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冈市东坡小学地处文化古城黄州,毗邻美丽的苏东坡文化主题公园——遗爱湖公园。黄州对千古文豪苏东坡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文学代表作“一词二赋”、书法代表作《寒食帖》都作于黄州。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强调,苏东坡到黄州“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教师应该立足东坡文化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以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黄州文化、东坡文化为主题的“遗爱湖公园”首期工程——遗爱亭景区工程,标志着东坡文化将在黄州重显辉煌。之所以命名为“遗爱湖公园”,缘于传播苏东坡贬居黄州时期的遗爱功业;弘扬黄州太守徐君猷“相待如骨肉”的爱民情谊。苏东坡《遗爱亭记》宣传的是徐君猷的“遗爱”精神,得益的乃是从古至今的广大黄州平民百姓。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遗爱湖休闲公园,能让黄州人民感受到浓郁的东坡文化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3.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应取科学的态度,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通过阅读有关古籍文献、笔记、野史、诗话、别集、方志、金石碑刻与网络信息,发现一些研究苏东坡黄州作品的材料和观点明显偏颇,甚至错误,有的错讹得离谱。为了准确无误地学习、研究和传承东坡文化,以正视听,本文一一予以正误,同时对苏学研究中的讹误也一并拨正。这样,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东坡文化才能起到更好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州是苏东坡重要的人生驿站,苏东坡是北宋文艺黄州高峰的首席攀登者。黄州神奇的“山水风月、农耕劳作、文化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首次铸就了东坡及其多元文化,因而黄州就成为东坡多元文化的发祥地。黄州,这座早被东坡认作是新生地的小山城,也就成了他人生历程中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5.
任何祖先、民族、文化、文明的兴起,自然社会万事万物的诞生,自有其发祥地。东坡躬耕地在黄州,东坡居士自号于黄州,东坡文化始铸于黄州,东坡文化的发祥地自然就是黄州。有当事人苏东坡和历代权威学者的文字记录为证,勿庸置疑,无人可以否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史学、文学的角度介绍了黄州东坡赤壁的历史渊源和苏东坡在黄州的文学成就。史料确凿,内容详实,对东坡赤壁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被贬黄州,留下了种种神奇奥秘的文化现象话题。是神宗皇帝袒护他而编管黄州,是黄州的神奇山水、风月、古迹、仙居,铸就了苏东坡,黄州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把种种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黄州成为东坡文化发祥地、赤壁文化发祥地。黄州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也成全了黄州。  相似文献   

8.
在北宋中后期,苏东坡一生的行踪横贯东西、纵连南北,不仅给后世留下了灿烂的文学艺术财富,更是被当代网民称作“行走的《舌尖上的中国》”,他那双“唯一放不下的筷子”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美食文化宝藏。现代东坡美食的研究者更是从苏东坡的故事和诗文中得到启发,研发出各具特色的东坡宴。本文以东坡宴及其内涵为研究基础,阐述黄州东坡宴的研发与推广路径,为黄冈市打造东坡美食名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苏轼,号东坡。《宋史·苏东坡本传》记载:“(乌台诗案后)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几乎历代学者都认为这就是“东坡”名号的由来。中学语文课本、教参都持此种观点,即因地缘使然。  相似文献   

10.
东坡文化对黄冈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影响深远,黄冈东坡文化研究的历史很悠久,影响广泛而深远。几乎从苏东坡贬居黄州以后,就兴起了对苏东坡和东坡文化的研究,近千年来其发展和影响不断深化和扩大,至今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黄冈东坡文化研究的深远影响,对黄冈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人民文化生活的提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州"遗爱湖公园"的建成,激起人们学习研究《遗爱亭记》热潮。1992年,黄州修建休闲公园。笔者受苏东坡《遗爱亭记》、《满江红》、《醉蓬莱》等诗文启发,以"遗爱湖公园"称谓命名之。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有些读者、研究者在描绘、欣赏、评论"遗爱湖公园"时,也出现了对《遗爱亭记》内容、作年的错误解释。为此,笔者做出考辨正误,力求还原"遗爱亭"与《遗爱亭记》的原貌与本意。  相似文献   

