义,特征,文化效应,对人的异化等等领域,基本厘清了"什么是伪信息"、"伪信息有哪些影响"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路杨利  魏春强 《大观周刊》2012,(27):231-232
文章应用构造函数的思想对安振平在文献[1]中提出的30个有趣不等式中第11个不等式给予证明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吴涵 《新闻传播》2024,(2):21-23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人与人的沟通交流特点具有弥散性和伪装性,而媒介化时代交流双方符号的运用存在一定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这也是网络暴力伪正义滋生的原因之一。此外网暴受害者往往以网络评论为“镜”,得出“镜中我”认知,从而做出错误判断,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基于此,本文从库利“镜中我”理论视角切入,分析网络暴力伪正义产生的根源、危害以及“对镜而治”的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网络上出现了大批伪名人名言。极大地扰乱了互联网言论秩序。伪名言是谣言的一种,关于谣言的研究是传播学和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但专门针对伪名言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主要从伪名言的特点和形式、传播原因、辟谣阻力和控制手段方面对网络伪名人名言的流传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0.
李涵鑫 《今传媒》2023,(1):83-86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的伪纪录片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20世纪20至50年代伪纪录片电影开始出现到90年代末成为票房商业神话,厘清了它的发展概况,并结合不同国别的不同影片类型,总结阐述了伪纪录片电影的媒介美学策略与媒介叙事策略,旨在明晰伪纪录片电影的独特美学风格,并思考它今后在媒介美学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浅谈伪利用期对图书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利用期是图书借阅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图书的实际利用率,给读者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本文就伪利用期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朱屺锐 《兰台世界》2016,(23):105-108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入侵中国,陆续又建立了一些从地方到地区范围不一的汉奸傀儡政权。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化组合,只剩下伪蒙疆自治政府、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40年3月30日后蜕变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汪精卫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笔者拟就华北日伪政权中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与组成进行一些探究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江霞 《编辑学报》2013,25(2):151-152
以《护理学报》实践为例,总结科技期刊识别伪作者的方法与体会。从期刊网站注册的作者信息中识别伪作者,从作者工作单位与文章内容吻合度来识别伪作者,从电话沟通过程中识别伪作者,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认为采取多种方法识别伪作者,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更需要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法律的跟进,以及网络媒体平台的自治与社会监管、高等院校对学术道德的培养等多个层面的齐心协力。  相似文献   

14.
有效避免伪反馈的"查询主题漂移"主要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确定相关文档,形成较高质量的伪相关文档集,另一个是在伪相关文档集里如何挑选扩展信息.本文主要研究在获取了高质量伪相关文档集合的基础上如何有效进行XML查询扩展.针对XML文档的特点,提出了扩展向量空间模型的查询词扩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初始查询和传统的词项扩展方法相比,该扩展方法更能获得与用户查询意图相关的扩展信息,更能有效地提高检索质量和性能.  相似文献   

15.
建构伪信息传播模型和真实信息-伪信息对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群体接受伪信息概率越高,伪信息传播速度越快、范围越广;真实信息在第一时间介入,对控制伪信息传播具有决定性作用;群体真实信息接受概率越高,越有利于对伪信息传播的控制;特定规模网络中第二层邻居的存在对伪信息传播有重要影响,最后得出政府控制公共危机伪信息传播的三个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辑考<汉书>疏议诏奏所引"<春秋>之义"48例,经统计排序,显示出<春秋>所代指各传在西汉朝政话语中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态势,表明<汉书>作者并未刻意窜乱所引疏议诏奏等史料而伪说"古学".同时,也反映出西汉不同时期内儒术语境的变化.<汉书>对"古学"的记述,正是作者在新的儒术语境中反观、解叙历史的结果,是时代学术风尚使然,亦不应认定为伪说"古学".  相似文献   

17.
利用介值定理、中值定理、单调性、最值、保号性证明有关函数零点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报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一方面不断促使报纸进行革新和深化,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以谋求其在媒介市场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伪深度报道又伴随而来。鉴于后一种情况,本文通过探讨伪深度报道产生的社会环境,针对其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杨颖 《新闻世界》2011,(2):112-113
《立春》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末中国北方一个小城市的音乐教师王彩铃及其周围几个人的故事,这几个人代表了社会中的庸人、伪艺术家及世人的形象。本文通过对王彩玲和这几个人的对比和分析,得出影片中王彩玲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伪苏注在杜诗伪注中是影响最为广泛、危害最为巨大的一种。关于它的产生时间,学界认为当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左右。本文通过查考,认为伪苏注产生时间以建炎(1127年)至绍兴初(1134年)为宜,并很有可能为蜀人所为,率先流布于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