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实况足球技战术研究系列的第三篇——防守篇。在上两篇中,我们分别讨论了阵型和进攻。上两篇文章完成后,我向周围朋友询问了一下,大家普遍觉得理论内容过多,而实例太少,看起来很麻烦。所以,本期我将做出一些调整,除阐述防守的基本原则之外,针对大家在游戏中容易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来举例说明。在大家打实况的过程中,应该都遇到过防守的难题。防守是一个比进攻更让人恼火的问题,哪怕我进球少点,也不愿意让对手进球,丢球实在让人很难受。况且对于一场必须要分出胜负的比赛来说,防守甚至比进攻更加重要。在一些重大的足球赛事中,走到最后的往往都是防守好的球队。  相似文献   

2.
《电子竞技》2008,(19):132-133
在上期的实况教学中,向大家重点介绍了《实况足球》中提高防守水平的战略和技巧。不知道玩家们是否掌握了其中的要领。在游戏中,除了拥有过人的防守战略头脑以外,排兵布阵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即使拥有了十分高超的防守策略和微操技术,可在比赛开始前的阵型调整中却设置得一塌糊涂,同样会使防守战略事倍功半。从某种程度上说,防守阵型的调设才是提高防守强度的关键和基础,"攻防的战争从比赛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本期特别为大家介绍一些防守中排兵布阵的心得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前两期看门兔带大家学习了球队的进攻和防守技术要领,如何使几名队员组合成一个整体不仅需要了解这些技术要领,还需要掌握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本期就来学学进攻、防守的一些训练方法。 进双的训练:主要有三角传球和传球后插上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访澳的训练和比赛中,我们的5防6,阵地进攻的防守,6打5等战术都是很成功的。它之所以成功,是通过不断的与对方相互间接触,了解对方的习惯打法、特点等,做到了“对症下药”,防守有重点,在6打5的进攻上做到避强攻弱,在这个基础上,大家统一思想,在战术意识和行动上都能一致。我认为“对症下药”和“统一思想”是访澳最成功的两点。进攻节奏问题可以说是我们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些身材较矮的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总是很吃亏,特别是防守高个子队员时,更是困难。笔者同是矮个儿,对此感触颇深,我愿把自己的一个小经验介绍给大家。 大家都知道,在防守技术中,有抢、断球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项不为人注意的技术,这就是掏球。对于身高处于劣势的小个子队员,在与高个子队员的争夺中,掏球是一种有效的防守办法。掏球又称为夺球,它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防守技  相似文献   

6.
对如何提高防守水平的问题,我们想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谈一些经验与教训,供大家参考。一、要明确并强调防守训练的目的性防守训练是很艰苦的,要求运动员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而在训练中令教练员感到苦恼的却往往就是运动员的吃苦精神较差,  相似文献   

7.
Amanda 《桥牌》2012,(4):37-37,36
元宵迎春桥牌赛,桥友们都很积极踊跃,所以就组织了两个队伍参赛,我在一队,结果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与西部赛相比IMP与比赛的经验都有了进步,大家感触也颇多。不管别人的感觉如何,我自己感到还是满意和开心。参加一场比赛无论结果如何,只要能够记住几副有意思的牌就够了,毕竟我们都不是很成熟的队伍,有的平常都没有一起练过就上场比赛了,所以叫牌、防守都存在一些误会。比赛经验欠缺也导致一些丢分,不过这就是比赛,我们尊重并接受结果,享受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教练员中,对于防守有两种不同类形的指导——人盯人防守和区域联防。在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以及关键时刻仍能保持良好的防守位置时,我们对持球人都实行紧逼防守,这会帮助我们尽力与身材高大的球队进行对抗。在这一点上,将会证明,我并不反对区域联防或人盯人这样的基本的防守阵形。然而,我们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必将会收到更为积极的效果;也更能使观众对比赛留下美好的印象。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实施了1—1—3半场区域紧逼战术(图1)。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齿轮 《当代体育》2014,(14):36-39
这是一个全新的NBA时代:个人防守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了,哦,我的天啊,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在有一段时间里,NBA的数据分析几乎被得分、篮板、助攻等东西所垄断,根本没有人在意防守。不过最近的几十年里,防守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痴迷于防守的球员不断诞生,他们在防守方面下的功夫,不次于,甚至高于进攻方面。当然,当我在六年前开始制定这个"不防守阵容"名单的时候……好吧,我只是觉得这事有些与众不同,读者们在这个阵容中读到的名字,并不像别的阵容一样只是一味地在夸奖他们。  相似文献   

