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家窑文化之彩陶纹饰有上百种,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蛙纹、鹿纹与鸟纹为图腾纹,以蛙纹最有特色,是早期的巫师形象。  相似文献   

2.
马家窑文化之彩陶纹饰有上百种,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蛙纹、鹿纹与鸟纹为图腾纹,以蛙纹最有特色,是早期的巫师形象。  相似文献   

3.
关于柳湾彩陶人像壶的文化内涵,以往的研究过多地集中在人像的性别上.其实,同壶上的人像与蛙纹之间具有相互解释的意义,蛙纹代表的是一种祭天的符号,人像壶则表达了用活人祭天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柳湾彩陶人像壶的文化内涵,以往的研究过多地集中在人像的性别上。其实,同壶上的人像与蛙纹之间具有相互解释的意义,蛙纹代表的是一种祭天的符号,人像壶则表达了用活人祭天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5.
常见蛙类的食性特点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采集于北碚和宣宾江北的八种132只无尾两栖类的胃内容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的有益系数分别为:斑腿树蛙66.7%,饰纹姬蛙98.9%……,中国林蛙和粗皮姬蛙均为100%.不同蛙类因其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在食性亦有所差别.文章还对蛙的食性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彩陶纹饰演化的过程存在两种假设:由定实向抽象发展,或由抽象向写实发展.彩陶纹饰的演化与纹饰母题的研究同属一个问题.研究表明,彩陶纹饰的母题包括蛙纹、鸟纹、鱼纹等,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的民族,绣球、壮锦、蕉叶、吊脚楼、蛙纹铜鼓、花山岩画、龙脊梯田等都是典型的壮民族元素。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体育中心、广西区人大会堂,作为南宁的地标建筑,在外观设计中不仅运用了现代手法,更是巧妙的融合了壮民族元素,成为既具现代风格又有民族魅力的经典建筑。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所见华夏文明史中较早的"巫"符,出现于甘肃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纹饰中,其形与以后甲骨文中的"巫"字完全一致。通过对甘肃新发现两件带"巫"符纹饰人形彩陶艺术品的分析,可以证明"巫"纹的产生与代表女性的蛙纹存在着共生与同源关系,是一种代表原始生殖崇拜观的巫术符号。  相似文献   

9.
语言中的造词理据与汉字中的构形理据是先民观照、体察、感悟“名”“物”关系的心理镜像。由此沿波讨源,考释女娲神话起源。从造词理据看,“娲”即“蛙”;从构形理据看,“娲”为“ (锅),又源于葫芦。女娲是先民蛙图腾与葫芦图腾由共时异象分立到历时异象演化整合凝聚而成的综合性图腾,或者说,是先民生殖崇拜观念下多源混生的生殖女神。从女娲神话意象组合看,在出土文物层面,女娲神话几经演化最后定格于人类最早的炊煮器陶 (锅),饰有蛙纹、形圆腹大源于葫芦的陶 (锅)正是女娲神话的写实雕塑。  相似文献   

10.
东北林蛙一体化设施养殖是人工养殖林蛙的必然趋势,该文通过总结多年养殖经验,概括出养殖过程中蛙棚的设计、蛙卵孵化、幼蛙雌雄分化、幼蛙上岸、幼蛙生长、幼蛙越冬和幼蛙出蛰管理等关键技术.蛙棚的设计要保证为林蛙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防鸟、防鼠、防蛇、防逃逸,同时,要实现蛙卵孵化、幼蛙饲养、幼蛙越冬、幼蛙出蛰及成蛙生长一体化的管理条件;蛙卵孵化关键技术包括控温、控光照、控饲料,保证蝌蚪在生长期内快速生长,形成一定重量的健康幼蛙;幼蛙雌雄分化关键技术是控制变态期水温在10℃以下,保证雌蛙高比例分化;幼蛙上岸管理关键技术包括控湿、控光照;幼蛙生长期管理关键技术包括提供阴凉干燥的环境、充足的食物,保证幼蛙定时定量运动;幼蛙越冬管理关键技术是保证水体内有充足的氧气;幼蛙出蛰管理的关键技术是提供适宜的阴凉干燥的休息环境.  相似文献   

11.
考查了生态对蚂蜴节的决定作用以及蚂[虫另]节、蚂[虫另]崇拜对生态的反映作用及表现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蚂[虫另]节所蕴含的生态精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固定辙叉特殊的轨线布置及复杂的轮轨接触关系,建立固定辙叉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算法,分析固定辙叉区沿辙叉走行方向主要接触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各关键断面轮轨接触点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辙叉轮载过渡段轮轨接触参数变化规律复杂,结构不平顺变化幅值最大且波长较短;轮对横移量增加,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增大,轮轨动力作用增强;辙叉咽喉区和轮载过渡段辙叉侧轮轨接触点变化存在突变。提出应合理设计辙叉区轮载过渡段结构参数,优化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而改善列车通过时辙叉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三种蛙类的生境及营养生态位的初步分析,提出了保护蛙类资源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蛙(蟾蜍)与女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人类视蛙为图腾,把蛙看成是氏族祖先的标志,人祖女娲就是由蛙崇拜演变而来.分析蛙(蟾蜍)与女娲的关系,主要可以从生物学角度、从二者的音义、从蛙(蟾蜍)的功能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发现,灵芝提取液能延长离体蛙心的搏动时间,分析认为灵芝对离体蛙心有一定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One day, a fox felt a little hungry, so he went out to look for some food to eat. Soon he saw a frog playing near the river. He went up to the frog and wanted to eat him.Just at the moment a tortoise came up and saw all this. He went up quickly and bit the fox’s tail. The fox couldn’t move any more and the frog jumped into the river. The fox was  相似文献   

17.
以EGME(乙二醇乙醚)为溶剂, AIBN(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 GMA/HEMA/NVP(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α-甲基丙烯酸-β-羟基 乙酯/N-乙烯基-α-吡咯烷酮)三元共聚物。将它涂覆在聚酯PC片上 进行升温固化,测试涂层的防雾性能和硬度。并研究了SR205(三缩三乙 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涂料对涂膜防雾性能和硬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增强林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林业企业的管理开发,构建林业企业竞争性的信息系统,促进林业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蛙"在全国不同方言点的40多种方言词的收集,分析该词在不同方言点命名的理据及相关文化内涵,从而揭示词的表达形式和词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分析结果来看,"青蛙"的命名理据主要包括显性理据中的颜色特征、形态特征、声音特征、词缀构词和上古音的转化等,还包括隐性理据中的文化心理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模拟棘胸蛙的野生态环境情况下,通过人工控制养殖池水的水温和酸碱度,根据棘胸蛙的生活特性,合理进行亲蛙选育、蝌蚪培育、幼蛙饲养和病害防治的技术改良,可以达到棘胸蛙年产卵次数达6~7次,年产卵量达1935粒,蛙卵孵化率达96.1%,蝌蚪变态率达96.5%,幼蛙成活率达96.8%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