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悦 《大观周刊》2012,(16):24-24
近年来,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网络文化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不断丰富和出现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的洪流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显现出力不从心的地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和实效已经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工作者——辅导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网络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挑战,提出了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得以有效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互联网的内涵和特点,在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冲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马树华 《报刊之友》2010,(11):163-165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已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行为模式等深受网络的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严峻的求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驾驭和把握网络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深入分析和把握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才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文明上网行为的引导,别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这是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合理使用网络,并通过网络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李茜 《信息系统工程》2011,(7):159-160,15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和利用网络,创新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黄河 《大观周刊》2012,(4):50-51
在网络文化覆盖渗透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网络文化不仅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出现传统和现代的新型组合。  相似文献   

6.
融媒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融媒体+思政”育人模式,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结合融媒体多元化、互动性、个性化内容推送等特点,构建思政教育最大的共识圈,打造强大的思政育人品牌资源矩阵,做活做实大学生网络思想文化教育工作,提高高校履行教育职责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推动高校地区的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发展和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特征,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诸如: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高校思想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目前已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鉴于此,在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红色文化资源应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以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鲁双 《东南传播》2012,(6):105-107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3G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是受网络影响最为深远的群体,高等学校要正视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充分认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不断创新思路,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那么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就围绕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主题,重点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网络平台、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考与设计、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和思考,这三个层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高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振军  高睿 《传媒》2021,(11):89-91
网络文化育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思想传播、价值观念塑造、政治方向引导的新型教育活动.它具备较强的价值引领功能和针对性作用,因此在学生的思想转变过程中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目前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中存在着网络特色文化建设的缺乏、网络消极文化对教育功能的冲击和高校网络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偏离等问题.对此,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高校大学生对网络文化育人的认同;整合资源,配置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新内容;打造高校又红又专的网络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之一。针对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大学生利用网络的不当行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即网络育人阵地缺乏重视、网络育人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以及育人对象缺乏网络素养等问题。基于此,应当从构筑网络育人新阵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培育大学生媒体素养等方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史富强 《新闻爱好者》2010,(10):172-173
新闻宣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校报、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资源,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引导、沟通、激励和监督等作用,高校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利用新闻宣传的力量和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在着力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今天,微博这一新型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出现,已经受到高度关注。在深入分析微博的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点,建立健全借助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有助于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
"智媒"时代的"网络之争"更加激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和巩固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网络政治鉴别力、"网络虚拟领导"作用、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和网络学习意识。提升入党前教育针对性、加强入党后继续教育、精心设计理论与实践关联环节、健全监督和问责的制度等,是提高大学生党员网络思想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实现途径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并就如何真正发挥学生党支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和评价方法,拓展了传统文化与多元社会思潮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健全人格,陶冶大学生情操,厚植爱国情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普雪 《今传媒》2022,(10):150-153
本文从网络影视作品的类型和特性出发,阐述了网络影视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联系,分析了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认为只有合理开发利用网络影视作品的积极因素,才能发挥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短视频以"音乐+视频+社交"的新社交媒介形式深受广大大学生的青睐。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与当今大学生追逐短暂快乐的"娱乐假象"、短视频"内容为王"的发展思路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表达需求密切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借助社会力量建立视频内容监管机制,营造健康向上的短视频行业生态;依托互联网平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短视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短视频网络文化的引领,积极主动占领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