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4,(1):51-53
巴西柔术起源于日本的柔术,但在技术上和训练方法上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日本柔术是一种包括徒手和使用武器的武术。它是武士在战斗中使用并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一旦形成控制姿势,使用柔术者可以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将对手瞬间制服。那些希望寻找到高效防身武术的人们,可以在巴西柔术中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日本柔道与中国武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日本柔术的起源 在弓道、剑道、空手道、合气道、柔道等日本武道中,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柔道了。柔道作为日本传统武术与剑道齐名,今天日本把柔道推广到世界,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其实,柔道源于柔术,柔术又源于相扑。 何谓柔术?英国著名的日本通小八云解释为“柔术是古代打仗时不用兵器的武道”。柔道源于日本古代柔术,日本柔术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柔术在日本兴起较早。日本从平安朝末年起,  相似文献   

4.
巴西柔术     
《中华武术》2004,(1):48-50
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深入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然后在地面上获得控制的姿势。一旦形成控制姿势,柔术练习者可以使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术等多种攻击手段,将对手制服。  相似文献   

5.
柔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000年,在现在流行的巴西柔术中使用的众多打斗技术,可以从中找到传统的中国功夫、印度武术、希腊角斗术、埃及打斗技、美索不达米亚搏斗术等格斗技的踪迹。  相似文献   

6.
巴西柔术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一旦形成控制姿势,使用柔术者可以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将对手瞬间制服。那些希望寻找到高效防身武术的人们。可以在巴西柔术中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身体机能和体成分变化的特征,为柔术项目亚高原训练数据化监控和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14名柔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进行监控。结果: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女子运动员网织红细胞数量显著升高;男子和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肌酸激酶均显著下降,男子运动员血尿素显著下降,睾酮值显著升高;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体脂肪含量均有下降,去脂体重略有上升,女子运动员的体重、体脂肪含量、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显著下降,去脂体重无变化。运动员左右肢肌肉量均衡性均无显著性差异,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各部位肌肉量百分比均有所增加,女子运动员节段脂肪均显著下降。结论:亚高原训练可促进柔术运动员携氧能力和骨髓造血功能的提高;柔术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中机能状态良好,男子运动员合成代谢能力优于女子运动员;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均出现了下降,女子运动员下降更明显,且更多的是体脂肪的减少;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监控中需注意身体机能和体成分的变化,关注营养状况及水分的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8.
北京安迪柔术馆始创于1998年,馆长安迪是一位美籍华人,拥有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练习巴西柔术和无限制格斗有8年时间。他当时想在北京这个多种武术云集的地方寻找可以一同练习柔术的伙伴,但是没有发现,于是他开始着手组建中国第一家柔术馆。如今,安迪已经定居北京,悉心经营他的柔术俱乐部,目前,俱乐部现有会员20多人,培训1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9.
巴西柔术 起初是一种“扭斗的武术”.它的技术和策略都基于对地面打斗的研究。柔术练习者擅长将对手拖向地面,一旦形成控制姿势,使用柔术者可以用关节技、绞技或击打技将对手瞬间制服。那些希望寻找到高效防身武术的人们,可以在巴西柔术中得到最直接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柔术地面控制技术,作为一门古老而智慧的武术,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柔术的核心理念强调非暴力和自卫,具备了独特的价值。本文将探讨柔术地面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多个领域,而不涉及与军队或部队相关的内容。柔术技巧在自卫和个人安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帮助人们有效应对潜在威胁。同时,警察、保安等执法和安全从业人员也经常接受柔术培训,以提高逮捕和执法行动的效率,减少使用暴力的可能性。柔术还以其竞技性质受到体育爱好者的青睐,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竞技体育。此外,柔术技巧的团队协作应用以及与法律和伦理相关的问题也将在本文中得到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史学考证法、文献综述法,从东西方文化交流视角,对巴西柔术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东西方武术文化的交流衍生出了巴西柔术;带有独特技击性的巴西柔术拓宽了武术的外延;集西方实用主义和东方教化思想与一体的巴西柔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建议:中国武术的改革应当在建立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重视技击性的创新与提升和传统文化的融入。  相似文献   

12.
颜昌武 《精武》2006,(6):56-57
6.短刀术:短刀又称怀剑,是一种没有刀盘护手的短刀,长九寸五分,与中国武术中的匕首、短刀、短剑类似,一般是作护身武器之用。一些古传剑术流派和柔术、小具足流派中都含有短刀术技法,如日下真流柔术与短剑术等。  相似文献   

13.
巴西柔术     
柔术历史追根溯源,巴西柔术源于中国古代的手搏。后来这种武技传遍亚洲各地,并被融入日本武士的古武道中。柔术和柔道后来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徒手格斗武道。在19世纪末期,日本的一位名叫前田光世的柔术大师(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的得意弟子之一),到欧洲和美洲旅行,同各种挑战者决斗并打败了他们。前田光世1910年在巴西同一位名叫卡斯托·格雷西的政要成了好朋友,后者帮助他在巴西建立日本移民社区。作为回报,前田光世把柔术的格斗技巧传授给卡斯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对我国运动员参加亚运会新项目——柔术的参赛策略进行研究.本文从分析亚洲各国柔术项目的备赛情况着手,探讨我国优秀柔术运动员的技战术提高路径以及参赛策略.  相似文献   

15.
柔道运动起源于我国的柔术。柔术则是一种打、踢、摔、拿的拳术,是我国民族武术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六三八年,我国明朝末年的少林寺拳术高师陈元赘将柔术传到了日本。当时,日本人福野七郎、三浦与次郎、矶见次郎等拜陈为师,后成高徒,成名当世。从此,柔术便在日本盛行起来,并在辗转相传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种流派。  相似文献   

16.
柔道是日本的国技,现已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日本从平安朝末起,经历了长时期的军阀混战,武士们逐步研究出一套手格斗的武术,称为柔术。1523年已有了竹内九盛创始的竹内派柔术,后来众多流派办起了各自的道馆,柔术很快就在武士层中普及起来。  相似文献   

17.
格雷西柔术或巴西柔术同样因其是在街头打斗中发展起来的而闻名,它适用于一对一的徒手打斗。它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格斗体系,可以有效地训练柔弱的人对付  相似文献   

18.
传统"柔术"是一种源于日本的特殊武技,它是由战场上的搏斗技术演化而来的一种日本格斗技艺.现代"柔术"是历经几个世纪的流变而传承下来的一种日本民间体育活动、传统文化和日本武道之一.日本柔术之所以能传播到世界各地,之所以能引入德国学校体育,吸引众多的习练者,形成普及的趋势,一是讲求武德,注重品德修炼;二是讲求武技、注重技艺求精;三是讲求健身,注重自卫演练;四是现代日本柔术浅显易懂、易练,易于传播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巴西柔术特有的地面技术与极强的街战实用性是其重要的技术特征,它与我国的传统武术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巴西柔术的全球化传播给传统武术发展提供了借鉴,重点突出技击特征与实用性是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关永年  徐晓东 《武当》2004,(7):10-11
太极球功是太极柔术内功的重要功法,由王永福、赵中道、关永年三位先生一脉相传。经过一百多年来的丰富与完善,发展成现在的太极球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