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作为农村新建园,力求杜绝小学化倾向,给孩子一片蓝天.针对农村幼儿家长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应该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师一起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4,(12):14-15
张玉胜在2014年11月19日《工人日报》撰文指出:国家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的禁令,可谓三令五申,彰显了政府叫停幼教小学化的决心,同时也从侧面折射出了此种倾向屡禁不止的社会现实.幼教小学化缘何如此大行其道?与一些家长把幼教小学化视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在线”的“抢跑”措施,幼儿园方则将其作为迎合家长、招揽生源的宣传噱头.遏制幼教小学化怪像,需先破由应试教育下移衍生的“抢跑”思维.  相似文献   

3.
王惠明 《福建教育》2013,(10):28-31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的教育现象。家长在幼儿教育“小学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学前教育愈加重视,但由于相当数量的家长“重教而不会教”,没有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背景,加上盲目攀比、“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99):167-168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成为家长教育的基本原则,由于在众多家长中都存在着这种攀比和焦虑心理,因此,幼儿园孩子们被迫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接触社会知识,而这种现象实际就是"拔苗助长、功在求成"。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和考证,归纳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小学化、教育方式小学化、教育目的小学化等方面,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变措施,希望能对提升幼儿教育专业化水平、改善幼儿教育方式、更正家长错误教育观念等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点跟帖     
《班主任》2022,(1)
王艳霞宋文娟:转变家长观念,加强对孩子消费引导1.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消费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再苦不能苦孩子”观念的根深蒂固,孩子已经成为家庭的“中心”,尤其是在消费方面.家长往往对他们无条件满足,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节制消费,养成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产生的原因较复杂,需要采取策略加以纠正和防止,重要是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更新教师观念、转变家长观念、遵循幼儿教育规律,促进幼儿教育回归教育本位.  相似文献   

7.
当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许多家 长已经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 术,且家长之间还互相交流、切磋,不甘落 后。于是,许多幼儿园也“盯”上了家长的 腰包,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的招牌吸引生 源。如此循环,这种将幼儿园的教学模式 “小学化”之风呈愈演愈烈之势。 科学实验证明,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 育只会事倍功半。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园长 王玉义认为,当孩子对汉字、诗词还没有感 兴趣的时候就强行让他们学,一旦到孩子 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 就会产生厌倦心理,提早学习严重挫伤了 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据悉,今后五年内,北京市各区县小学将取消所开设的学前班,同时禁止小学出租房屋给社会培训机构开办学前班。到2010年,北京将逐步取消全市近900个小学学前班。据了解,目前不少学前班和小学招生挂钩,利用家长想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心理,招引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提前离园接受小学教育,干扰了学前教育的正常秩序。有些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还“合作”开设学前班,作为学校“创收”的手段。北京第一幼儿园冯惠燕园长说,一些家长受急功近利的观念误导,让5岁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这事实上缩短了孩子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将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的…  相似文献   

9.
家长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前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帮助幼儿尽快转变“角色”,培养入学意识,幼儿园应积极为幼儿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同时,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组织“家长会”、“专题讲座”。许多家长对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十分了解,感到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育孩子:“不让你念幼儿园了,早点把你送入小学……”,这就造成孩子对上小学的恐惧心理。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使之正确认识幼小衔接的意义?首先,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大班的学期工作计划,介绍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如:带幼…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一些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非常突出。家长也“望子成龙”心切,孩子回到家就要求写字、读书、做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幼儿的负担。 在幼儿教育中为什么会出现“小学化”的倾向呢?一是受一年级招生的影响。在很多学校一年级招生要看孩子会写多少字、识多少字、会做什么样的计算题;二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知识,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多写字、多识字、会做计算题,就认为教师的水平高、教得好,认为这样的幼儿园教学质量高,教出的幼儿聪明,为此千方百计让自己孩子进这类幼儿园。  相似文献   

11.
涂皓 《教育》2014,(28):35-36
“上不了好小学就难上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难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是许多父母为孩子设计的一条“成才链”,“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最多的一句口头禅。于是,四五岁的孩子要背唐诗宋词,幼儿园课堂心算加减乘除甚至引入奥数,幼儿教育小学化令人担忧!幼教小学化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教学。幼教小学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幸,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已经开始关注这种现象,并采取相关措施遏制它。  相似文献   

12.
孩子上小学,家长每日例行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然而,近日北京昌平城关小学等部分学校却开始试水作业“免签”.校方管理者称,此举旨在减轻家长负担,增强学生自主能力;但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却对此争议不断. (2014年3月23日《北京青年报》) 长久以来,让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已经成为一些小学的普遍做法.就教师而言,这样的要求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强化家庭教育的力量,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规范孩子的学习行为.然而,教师在享受家长为作业签字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应当清醒地看到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艳 《早期教育》2014,(1):11-16
本文基于调研深入分析了贵阳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存在的五个主要方面原因,即: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投入不足和管理缺位、小学入学招生考试、民办园公开或隐性的过度营利追求、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及望子成龙的心理、保教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大班额”现象。并为规范贵阳市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  相似文献   

14.
孩子要上小学了孟繁德孩子要进入小学学习,这是家庭中的喜事,也是孩子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孩子入学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我仅就“家长自身的思考”和“孩子的准备教育”这两方面,与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家长自身的思考一、要具有小学生家长的角色意识。准备入学,...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一大顽疾。学者分析过众多原因,但笔者认为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核心原因。此文为广大农村家长分析小学化倾向的危害,阐述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相似文献   

16.
梁翠霞 《教师》2015,(10):75-76
本文探讨了家长对小学低年级孩子实施“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的问题,提出了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明确阅读目标,正确认识亲子阅读活动的性质和价值;有效指导正确的亲子阅读;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践证明,家长对小学低年级孩子实施的“亲子阅读”有效性策略能提高家长对孩子亲子阅读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家园沟通的实效性,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展其才,使家长园地会“说话”,确实成为家园沟通交流的窗口。一些家长只重视智育,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结束时,往往只会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小一班开设了“考考你”专栏,设置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让家长做答,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的育儿观念。例如“:你知道孩子的好朋友都有谁?”有的家长能脱口而出,有的却支支吾吾。“您的孩子今天高兴吗,为什么?”“您的孩子今天提问了什么问题?”此类问题的设置,不知不觉中引导着家长观察、关注孩子,转变育儿观念。同时,教师在和家长“说话”的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19.
时下学前教育“小学化”风气极盛。据说在一些城市,儿乎所有幼儿闶的教学都“超纲”。一些开设课程较多的幼儿园,格外受到家长的青睐,生源特别充足。幼儿同竞相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及英汉双语教学。家长和幼儿同的教师,郜把孩子认得一些字、会算加减法、背得若十唐诗、哇啦几句英语当做莫大的荣耀。“学前班”更是变本加历,俨然是“小学预科”。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13,(16):18-18
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小学暑假前的“最后一课”主题就是“减负”。家长会上,学校明确要求家长在“假期不要让孩子学新课,还要每天和孩子沟通一次”等。这些要求具体而实在,家长觉得暖心、贴心,认为这是一份让孩子和家庭易于完成的好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