10.
1980年12月出版的《体育科技资料》第三十期上,刊登了一篇张路同志写的题为《防守≠保守》的文章。张路同志提出:“采用防守打法,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加强防守,甚至采用防守型打法,……不但不会成为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阻力,而且会成为强有力的武器。”我觉得对这些观点很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清楚。  相似文献   

11.
篮球运动中防守的重要,已开始为广大教练员所认识。对右边锋的防守,在竞赛中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为,无论是哪个球队,都把进攻能力强,得分手段多的攻击手,摆在右边锋的位置上,根据各队习惯,中锋大多数站位于进攻的左侧,右边锋的活动区域大,同伴的协助机会相对减少,对手的攻击手段,容易施展,给防守带来了困难。在对右边锋防守的技术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如对无球队员防守时出现球我他成一线时的两种转身法,对  相似文献   

12.
盛装漫步     
詹姆斯·哈登的防守之匙一直以来,关于哈登的防守,我们都看过那些GIF、防守集锦。我们也都知道,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形同虚设。但在本赛季,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大胡子却领衔NBA所有得分后卫的防守胜场贡献值。没错!就是说眼下全联盟没有哪个二号位在防守端的胜场贡献比哈登还多。不敢相信?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过去,哈登一直被认为是名糟糕的防守者,还记得去年4月,他的一个漏人集锦在网上疯传,视频中,火箭当家一次次经典的标志性眼神防守,然后目送对位者上一个又一个空篮得分。大家  相似文献   

13.
毫无疑问,本场比赛的MVP就是老将kim。由kim领衔的A点防线对于coL来说无疑就是噩梦。Kim在A点的防守起着轴承的作用,支援及时到位,让土匪无论进攻哪一路都觉得像是迎面撞上了铜墙铁壁。在战术篇里,我带大家来分析一下关于3D在A点一个经典的布防,和其后的比赛应变。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防守技术的指导,我谈谈自身体验中的一些要点。我在教防守时,首先谋求一个一个地提高运动员的个人防守能力,然后再两人、三人地串连起来进行练习。防守练习中,有运动员之间互相打防和由教练员扣球来进行防守的形式。在这样的练习中,有人对指导者方面有这么一种想法“只有这个一定要请教。”这是指防守的准备姿势。事实上,我在教运动员防守时,脑子里也总是考虑着这一点来进行指导应用动作的。进攻型的姿势首先,请参看图1,这是我认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15.
在前辈们的长期熏陶与诱导下,逐渐加深了对防守重要性的认识。几年来,我们一直把防守训练做为重点,并不断改进和提高防守的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尝到了一些甜头。下面谈谈在防守训练中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大球时代到来之后,运动员更加注重击球的主动性和衔接质量,但防守始终是乒乓球实战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尤其当“反手拧拉”逐渐代替很多接发球手段后,适当变换接球方法也能对对方进行干扰。本组拆招解式,我们将为大家带来3组不同的防守套路,第一组是两名右手运动员的图解,其中斯米尔诺夫在二、四板衔接中就采用了主动劈长后再防守的技战术组合。  相似文献   

17.
胜利启示     
《当代体育》2014,(8):8-8
防守赢得胜利是竞技体育中普遍存在的真理,放到NBA季后赛的环境下,更准确的说法是“防守和篮板赢得总冠军”。在去年的季后赛上,有证据表明防守变得更加强硬,而这带来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你对掘金队最近的转变怎么看? 麦克戴斯:这是球队的新开端,一开始队中多了许多新面孔,我们大家磨合有一定的困难,无法打出进攻的节奏,现在一切都在好转特别是防守方面。今年的重点就在于防守,我认为这也就是我们获胜场次越来越多的原因所在。全体信心百倍,毕竟照去年比起来我们有了长足的进步。 ──谈谈哪些因素促使你续约留在了掘全队? 麦克戴斯:一开始我就不打算离开丹佛,这有我的朋友及家人,我喜欢这的一切,而在凤凰城我的确难以成为焦点人物。我想我可以回到这来当我的主力来帮助球队创造特别的成就。 ──今年在正在…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中,我们看到,各队在进攻技术、战术上都获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防守却是薄弱环节。防守的基本技术、战略战术以及战术变化都比较落后。特别对防守的质量和效果研究得不够深入。这是多年来重攻轻守的实际反映。本文想从防守投篮的角度来看看目前防守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投篮时有无防守的情况,可以把投篮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干扰的,一类是无干扰的。所谓有干扰的投篮,就是指在  相似文献   

20.
请您脱先     
贾倩 《围棋天地》2013,(17):M0002-M0002
大家好,短暂的离别后,我们又在熟悉的平台上和大家见面了。这次我带来的是关于脱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脱先是围棋中常用的技巧,那么,在对局中怎么掌握好它呢?虽然每局情况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多了解一些棋局,争取从中找到一些规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