12.
我对于碑和帖都是外行,从来没有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要为一部苏帖写个“说明”,实有滥竽之嫌。苏轼是元丰三年(1080)贬到黄州的,初住定惠院,四年改寓临皋亭,五年随在临皋亭近东坡筑雪堂,自号东坡居士。后世称“苏东坡”之名,自此始。是年因黄州之赤壁,于长江作舟游,成前后《赤壁赋》。六年、七年均在黄州。同年四月量移汝州。苏东坡在黄州前后约五年,至今留下许多遗迹。因为有赤壁之误(火烧赤壁实在蒲圻),他写了赋、诗、词(《赤壁怀古》),反而使黄州的赤壁更为有名了。两个赤壁,互相邻近,我不相信苏轼连这点历史常识都没有。他因在黄州既也有赤壁,正好借题发挥而已。  相似文献   

13.
对苏东坡在黄州创造发明的一系列美食及其养生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黄冈旅游发展的需要,提出弘扬东坡美食养生文化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学科虽别’~’厂一’碗’一L一”一’一’一目’{一袱蔺下牙丁-一蔽~一万丽东急恶石笃婉至贾看李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萧茶板.一乏又i一 治{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次最光辉的日出…萧金权…‘.4“读巴金《寒夜》词尾“老”“道”“脑”在古典戏曲中的特殊用法谈《屈原》的结构艺术刘却论“文”与“质”贾府示意图说电影视觉形象造型表现力从《东阳马生序))看古人勤奋求学的精神 “楼涕诗”与“街头诗”陈潭秋生平活动简表李时珍与文学东坡赤壁诗文选注(二)东坡赤壁诗文选注(三)《景苏园帖》序鄂东考古拾零苏东坡黄州活动年表_’‘一试论苏轼在…  相似文献   

15.
苏东坡与陈季常凤翔初识,确立从政为民的信念;歧亭再遇,以梅自许,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己任。黄州深交,醉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词体革命。东坡回朝,还作题画诗《柏石图》致谢看望,赞扬陈氏父子坚美的柏石人生。苏东坡贬儋州后,陈季常依旧刊刻了东坡诗集。真正的友谊,是不带任何功利的价值交换的。  相似文献   

16.
宋神宗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自京城开封出发,经陈州、蔡州,过新息,渡淮水,往光山,于元丰三年一月二十五日到麻城,二月一日抵黄州。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45岁一月二十日,东坡度关山。其时梅花盛开,作《梅花二首》。过万松亭,见麻城县令张毅谊万松于道周,多凋谢,作《万松亭》和《戏作种松》诗。遇“狂人”张憨子,作《张先生》和《记张憨子》诗文。二十五日至歧亭,老友陈季常以隆重礼仪迎接。住静庵,被陈宴请五日,作《岐亭》(之一)、〈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和《临江仙·细马远…  相似文献   

17.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东坡离檐北归常州行至江苏镇江金山寺时,曾作(自题金山画像)诗,给自己的一生作出了如下总结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放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增州。”东坡在官场和贬地尤其在海南增州,可说是历尽坎坷艰辛,已经被折磨得心灰意懒,但他也度过了颇富意义的即将结束的人生历程,创造出他值得自慰的“与渔樵杂处”、超然自得”的“功业”。对于东坡晚年遭贬海南信州的这段历史和“功业”,过去学者的研究较为薄弱,近读了朱玉书于1993年结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东坡在海南岛),我们…  相似文献   

18.
一代文豪苏东坡1080年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从此与黄州结下不解之缘。黄州成就了苏东坡的平生功业,使其登上了北宋文坛峰巅,苏东坡也为黄州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他那惠民济世的清廉作风,自然朴实、恪守本分的思想品格,给黄州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值得现代人永远铭记和效法。  相似文献   

19.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的《题西林壁》诗。要正确地理解这首诗,首先了解一下苏东坡游庐山赋诗的始末,是很有必要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经朝中友人多方营救,方得从宽发落,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到任。后于  相似文献   

20.
贬谪黄州,是苏轼仕途首次遭遇到最严重的打击。初到黄州,自然悲凉,但自从躬耕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不仅他的人生态度变得更加坚毅沉稳、超然豪放,更让他的文艺创作达到了新的巅峰。苏轼诞生于四川眉州,但黄州让苏轼浴火重生为苏东坡,黄州才是苏东坡的诞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